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50章 > 胡威传

晋书

《晋书》150章胡威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胡威传

书籍:晋书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郡寿春人。父亲胡质,以忠厚老成公正廉明著称,少年时与同乡蒋济、朱绩都是江淮间知名人士,曹魏时官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胡质任荆州刺史时,胡威自京都决定去省亲,因家贫,没有车马僮仆,独自驱赶一驴前往。每到客舍停下,亲自牧放,亲自打柴作饭,吃毕饭,又随伴侣沿途前进。既到荆州,见了父亲,住宿马房达十余日。告辞父亲回家时,父亲给一匹绢作行装。胡威说:“大人廉洁高尚,不知在什么地方得有此绢?”胡质说:“是我薪俸中节余下来的,把它作为你的干粮吧。”胡威接受了绢,告辞还家。胡质幕下都督在胡威告辞出发之前,请假回家,暗暗准备行装盘缠在百余里外等候,约胡威作伴同行,经常资助胡威。同行数百里,胡威生疑,有意诱问原因,终于明白了用意,便取出父亲赠的绢给都督,申谢送别。后来托他人带信告诉了胡质,胡质打了都督一百杖,革除了官职。他们父子廉洁慎重竟如此。于是名誉广为人知。
胡威官授侍御史,经历南乡侯、安丰太守,升迁为徐州刺史。勤于研究施政方法,教化之风盛行一世。
后进入朝廷,武帝谈到往常,因而赞叹他父亲廉洁,询问胡威说:“你和你父亲谁更廉洁?”胡威答道:“臣不如父。”武帝说:“你父亲为什么胜于你?”答:“我父廉洁恐怕人知其事,我却惟恐人不知,所以臣差得很远。”武帝认为胡威的话坦率而又委婉,谦虚而又顺理。接连升迁监豫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进入朝廷任尚书,加奉车都尉。
胡威曾向皇帝谏言指出时政过于宽松,皇帝说:“尚书郎以下的官,犯了错误我没有原谅的。”胡威说:“臣所说的宽松,哪里是指对丞郎令史等官,我是说对与臣同等的一批官也要严格,才可以严肃教化晓谕法制。”授任前将军、监青州刺史,因有功封为平春侯。太康元年(280),死在任上,追任为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其他如旧,谥号称烈。子胡奕继承。
胡奕字次孙,官至平东将军。胡威弟胡罴,字季象,也有干才,被任用,官至益州刺史、安乐将军。

胡威传相关文章

  • 娄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娄姓氏祖宗:大禹姓氏起源: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传至第五王为少康。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把少康的后裔东楼公封于杞(今河南杞县),遂为杞国。...
  • 任长》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  (《人物志》曰:夫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论其大体,则宏略...
  • 滇游日记二十九》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二十六日鸡再鸣鸡叫第二遍,具饭。  平明,随江西岸行。  四里余,南至岔路,有溪自西峡来,东与银龙江合,数十家下绾溪口。乃下涉其溪,缘南山之北,于是江东折于下,路东折于上。东向上...
  • 粤西游日记三》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二十八日 平明,饭而行。二里,西南出涧口,渡水,逾一小岭,又三里得平畴,则白爽村也。由白爽村之西复上岭,是为长冲。五里,转北坳,望西北五峰高突,顶若平台,可夺五台之名。又西五里,直抵五...
  • 君臣鉴戒》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
  • 卷三十六》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下卷 - -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  县故青衣羌国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汉武帝天汉四年,罢沈黎郡,分两部都尉,一治青衣,主汉民。公孙...
  • 保住》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吴藩未叛时,尝谕将士:有独力能擒一虎者,优以廪禄,号“打虎将”。将中一人名保住,健捷如猱。邸中建高楼,梁木初架。住沿楼角而登,顷刻至颠,立脊檩上疾趋而行,凡三四返;已,乃踊...
  • 第八章》原文翻译 - - 《中庸》目录 - -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 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以追蠡。”曰:“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 偷肉》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术业部 - - 偷肉 厨子往一富家治酒,窃肉一大块,藏于帽内。适为主人窥见,有意作耍他拜揖,好使帽内肉跌下地来。乃曰:“厨司务,劳动你,我作揖奉谢。”厨子亦知主人已觉,恐跌出不好看...
  • 名世英宰》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曹参为相国,日夜饮醇酒不事事,而画一之歌兴。王导辅佐三世,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末年略不复省事,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我愦愦。”谢安石不存小察,经远无竞。唐之...
  • 刘镇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刘镇 贺新郎 翠葆摇新竹。正榴花、枝头叶底,斗红争绿。谁在纱窗停针线,闲理竹西旧曲。又还是、兰汤新浴。手弄合欢双彩索,笑偎人、福寿低相祝。金凤亸,艾花矗。 龙舟噀水飞相逐...
  • 陈纪九陈宣帝太建十三年(辛丑,公元581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正月,壬午,以晋安王伯恭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右仆射。宪,枢之弟也。   [1]春季,正月,壬午(初一),陈朝任命晋安王陈伯恭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尚书右仆射。袁宪...
  • 郑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郑樵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喜欢著书,不爱写单篇文章。郑樵颇为自负,认为自己不比汉代刘向、扬雄差。他常年居在夹氵祭山,过了三十年远离社会人世的艰苦生活。后来,他开始游历名山...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文艺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 左余风,絺句绘章,揣合低卬,故王、杨为之伯。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彖,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则燕、许擅其宗。是时,唐兴已...
  • 列传第六十六 崔邓魏卫李韩卢高》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崔光远,系出博陵,后徙灵昌。祖敬嗣,嗜酒摴博。中宗在房州,吏多肆慢不为礼,敬嗣为刺史,独尽诚推奉,储给丰衍,帝德之。及反正,有与敬嗣同姓名者,每拟官,帝辄超拜,后召见,悟非是。访真敬嗣,已...
  • 戴颙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戴颙字仲若,是谯郡钅至人。父亲戴逵、兄长戴勃,都因隐逸而享有盛名。 戴颙十六岁时,父亲去世,因守孝几乎毁坏了身体,因而长年生病虚弱。他因为父死而没有做官,重操旧业。父亲善...
  • 孙破虏讨逆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孙坚传) 孙坚传,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的后代。他年轻时做过县吏。 十七岁那年,他与父亲一同坐船到钱塘,正碰上海盗胡 玉等,从匏里上岸抢掠商人钱财后,在岸上分赃,来往行人都不...
  • 戴叔伦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七十四 卷274_1 《酬崔法曹遗剑》戴叔伦 临风脱佩剑,相劝静胡尘。 自料无筋力,何由答故人。 卷274_2 《敬报孙常州二首》戴叔伦 衰病苦奔走,未尝追旧游。 何言问憔...
  • 陶翰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四十六 卷146_1 《古塞下曲》陶翰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 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 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 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 东出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