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新唐书 > 150章 > 列传第六十六 崔邓魏卫李韩卢高

新唐书

《新唐书》150章列传第六十六 崔邓魏卫李韩卢高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新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列传第六十六 崔邓魏卫李韩卢高

书籍:新唐书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10-06
崔光远,系出博陵,后徙灵昌。祖敬嗣,嗜酒摴博。中宗在房州,吏多肆慢不为礼,敬嗣为刺史,独尽诚推奉,储给丰衍,帝德之。及反正,有与敬嗣同姓名者,每拟官,帝辄超拜,后召见,悟非是。访真敬嗣,已死,即授其子汪五品官。汪生光远,勇决任气,长六尺,瞳子白黑分明。开元末,为唐安令,与杨国忠善,累迁京兆少尹,为吐蕃吊祭使,还,会玄宗西狩,诏留光远为京兆尹、西京留守、采访使。乘舆已出,都人乱,火左藏大盈库,争辇财珍,至乘驴入宫殿者。光远乃募官摄府、县,谁何宫阙,斩十数人,乃定。因伪使其子东见禄山,而禄山先署张休为京兆尹,由是追休,授光远故官。俄而同罗背贼,以厩马二千出奔,贼将孙孝哲、安神威招之不得,神威忧死,官吏惊走,狱囚皆逸。光远以为贼且走,命人守神威、孝哲等第,斩曳落河二人。孝哲驰白禄山,光远惧,与长安令苏震出开远门,使人奔呼曰:“尹巡门!”门兵具器仗迎谒,至,皆斩之,募得百馀人,遂趋灵武。肃宗嘉之,擢拜御史大夫,复为京兆尹,遣到渭北募侨民。会贼党剽泾陽,休祠房,椎牛呼饮。光远刺知之,率兵夜趋其所,使百骑彀满狙其前,命骁士合噪。贼醉,不能师,斩其徒二千,得马千噭,俘一酋长以献。自是,贼常避其锋。扈帝还,改礼部尚书、鄴国公,封实户三百。
乾元元年,繇汴州刺史代萧华为魏州节度使。初,郭子仪与贼战汲郡,光远裁率汴师千人援之,不甚力。及守魏,使将军李处崟拒贼,子仪不救,战不胜,奔还,贼因傅城下诡呼曰:“处崟召我而不出,何也?”光远信之,斩处崟。处崟善战,众倚以为重,及死,人益危。魏城经袁知泰、能元皓等完筑,牢甚,光远不能守,夜溃围出,奔京师。帝赦其罪,拜太子少保。会襄州将康楚元、张嘉延反,陷荆、襄诸州,因拜持节荆、襄招讨,充山南东道兵马都使。又徙凤翔尹。先是,岐、陇贼郭愔等掠州县,峙五堡,光远至,遣官喻降之。既而沉饮不亲事,愔等陰约党项及奴剌、突厥,败韦伦于秦、陇,杀监军使。帝怒光远无状,召还。复使节度剑南。会段子璋反东川,李奂败走成都,光远进讨平之。然不能禁士卒剽掠士女,至断腕取金者,夷杀数千人。帝诏监军按其罪,以忧卒。
邓景山,曹州人。本以文吏进,累至监察御史。至德初,擢拜青齐节度使,徙淮南。为政简肃。有鼍集城门,邓班语景山曰:“介物也。失所次,金不从革之象。其有兵乎?”未几,宋州刺史刘殿反。初,展有异志,淮西节度使王仲昇表其状,诏迁扬州长史兼江淮都统,密诏景山执送京师。展知之,拥兵二万度淮。景山逆击不胜,奔寿州,因引平卢节度副使田神功讨展。神功兵至扬州,大掠居人,发冢墓,大食、波斯贾胡死者数千人。展叛凡三月平,追景山入朝,拜尚书左丞,以崔圆代之。
王思礼在太原,储廥赢衍,请输半以实京师。会卒,管崇嗣代之,政弛不治,数月,为下盗费略尽。帝闻,即以景山为太原尹,封南陽郡公。至则振核纪纲,检覆干隐,众大惧。而景山清约,子弟馔不过草具,用器止乌漆,待上宾惟豚、鱼而已,取仓粟红腐者食之,兼给麾下,麾下怨讪。左右白景山,景山曰:“此不食,留将安用邪?”因慢骂,士皆羞忿。有裨校抵死,诸将请赎,不许;其弟请代,不许;请纳一马赎,景山乃许减死。众怒曰:“吾属命才一马直乎?”景山护失,叱遣之。少将黄抱节因众怒作乱,景山遇害,时宝应元年也。肃宗以其统驭失方,不复究验,遣使喻抚其军,军中请辛云京为节度,诏可。景山与刘晏善,其后家寒窭,晏屡经纪之,嫁其孤女。谥曰敬。
崔瓘,博陵人,以士行修谨闻。累官至澧州刺史,不为烦苛,人便安之,流亡还归,居二年,增户数万。诏特进五阶,以宠异政。大历中,迁湖南观察使,时将吏习宽弛,不奉法,瓘稍以礼法绳裁之,下多怨。别将臧玠、判官达奚觏忿争,觏曰:“今幸无事。”玠曰:“欲有事邪?”拂衣去,是夜以兵杀觏。瓘闻难,惶惧走,遇害,帝悼惜之。
魏少游,字少游,邢州钜鹿人,以吏干称。天宝末,累迁朔方水陆转运副使。肃宗幸灵武,杜鸿渐等奉迎,而留少游缮治宫室。少游大为殿宇幄帟,皆象宫阙,诸王、公主悉有次舍,供拟穷水陆。又有千馀骑,铠帜光鲜,振旅以入。帝见宫殿,不悦曰:“我至此欲就大事,安用是为?”稍命去之。除左司郎中。两京平,封钜鹿县侯,迁陕州刺史。王师溃于鄴,河、洛震骇,少游镇守自若。擢京兆尹。李辅国以其不附己,改卫尉卿。会率群臣马助军,少游与汉中王瑀持异,帝怒,贬渠州长史。复为京兆尹,始请:“中书门下省五品、尚书省四品、诸司正员三品、诸王、驸马期以上亲及婿若甥,不得任京兆官。”诏可。大历二年,为江西观察使,进刑部尚书,改封赵国公。六年卒,赠太子太师。
少游四为京兆,虽无赫赫名,然善任人,缘饰规检,有足称者。
卫伯玉,史失其何所人。少习武技,为有力。天宝中,从安西府,积劳至员外诸卫将军。肃宗即位,慨然愿立功,乃归长安,领神策兵马使,出镇陕州行营。乾元二年,贼将李归仁以骑五千入寇,伯玉与战强子坂,破之,获马六百匹。迁羽林大将军,徙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俄为神策军节度。史思明遣子朝义夜袭陕,将动京师,伯玉迎击,破之于永宁。加特进,封河东郡公。广德元年,代宗幸陕,以伯玉有干略,可方面大事,乃拜荆南节度使,进封城陽郡王。大历初,以母忧当代,讽将吏留己,复诏节度荆南,议者丑其留。十一年,归京师。卒。
李澄,辽东襄平人,隋蒲山公宽之远胄。以勇剽隶江淮都统李峘府为偏将。又从永平节度李勉军,勉帅汴,表澄滑州刺史。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兴元元年,澄遣卢融间道奉表诣行在。德宗嘉之,署帛诏内蜜丸,授澄刑部尚书、汴滑节度使,澄未即宣,乃行勒训士马。希烈疑,以养子六百戍之。贼急攻宁陵,邀澄至石柱,澄密令焚营为惊遁者,养子辈果乘以剽掠,澄尽斩之,以告,希烈不能诘。贼遣将翟崇晖率精兵寇陈州,未还,汴军寡,澄度不能制己,又中官薛盈珍持节至,封澄武威郡王,赐实封,乃燔贼旗节自归。希烈既失澄,而崇晖复败,由是奔汝南。
澄引兵将取汴,屯其北门不敢进,及刘洽师屯东门,贼将田怀珍纳之。比澄入,洽已保子城矣。澄乃舍浚仪,两军士日争忿,未能安。会郑州贼将孙液送款于澄,澄遣子清驰赴。先此,河陽李芃使偏将雍希颢攻郑,数残剽,液拒之。及纳清,希颢大怒,急攻郑。清助守,杀河陽兵数千,希颢焚陽武去,澄遂如郑。诏授清检校太子宾客,易名克宁。贞元初,迁澄检校尚书左仆射、养成军节度使。二年卒,年五十四,赠司空。澄始封陇西公,后乃进王爵,每上章,必叠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
澄之丧,克宁閟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墨绖,加卒婴城,将为乱。刘洽以兵屯境上,遣使谕止,遂自戢,然道闭者半月。诏以贾耽代镇,克宁乃护丧归,悉索府中财夜出,军士从剽之殆尽,澄柩至京,犹赐克宁庄一区、钱千缗、粟麦数千石云。
韩全义,家素寒,史失其先世。兴卒伍,以巧佞事宦者窦文场,擢累长武城使,进拜夏绥银宥节度使,诏以长武兵赴之。全义素懦贪,无纪律,为下靳狎。诏未下,军中遍知之,谋曰:“夏州沙碛,无树藿生业,不可往。”是夜,噪而乱,全义缒以逸,杀其亲将王栖岩、赵虔曜等,军虞候高崇文诛乱首,众乃定,全义得赴屯。
吴少诚以蔡拒命,诏合十七镇兵讨之。时军无帅统,惟以奄竖监之,遂败于小溵。德宗以文场素为全义地,因用为淮西行营招讨使,以陈许节度使上官氵兑副之,诸镇兵皆属。全义无它方略,号令悉禀监军,每议攻战,宦竖十数纷争帐中,小人好自异,互诋訾不能决。贼知之,数请战。遇贼广利城,方暑,地沮洳,士皆病疠,全义未尝存之。既战,师皆溃,退保五楼,贼移屯逼之,乃与监军贾英秀等保溵水,不能固,又入屯陈州。是时,唯陈许将孟元陽、神策将苏光荣守溵水,全义诱潞、滑州数大将杀之,然卒不振。宦人共掩其败,帝不知。少诚度无能为,即谩书谢监军,求洗前咎。帝下其议,宰相贾耽以为五楼之败,贼不追者,以冀恩耳,请纳其诚。帝然之。
全义班师,过阙下,托疾不入谒。司马崔放见帝,谢无功。帝曰;“全义诱少诚归国,功大矣!何必杀敌乃为功邪?”还屯夏州,中人即第宴赉,然卒不见天子去。时恨帝失政,使奸人得肆云。宪宗在籓,疾之,既嗣位,全义大惧,愿入觐,不复用,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其子献女乐八人,帝不纳,曰:“我方以俭治天下,恶用是为?”
卢从史,其先在元魏时为盛族,后徙籍不常。父虔,好学,由进士第历御史、秘书监。从史少好骑射,游泽、潞间,节度使李长荣署为督将。贞元后,蕃臣缺,德宗必取本军所喜戴者授之。从史在潞,奸狯得士心,又善附迎中人,会长荣卒,即擢拜昭义节度副大使。既得志,浸恣不道,至夺部将妻,而能辩给粉泽其非。府属孔戡等屡以直语争刺,初唯唯,后益不从,皆引去。元和中,丁父丧未官,从史即献计诛王承宗,陰向帝旨,繇是夺服,复领泽、潞。因诏讨贼,而勒兵逗留,陰与承宗交,得其密号授军中,又高刍粟直以售度支。既上书求兼宰相,且诬诸军与贼通,兵未可进。宪宗患之。
初,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与对垒,从史时过其营饮博,承璀多出宝带、奇玩夸之。从史资沓猥,所玩悦必遗焉。从史喜,益狎不疑。帝用裴垍谋,敕承璀图之。承璀伏壮士幕下,伺其来与语,士突起捽持出帐后,缚内车中。从者惊乱,斩数十人,谕以密诏,而大将乌重胤素忠果,部勒其众,乃定。会夜,疾驱,未明出境,道路无知者。于是五年夏四月,有诏慰其军,疏从史罪恶,贬驩州司马,赐死。子继宗等并徙岭南。
高霞寓,幽州范陽人。其先五代不异居,孝闻里闾。德宗初,采访使洪经纶言之,诏表阙于门。霞寓能读《春秋》及兵法,颇以感概自尚,狡谲多变。往见长武城使高崇文,崇文异其才,檄任军职。从击刘辟,战辄克,下鹿头城,降李文悦、仇良辅等,追战七盘城有功,禽辟于羊灌。擢拜彭州刺史。俄代崇文为长武城使,封感义郡王。
元和中,以左威卫将军随吐突承璀讨王承宗,诸将多覆军,独霞寓有功,诏藏所获铠仗于神策库以旌之。承璀已执卢从史,其军相惊,乃遣霞寓谕之,麾而大呼曰:“元恶缚矣,公等宜自安!”即脱铠揖而前,众遂定,欲留为帅,霞寓间道去。拜丰州刺史、三城都团练防御使。
讨吴元济也,析山南东道为两镇,以霞寓宿将,拜唐邓隋节度使,遏贼南冲。霞寓虽悍,而寡谋,统制尤非所善,始引兵趋萧陂,战小胜,进至文城栅,贼伪北,逐之,为伏所掩,遂大败,才以身免。诒贬归州刺史。乃厚赂权宦,召为右卫大将军,拜振武节度使。会吐蕃攻盐、丰二州,霞寓以兵五千屯拂云堆,虏引去。浚金河,溉卤地数千顷。改左武卫大将军,又节度邠宁,位检校司徒。宝历中,疽发首,不能事,以右金吾卫大将军召,卒于道,赠太保。
霞寓位既高,言多不逊,帝欲罢其兵,益自忧,乃上私第为佛祠,请署曰“怀恩”,以塞帝疑。俄又詺侮僚属,作慢语斥讪大臣,其反覆自任类此。

列传第六十六 崔邓魏卫李韩卢高相关文章

  • 紫窑片磁》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有客携柴窑片磁,索数百金。云嵌于胄,临阵可以辟火器。然无知有确否。余曰:何不绳悬此物,以铳发铅丸击之,如果辟火,必不碎,价数百金不为多;如碎,则辟火之说不确,理不能索价数百金也。鬻...
  • 滇游日记三十二》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二十二日晨起,宿雾净尽,宝藏先以点饷余,与余周历峰前。凭临而南为南甸,其外有横山前列,则龙川后之界也;近嵌麓西为鬼甸,其外有重峰西拥,则古勇前南下之支也;下伏而东度,为笔峰,其外有高...
  • 先识览》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览 - - 【先识】  一曰: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古今一也。地从於城,城从於民,民从於贤。故贤主得贤者而民得,民得而城得,城得而地得。夫地得岂必足行其地、人说其民哉?得其要而已矣。夏...
  • 蒙阴狐报仇》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东蒙阴县之蒙山,向多狐,猎户以冬令入山,围而猎之。  定例:蒙阴县令于一月前出示晓谕,准于某日开猎,某日封山,俾诸狐知之,得以先期徙避。盖古者网开三面之意,而狐亦必故留其老者、病...
  • 铁布衫法》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沙回子得铁布衫大力法,骈其指力斫之,可断牛项;横搠之,可洞牛腹。曾在仇公子彭三家,悬木于空,遣两健仆极力撑去,猛反之,沙裸腹受木,砰然一声,木去远矣。又出其势即石上,以木椎力击之,无少...
  • 商书·汤誓》原文翻译 - - 《尚书》商书 - -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
  •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宝玉见收拾了外书房,约定与秦钟读夜书。偏那秦钟秉赋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偷期缱绻,未免失于调养,回来时便咳嗽伤风,懒进饮食,大有不胜之态,遂不敢出门,只在家中养...
  • 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诗曰:龙集贞观正十三,王宣大众把经谈。道场开演无量法,云雾光乘大愿龛。御敕垂恩修上刹,金蝉脱壳化西涵。普施善果超沉没,秉教宣扬前后三。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
  • 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章武二年春正月,武威后将军黄忠随先主伐吴;忽闻先主言老将无用,即提刀上马,引亲随五六人,径到彝陵营中。吴班与张南、冯习接入,问曰:“老将军此来,有何事故?”忠曰:&ldq...
  • 外物》原文翻译 - - 《庄子》杂篇 - -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 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 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 曾...
  • 欧阳辟、司马槱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欧阳辟 临江仙(九日登碧莲峰) 涧碧山红粉烂漫,烟萝远映霜枫。倚阑人在暮云东。遥天垂众壑,平地起孤峰。 大好家山重九日,尊前切莫匆匆。黄花消息雁声中。寻芳须未晚,与客且携筇。 ...
  • 梁纪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535)》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1]春,正月,戊申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戊申朔(初一),梁武帝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同。   [2]是日,魏文帝即位于城西,大赦,改元大统,追尊父京兆王为文景皇帝,妣杨氏为皇...
  •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九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   [1]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广川董仲舒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
  •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字日新。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   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敢言,多所弹劾。...
  • 陈抟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婆婆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等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诗著名。五代后唐长兴...
  • 彭龟年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彭龟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他七岁时父亲去世了,彭龟年很孝顺地侍奉母亲。彭龟年生性聪明、卓异,读书能解释清楚其中主要的意思。当他长大后,得到程氏的《易》一书并认真阅读它...
  • 米信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米信原名海进,本来是奚族人,年轻时勇悍,以擅射闻名。周太祖即皇帝位后,把他编在护圣军。跟从周世宗征讨高平,因战功升任龙捷散都头。宋太祖统领禁兵时,把米信收用在军中,得以追随左...
  • 沈炯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其祖父沈王禹,为梁浔陽太守。父亲沈续,为王府记室参军。 沈炯少时才智出众,为当世所推重。他初任王国常侍,迁任尚书左民侍郎,出任吴县令。侯景之乱,吴郡...
  • 刘牢之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人。曾祖父刘羲,奉侍晋武帝,以善射著称,做过北地、雁门太守。父亲刘建,有武将的才干,官至征虏将军,以勇猛雄壮著称。刘牢之面色紫赤,胡 须与双目生得奇异,望之惊人,...
  • 玉版论要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