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50章 > 刘牢之传

晋书

《晋书》150章刘牢之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刘牢之传

书籍:晋书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人。曾祖父刘羲,奉侍晋武帝,以善射著称,做过北地、雁门太守。父亲刘建,有武将的才干,官至征虏将军,以勇猛雄壮著称。刘牢之面色紫赤,胡须与双目生得奇异,望之惊人,而且深沉刚毅,足智多谋。太元初年(376),谢玄镇守广陵,当时前秦苻坚力量强大,谢玄招募勇壮威猛之士,刘牢之与东海人何谦、琅王牙人诸葛侃、乐安人高衡、东平人刘轨、西河人田洛以及晋陵人孙无终等响应招募,以勇猛被选中。谢玄任命刘牢之为参军,率精锐之师作前锋,百战百胜,号称“北府兵”,使敌人望而生畏。苻坚部将句难率兵南侵,谢玄率何谦等迎战。刘牢之在盱眙一带夺取句难的辎重及运输船只,以功升为鹰扬将军、广陵相。
车骑将军桓冲攻打襄陽,宣城内史胡彬率部进军寿陽,以策应桓冲。刘牢之率两千士卒,作为胡彬的后续部队。淮淝之战中,苻坚派他的弟弟苻融及勇将张蚝攻克寿陽,谢玄派胡彬与刘牢之阻击苻融、张蚝。军队驻扎在硖石,不敢贸然前进。苻坚部将梁成又率二万兵马进驻洛涧,谢玄派刘牢之率五千精兵抗拒梁成。与敌军相距十里,梁成沿涧列阵,以为险阻。刘牢之带领参军刘袭、诸葛求等率部径直渡过涧水,临阵斩杀梁成及其弟梁云等,又派兵截断敌人回撤的渡口,敌军步兵骑兵全线崩溃,争渡淮水,被刘牢之斩杀俘获万余人,缴获全部器械。苻坚不久也遭到惨败,逃回长安,余部纷纷集结退守城池。刘牢之又进军攻占了谯郡,派安丰太守戴宝率兵镇守。刘牢之晋升为龙骧将军、彭城内史,因战功卓著而赐封武冈县男,食邑五百户。刘牢之进驻鄄城,征讨那些还未降服的敌寇,黄河以南的城堡武装望风归顺刘牢之的很多。
其时苻坚之子苻丕据守邺城,为后燕王慕容垂所威逼,苻丕请求归降东晋,刘牢之领兵接应苻丕。慕容垂听说晋军来救苻丕,便从新城往北撤离。刘牢之与沛郡太守田次之率部追赶,行军两百里,到了五桥泽,士卒争抢辎重,阵容逐渐混乱,慕容垂乘势攻击,刘牢之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刘牢之跃马跳过五丈涧,得以脱险。遇上苻丕的救兵,一起进入临漳,召集战败失散的士卒,兵威士气稍有振作。刘牢之因战败被召回。不久,又赐封龙骧将军,镇守淮陰城。后戍守彭城,又兼任太守之职。逆贼刘黎在皇丘称帝,刘牢之率兵消灭了刘黎。苻坚部将张遇派兵攻克金乡,围困太山太守羊迈,刘牢之派参军向钦之击退张遇,慕容垂的叛将翟钊接应张遇,刘牢之引兵返回。翟钊退兵,刘牢之乘机占领太山,追击翟钊至鄄城,翟钊兵败逃往河北,于是刘牢之俘虏张遇回到彭城。逆贼司马徽在马头山聚众反抗东晋,刘牢之派参军竺朗之消灭了司马徽。后燕慕容氏攻打廪丘,高平太守徐含远频频告急,刘牢之无力救援,以怯弱畏敌被罢官。
王恭起兵讨伐王国宝时,起用刘牢之为府司马,兼任南彭城内史,加封辅国将军。王恭派刘牢之击败王貵,让刘牢之兼任晋陵太守。王恭自以为门第高贵,才能超拔,因而傲物凌人。当讨伐王国宝的檄文传至京都,朝廷诛杀王国宝、王绪后,王恭自以为功德威望大显天下,虽然依仗刘牢之的力量打败了王国宝,但不过只把他当作一个行阵打仗的武夫而已,待他很薄。刘牢之自负有才,心中怨恨。当王恭起兵叛乱时,司马元显派庐江太守高素游说刘牢之倒戈,事成后,许他代替王恭的官职封号,刘牢之答应了。王恭的参军何澹之将这一密谋告诉了王恭。因为刘牢之与何澹之有矛盾,所以王恭怀疑何澹之所言的真实性而不予采纳。王恭置办酒席,盛情款待刘牢之,拜刘牢之为兄长,精兵利器都配给他,让他做前锋。行至竹里,刘牢之背叛王恭,归顺朝廷。王恭死后,刘牢之代替王恭接管兖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徐州、扬州及晋陵的军事。刘牢之本是个低级将领,一下子占据了王恭的显赫职位,众人不能心悦诚服,刘牢之便重用心腹徐谦之等人以加强自己的势力。其时,杨亻全期、桓玄率部威逼京师,上表为王恭申辩,请求朝廷诛杀刘牢之。刘牢之率北府兵急行军奔赴京师,驻扎在新亭一带。桓玄等人接受诏令从京师退兵,刘牢之回兵镇守京口。
孙恩攻陷会稽城,刘牢之派部将桓宝率兵援救三吴,又派儿子刘敬宣率部作桓宝的后续军。救兵到了曲阿,吴郡内史桓谦已弃城逃走,刘牢之便统率大军东征,上奏朝廷,即刻进军,到吴地,与卫将军谢琰联合攻击孙恩,屡战屡胜,杀伤许多孙恩的军士,一直打到了浙江。刘牢之因功被封为前将军、都督吴郡诸军事。当时谢琰驻扎乌程,派司马高素配合刘牢之作战。刘牢之率大军渡浙江,孙恩畏惧,率部逃到海上。刘牢之回师镇守京口,孙恩又乘机攻占会稽,杀害卫将军谢琰。刘牢之晋封镇北将军、都督会稽五郡,再次率部东征,进驻上虞,派兵戍守诸县城池。孙恩攻克吴国,诛杀吴国内史袁山松。刘牢之派参军刘裕讨伐孙恩,孙恩率部退回海上。不久,孙恩浮海突然到京口,战士十余万,楼船千余艘,军容强盛。刘牢之在山陰,派刘裕领兵从海盐堵截孙恩,刘牢之自率大军援救京口。刘裕所部兵力不足千人,与孙恩交战,击溃孙恩。孙恩听说刘牢之已回京口,便率部逃向郁洲,又被刘敬宣、刘裕等人打败。孙恩战败自杀后,刘牢之声威大显。
元兴初年(402),朝廷打算讨伐拥兵叛乱的桓玄,任命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征西将军,兼任江州刺史。司马元显派遣使者同刘牢之商议讨伐桓玄的有关事宜。刘牢之因为桓玄从小享有英名,如今又凭仗全楚之众,担心制伏不了他,又考虑到消灭桓玄之后功盖天下,司马元显一定不会容忍自己,于是犹豫不决,不得已率北府文武将士进驻洌洲。桓玄派何穆劝阻刘牢之说:“自古至今,战乱时代,君臣之间彼此相互信任的只有燕昭王与乐毅、刘玄德与孔明,但都是功业未成而明君早逝,假如功成名就,恐怕难保大祸不临头。常言道:‘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所以勾践杀文种,秦王除白起,汉高祖斩韩信。他们都是英雄霸王之主,尚且不相信手下的功臣大将,更何况那些凶残愚昧、平庸无能之辈呢!自盘古开天地以来,拥有足以使君主震动的声威,建立无法封赏的大功,而能被昏暴君王所宽容的又有谁呢?相反,管仲箭射齐王衣钩反被齐王重用,雍齿多次威逼汉高祖反而受到汉高祖的厚封,这一类事是常有的,何况足下与桓公之间无射钩屡逼之仇呢!如今足下与桓公为敌,战败了将会遭到灭族之灾,战胜了同样会遭到灭族之灾,出路在哪里呢?与其头足异地,身败名裂,为天下俗人所耻笑,不如调转戈矛,保住自己的富贵,这样就可以使自身高位固若金石,英雄美名如天长地久。何去何从,请足下三思。”刘牢之自以为手握重兵,才能智谋足以统辖江南大地。其时谯王司马尚之已被桓玄打败,使得士气低落,军心沮丧,于是刘牢之接受何穆的劝说,派遣使者与桓玄连络。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与部将刘裕极力劝阻刘牢之,刘牢之一概听不进。不久,刘牢之令儿子刘敬宣投降桓玄。桓玄大喜,设筵宴款待刘敬宣,而暗中设计杀害他,桓玄陈列大批名人大家的书法画图,与刘敬宣一同观赏。刘敬宣丝毫没有察觉到桓玄的陰谋用心,桓玄手下的将佐官吏无不相视而笑。
司马元显失败后,桓玄任命刘牢之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牢之长叹道:“才刚刚开始而已,便削夺我的兵权,不久以后,大祸将会降临了!”其时,桓玄住在丞相府,刘敬宣劝刘牢之袭击桓玄,刘牢之犹豫不决,移兵驻扎班渎,打算向北投靠广陵相高雅之,占据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来对抗桓玄,召集众将领商议决策。参军刘袭道:“事情不能做的莫过于反叛,而将军早年反王恭,不久以前反司马元显,如今又打算反桓公。一个人一生当中三次反叛,怎能够立足于天地之间呢!”说罢,起身扬长而去。刘牢之手下将佐纷纷离开刘牢之,而刘敬宣在此之前返回京口转移家室,超过预定的期限,仍不见踪影。刘牢之以为被刘袭杀害,便心灰意冷,上吊而死。不久,刘敬宣返回,来不及吊哭安葬刘牢之,便急忙投奔高雅之。刘牢之手下的将佐官吏代为操办丧事,并将刘牢之归葬丹徒。桓玄下令开棺斩首,将尸体暴露在街市上示众。后来刘裕打败了称帝的桓玄,恢复东晋王朝,替刘牢之申辩,朝廷便恢复了刘牢之的职位和封号。

刘牢之传相关文章

  • 曹二悍妇》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佃户二曹妇悍甚,动辄诃詈风雨,诟谇鬼神。邻乡里闾,一语不合,即揎袖露臂,携二捣衣杵,奋呼跳掷如雌虎。一日乘阴雨出窃麦,忽风雷大作,巨雹如鹅卵,已中伤仆地,忽风卷一五斗栲栳,堕其前顶之...
  • 山东某生梦游地狱》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山东某生者,老儒也,以授徒为业,博通古今,性鲠直,好任侠,见世间有不平事,则眦裂发指。少时读《左氏春秋》及《史记》,至楚穆王事,辄拍案呼曰:“嗟乎!商臣罪恶如此,而获保首领,子孙有...
  • 挟兵自重》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臧武仲是鲁国的大夫,犯了罪自己逃出去。可是不肯放下权力,在防区上整兵振武,向鲁君要求,封他的儿孙永远作这个地方的首长。他用这...
  •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带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宝玉忙抢上来参见。水溶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
  • 吃榧伤心》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贪吝部 - - 吃榧伤心 有担榧子在街卖者,一人连吃不止。卖者曰:“你买不买,如何只吃?”答曰:“此物最能养脾。”卖者曰:“你虽养脾,我却伤心。” 卖肉忌赊 ...
  • 过桥嚏》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形体部 - - 过桥嚏 一乡人自城中归,谓其妻曰:“我在城里打了无数喷嚏。”妻曰:“皆我在家想你之故。”他日挑粪过危桥,复连打数嚏几乎失足,乃骂曰:“骚花娘,就是思...
  • 海内北经》原文翻译 - - 《山海经》海经 - - 海内西北陬以东者。   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而东向立。一曰龟山。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
  • 南乡掾史》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金石刻有《晋南乡太守马整碑》,其阴刻掾史以下姓名,合三百五十一。议曹祭酒十一人,掾二十九人,诸曹掾、史、书佐、循行、干百三十一人,从掾位者九十六人,从史位者三十一人,部曲督将...
  • 李夫人、张藻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李夫人 减字木兰花 幕天席地。瑞脑香浓笙歌沸。白纻衣轻。鹓鹓发霜髯照座明。 轻簪小珥。却是人间真富贵。好着丹青。画与人间作寿星。 蝶恋花 急鼓疏钟声报晓。楼上今朝,卷...
  • 唐纪七十三唐僖宗光光启三年(丁未,公元887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夏,四月,甲辰朔,约逐苏州刺史张雄,帅其众逃入海。   [1]夏季,四月,甲辰朔(初一),徐约赶走苏州刺史张雄,张雄率领他的人马逃往海上。   [2]高骈闻秦宗权将寇淮南,遣左厢都知...
  • 列传第二百五·广西土司》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广西瑶、僮居多,盘万岭之中,当三江之险,六十三山倚为巢穴,三十六源踞其腹心,其散布于桂林、柳州、庆远、平乐诸郡县者,所在蔓衍。而田州、泗城之属,尤称强悍。种类滋繁,莫可枚举。蛮...
  • 志第二十九食货志下》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食货志下   征商之法,则自太祖置羊城于炭山北,起榷务以通诸道市易。太宗得燕,置南京,城北有市,百物山偫,命有司治其征;余四京及它州县货产懋迁之地,置亦如之。东平郡城中置看...
  • 杜重威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杜重威,他的祖先是朔州人,近世搬家到太原。祖父杜兴,是振武军牙将。父亲杜堆金,服事后唐武皇李克用,担任先锋使。杜重威年少服事后唐明宗李嗣源,从护圣军校升任防州刺史。他的妻子...
  • 段凝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段凝,开封人。本名叫明远,年少时聪颖,多智谋。起初为渑池文书,脱去隐士之服服侍梁太祖,梁太祖渐渐器重他。开平三年(909)十月,自东头供奉官授为右威卫大将军,充左军巡使兼水北巡检...
  • 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陽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徵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徵所为,促召之。徵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 刘磡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刘萛字子真,平原高唐人,是汉代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父亲刘广,是斥丘县令。刘萛少年贫苦,卖牛衣为生。然而勤奋好学,编牛衣时,手里拿着草绳,边编边诵书,故能博通古今。为人清身洁己,行为...
  • 张格、冯涓、杨玢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六十 卷760_1 《寄禅月大师》周庠 昨日尘游到几家,就中偏省近宣麻。 水田铺座时移画, 金地谭空说尽沙。 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有时捻得休公卷,倚柱闲吟...
  • 崔涂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七十九 卷679_1 《秋夕送友人归吴》崔涂 离心醉岂欢,把酒强相宽。 世路须求达,还家亦未安。 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 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卷679_2 《长安逢江南僧》...
  • 胡曾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四十七 卷647_1 《草檄答南蛮有咏》胡曾 辞天出塞阵云空,雾卷霞开万里通。 亲受虎符安宇宙, 誓将龙剑定英雄。 残霜敢冒高悬日,秋叶争禁大段风。 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
  • 螳螂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螳螂桑螵蛸 释名 刀螂,拒斧、不过。其子房名螵蛸、蝉蛸、致神、野狐鼻涕。 气味 (桑螵蛸)咸、甘、平、无毒。 主治 1、遗精白浊,盗汗虚劳。用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末。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