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魏书 > 50章 > 李顺传

魏书

《魏书》50章李顺传

《魏书》是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齐魏收。该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

《魏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李顺传

书籍:魏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他的父亲李系,是慕容垂的散骑侍郎,东武城令,因治理政事有能力而闻名。太祖平定中原以后,任李系为平棘令。李系年老,死于家中。太祖追封他为宁朔将军、赵郡太守、平棘男。李顺广泛地涉猎经史,颇有才能与谋略,知名于世。神瑞年间,李顺任中书博士,转任中书侍郎。始光初年(424),李顺跟从世祖征伐蠕蠕。以筹划谋略之功,官拜后军将军,仍赐爵为平棘子,加授奋威将军。
世祖准备征讨赫连昌,对崔浩说:“朕前次北征蠕蠕,李顺多次出谋献策,确实符合经略大谋,现在朕想让他总领前锋人马,你以为如何?”崔浩回答说:“李顺足智多谋,处事周密,实在像陛下所说的那样。但臣与他有婚姻之亲,对他的行为有较深的了解,他性情果断不慎于进退,不能委以特别的任务。”世祖就没有这样做。当初崔浩的弟弟娶李顺之妹为妻,又让其弟的儿子娶了李顺之女,虽然两人是亲家,但崔浩颇为轻视李顺,李顺又不服崔浩。从此两人私下里相互猜忌,所以崔浩在世祖面前诋毁他。魏军进至统万,大败赫连昌,李顺谋略之功最高,转授为左军将军。后征伐统万,迁任前将军,并授予他兵权。赫连昌出军迎战,李顺督领部众,打败其左路军。及至攻克统万,世祖赐给诸将珍宝杂物,李顺坚辞不受,仅仅要了书籍数千卷。世祖对他非常称赞。世祖班师回朝,论功行赏,授任李顺为给事黄门侍郎,赐给奴婢十五户,帛一千匹。李顺又随从皇帝到平凉攻击赫连定。三秦平定之后,李顺升任散骑常侍,晋爵位为侯,加授征虏将军,迁任四部尚书,受到更大的宠信。
沮渠蒙逊据河西地区归附朝廷,世祖想要精减派出的使者,崔浩说:“沮渠蒙逊向朝廷称藩,其诚意著称于黄河以西,如果要使边远地区与中国交通往来,远地异域都来归附,应当派清明有声望的重臣捧奉皇帝诏令前往褒奖抚慰,尚书李顺就是这样的人选。”世祖说道:“李顺是纳言大臣,本来就不宜首先派出他作为这一次的使者。假若沮渠蒙逊亲自拿着玉帛来朝见朕,又怎么派出官职更高的使者前去呢?”崔浩说:“昔日邢贞出使东吴,他也是任曹魏的太常之职。假如事情非常适宜,就不要怕它分量太重。昔日邢贞之行,也不是因为吴王到曹魏觐见嘛。”世祖听从了崔浩的意见,以李顺作为太常,奉朝廷策书授任沮渠蒙逊为太傅、凉王。李顺出使回来之后,被授予使持节、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诸军事、宁西将军、开府、长安镇都大将等职,晋爵为高平公。没过多久,又把他征召回朝任四部尚书,加授散骑常侍。
延和初年(432),李顺再次出使凉州。沮渠蒙逊派中兵校郎杨定归去告诉李顺说:“我年老多病,旧病复发,腰腿不方便,不能拜伏。等过了三五天,病情稍有好转,定当相见。”李顺对杨定归说:“凉王年老,朝廷是知道的。但凉王应恭奉藩臣之礼,现在皇帝另有诏旨,怎么能够自求安身而不见朝廷使臣。”第二天,沮渠蒙逊就把李顺请去,李顺来到殿庭之中,而沮渠蒙逊却倚着几案箕踞而坐,没有要起身的样子。李顺正色厉言道:“没想到这位老者竟然无礼到这种地步!今天全不顾恤覆亡之祸,竟敢欺凌侮慢朝廷。他的灵魂和精神早已消逝,为什么还要见他。”说完就手握使者符节准备走出去。沮渠蒙逊连忙让杨定归把李顺追回到庭中,说道:“太常已经原谅我的衰老有病,但传说朝廷对我有可以不拜的诏令,所以才敢于自得安身。如果太常说:‘你又跪又拜,但就是不肯恭奉朝廷诏命。’这才是小臣的罪过哩。”李顺听了愈发恼怒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天子赐给他祭肉,命令说:异姓诸侯不用下拜。但桓公遵奉臣子的礼节,走下来拜受。现在你虽然功高勋厚,但不如小白那样尽力于朝廷,朝廷虽然对你十分敬崇,但并没有不拜之诏。如果你硬是要傲慢自大,这就是招来灾祸的缘由,不是谋求久安的打算。倘若朝廷因此而震怒,出兵把你们西凉吞灭,后悔也就来不及了!”沮渠蒙逊说:“太常用古代烈士来规劝我,用朝廷威势来警告我,我怎不感到危惧,愿意恭敬地听从美善的命令。”于是就下拜以行藩臣之礼,行礼完毕,沮渠蒙逊说:“倚仗德威者昌盛,倚仗武力者灭亡。朝廷近来四处征伐,屡次获胜,国土已经相当广大,只要安抚本地的百姓,也就足以治理得好。然而一味进行征讨,恐怕不能够长久取胜。”李顺说:“过去太祖奠定宏大的基业,建造了中国。太宗继承传统,王业一新。自从圣上临朝亲政,志在使四海安宁。所以车驾屡次出征,亲自顶风冒雪,在三秦消灭了赫连氏,在漠北赶跑了蠕蠕族。广辟国土开发边地,俘获的奴隶无法记载,斩杀的尸体和首级随处可见,简直成为一种景观。除荡暴虐,安抚黎民,威势震动八荒,声名覆盖九域。自古以来,用兵之善,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所以远方边地的人,没有不举手抬足,敛衽屈膝的。天兵到了一地,表彰德行惩罚罪人,怎么能说是倚仗武力?凡是圣王用兵,征伐南蛮,则北狄怨愤;讨伐西戎,则东夷怀恨,天子岂能因此而罢手?”沮渠蒙逊说道:“假如真像你所说的那样,那么西凉的民众,也愿意魏国皇帝远道而来,但为什么还要从驿道不分昼夜飞快地来表示警戒?我想你所说的一番话,尽是虚妄之事。”李顺说道:“古时苗民反叛帝舜而奉暴君,有扈违背后启而跟从逆主,都是因为受到相近之敌的威慑强逼,被别人的凶威所牵制。自古就是这样,岂独西凉的人如此。”
李顺出使回朝之后,世祖问及他与沮渠蒙逊的往来对答之辞以及沮渠蒙逊政治教化的得失。李顺说道:“沮渠蒙逊专威于黄河以西已有三十多年,经历许多艰难,现已粗知机变,又安定边地角落之人,边远的民众对他也颇为畏服,虽然不能传留给他的子孙,还是足以终了他这一代。他前年上表答应十月送昙无谶来朝廷,到了我前往迎接的时候,就改变了原来的主意。不忠不信,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明显。礼如同人的车轿,敬是行为的根本。没有人无礼不敬而能够长久享受福禄的。依臣看来,他是不可能巩固的。”世祖说:“假如像你所说的这样,那么不久就能得到验证,他的儿子必定会又袭承一代,换代之后,早晚就会灭亡吗?”李顺回答道:“臣大略地观察过他的儿子,那人并不是有才能的人,仅能守住其一隅之地。听说敦煌太守沮渠牧犍,才器粗立,继承沮渠蒙逊的一定是这个人。但是与他的父亲相比,人们都说不及其父。这都是上天帮助圣明的陛下啊。”世祖说:“朕现在正忙于东边的事,没有工夫经营西部,像你所说的情况,过三五年也不算晚。暂且停止先前的计议,把此事放在以后再来谋划。”不久沮渠蒙逊去世的消息传来,世祖对李顺说:“你说沮渠蒙逊死,现在就验证了,你又说中了沮渠牧犍继位,这是多么妙啊。朕得到凉州也一定为期不远。”于是赐给李顺绢一千匹,厩马一匹,进封李顺为安西将军。李顺受到的宠幸越发厚重,朝政的大小事情没有不参与的。崔浩对他深为憎恶。
李顺出使凉州共往返十二次,世祖非常称赞他的才干。但沮渠蒙逊屡次同李顺游宴,说了许多悖理侮慢的话,他害怕李顺回朝以后向朝廷泄露,多次把金银珍宝塞在李顺怀中,所以沮渠蒙逊的恶行劣迹朝廷并不知道。崔浩知道这事,秘密地告诉了世祖,世祖却不相信李顺会如此。太延三年(437),李顺又一次出使凉州,等他回来以后,世祖对他说:“过去和你密谋征伐沮渠氏,预定的时间不长。但由于近年征伐东部,没有工夫西顾,荏苒之间,拖到了现在。如今和龙已经平定,东北南三方无事,秣马厉兵,进军出征黄河以西,扫荡万里之地,现在是时候了。你多年来往返于其间,深刻了解沮渠氏的废兴之事,如果朕今年出兵,能不能取胜?”李顺回答说:“臣往日向陛下所启奏的,也是这个意思。但百姓已经长期劳乏,未能得到安宁休息,不宜频繁地兴师动众,以增加百姓的劳累和负担。最好是等待来年。”世祖同意了他的意见。太延五年(439),朝廷计议征伐凉州,李顺提出由于凉州一带缺乏水草,不适宜远征。李顺同崔浩就在殿前争辩起来。崔浩坚持认为现在可以出兵征讨。世祖听从了崔浩的建议。及至大军到达姑臧,发现这一带水草甚为丰茂。世祖给恭宗写信告知这个情况,对李顺颇感怨愤。后来世祖对崔浩说:“卿过去所说的情况,如今果然得到验证。”崔浩说:“我所说过的话,是真是假都是这个样。”当初,沮渠蒙逊属下有一个西域的僧人昙无谶,略有方术。世祖命李顺让沮渠蒙逊将此人送到京城。李顺由于接受了沮渠蒙逊的贿金,听任他把昙无谶杀了。世祖攻克凉州之后,得知此事而越发对李顺不满。西凉之地已经平定,皇帝令李顺对西凉群臣论资排辈,赐以爵位。李顺因为接受了贿赂,品第等次的安排很不公平。凉州人徐桀告发了这件事。崔浩又趁机诋毁李顺,说道:“李顺往日曾接受沮渠牧犍父子的重金贿赂,总是说凉州没有水草,不可以行军出征。等陛下到了姑臧,才知道水草非常丰足。他如此欺骗朝廷,几乎误了国家大事。李顺像这样不忠,反而说我在陛下面前说他的坏话。”世祖听了大怒,太平真君三年(442)就将李顺斩于京城之西。
李顺死后数年,他的叔伯弟弟李孝伯为世祖所器重,在朝中任事。及至崔浩获罪被诛,世祖极为愤怒,对李孝伯说:“你的堂兄过去虽然误国,朕的本意也未必就要杀掉他。由于崔浩对他诬陷诽谤,朕于是就气愤到了极点。杀死你堂兄的人,就是崔浩。”皇兴初年(467),李顺之子李敷等受到皇帝宠幸,显祖追赠李顺为侍中、镇西大将军、太尉公、高平王,谥号为宣王,追赠李顺之妻邢氏为孝妃。李顺有四个儿子。

李顺传相关文章

  • 迟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迟(chi)(1) 商代贤人bai迟任的后代,以迟为氏。(2)南北朝时,北魏尉迟du氏一部分改zhi为迟氏。郡dao望: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格言:传求旧善政播维新 。上联说商代贤人...
  • 奢俭有度》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献县令某,临殁前,有门役夜闻书斋人语曰:渠数年享用奢华,禄已耗尽。其父诉于冥司,探支来生禄一年治未了事,未知许否也。俄而令暴卒。董文恪公尝曰:天道凡事忌太甚,故过奢过俭,皆足致不...
  • 烈妇英灵》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太原折生遇兰言,其乡有扶乩者,降坛大书一诗曰:一代英雄付逝波,壮怀空握鲁阳戈,庙堂有策军书急,天地无情战骨多,故垒春滋新草木,游魂夜览旧山河,陈涛十郡良家子,杜老酸吟意若何。署名曰...
  • 秋夜》原文翻译 - - 《野草》上部 - -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 圣人不知》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楚南公问于萧廖子云曰:“天有极乎?极之外又何物也?天无极乎?凡有形必有极,理也,势也。”萧寥子云曰:“六合之外,圣人不言。”楚南公笑曰:“是圣人所不能知...
  • 理难清》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由片言折狱,就谈到彼此意见的相争了。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原告被告两方的打官司,这是法律上的常事,是普通的讼事。两方朋友有问题,听双方争执的意见,这也是讼事。我发...
  • 狼三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
  • 呆算》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呆算 一人家费纯用纹银,或劝以倾销八九成杂用,当有便宜。其人取元宝一锭,托熔八成。或素知其呆也,止倾四十两付之,而利其余。其人问:“元宝五十两,为何反倾四十?”答曰:&...
  • 辛庆忌》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汉成帝将立赵飞燕为皇后,怒刘辅直谏,囚之掖廷狱。左将军辛庆忌等上书救辅,遂得减死。朱云请斩张禹,上怒,将杀之,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臣敢以死争。”...
  • 刘天迪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刘天迪 齐天乐(严县尹度上和李观我韵) 瑞麟香软飞瑶席,吟仙笑陪欢宴。桐影吹香,梅阴弄碧,一味微凉堪荐。停杯缓劝。记罗帕求诗,琵琶遮面。十载扬州,梦回前事楚云远。 人生总是逆旅,...
  • 陈之贤、丁求安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陈之贤 满江红 人物英雄,更独抱、无双才气。年正壮,文章武略,尽曾留意。破胆欲凭胸内甲,清原宴启舟中誓。笑区区、燕雀不能知,青云志。 封侯貌,神人比。社下手,须荣试。况相门出将,...
  • 黄判院、薛泳、徐元杰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黄判院 满庭芳(寿黄状元·三月初八) 桃浪翻花,柳风飘絮,翠蓂八叶呈芳。奎星初度,箕宿耀祥光。元是降神崧岳,生英杰、奇伟非常。文章士,青春未老,一鹗快飞黄。 登瀛,平步上,鳌头...
  • 徐必、李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徐必 谒金门(题沅州幽兰铺壁) 秋欲暮。路入乱山深处。扑面西风吹雾雨。驿亭欣暂驻。 可惜国香风度。空谷寂寥谁顾。已作竹枝传楚女。客愁推不去。 谒金门 春欲半。重到寂寥山...
  • 蔡挺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蔡挺字子政,宋城人。中进士,调任虔州推官。任期满,因其父亲希言该当调往蜀州任职,蔡挺请求代替其父前往蜀,故授他为陵州团练推官。王尧臣任陕西安抚使,任命蔡挺为主管机宜文件的管...
  • 长沙宣武王萧懿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长沙宣武王萧懿,字元达,是梁文帝的长子。他从小就有美誉,出仕任齐安南邵陵王的行参军。承袭爵位为临湘县侯。历任晋陵太守,以美政而得到当时人的称赞。永明末年,任梁、南秦二州刺...
  • 匡张孔马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 衡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
  • 季布栾布田叔传》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季布,楚人也,为任侠有名。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顶籍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匿濮陽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能听臣,臣敢进计;即否,愿先自刭。...
  • 刺热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刺热论篇第三十二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心热病者...
  • 许浑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三十一 卷531_1 《太和初靖恭里感事》许浑 清湘吊屈原,垂泪撷苹蘩。 谤起乘轩鹤,机沉在槛猿。 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冤。 宁有唐虞世,心知不为言。 卷531_2 《与侯春时同年...
  • 李白写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七十四 卷174_1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李白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