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齐书 > 50章 > 刘怀珍传

南齐书

《南齐书》50章刘怀珍传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历史的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二年,萧衍(梁武帝)灭了南齐,另建了梁朝。南齐的统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

《南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刘怀珍传

书籍:南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刘怀珍字道玉,是平原人,汉代胶东康王刘寄的后人。祖父刘昶,在宋武帝平齐后,被任命为青州治中,官至员外常侍。伯父刘奉伯,在宋朝曾任陈、南顿二郡太守。刘怀珍幼年时曾跟随父到寿陽,有一回豫州刺史赵伯符出来打猎,老百姓都跑去围观,而刘怀珍独自避而不看,刘奉伯觉得他很特别,说:“这孩子将来能使我们宗族发达。”
刘怀珍后来被本州招任为主簿。元嘉二十八年(451),逃亡分子司马顺则聚集一群人在东陽,州里派刘怀珍率领数千人前往讨平了他们。宋文帝召去问破贼的情况,刘怀珍让功不肯当,他的亲近之人都觉得奇怪,问他,刘怀珍说:“当年国子尼耻谈在河间时的功劳,我岂能把这点小小的胜利挂在嘴上呢!”当时人们都很称许他。
江夏王刘义恭出镇盱眙,路上碰到了刘怀珍,在交谈中对刘怀珍很器重,便要他来任骠骑长兼墨曹行参军。不久任命他为振武将军、长广太守。孝建初年,任义恭大司马参军、直阁将军。刘怀珍是北州的旧姓。家中蓄养了许多前来依附的人士,他便启禀皇上愿意让一千个门生来充当朝廷的宿卫,孝武帝大惊,便召取青、冀一带豪门私附数千人来,士人都怀不满。后来刘怀珍又随府转任太宰参军。
大明二年(458),敌虏围攻泗口城,青州刺史颜师伯请求增援。孝武帝派刘怀珍率领步、骑兵数千人赶赴,在麋沟湖和敌虏大战,连破七座城池。朝廷任命他为建武将军、乐陵、河间二郡太守,赐爵广晋县侯。次年,刘怀珍上启请求回南齐书去,孝武帝答复说:“现在边防需要人才,不能批准你的请求。”竟陵王刘诞谋反,郡中豪民王弼劝刘怀珍响应,刘怀珍便把王弼斩了,并报告朝廷,孝武帝大喜,任命他为豫章王刘子尚的车骑参军,加龙骧将军。
泰始初年,升任宁朔将军、东安、东莞二郡太守,率领龙骧将军王敬则、姜产步领骑兵五千人讨伐寿陽。庐江太守王仲子逃向南方,贼方派伪庐江太守刘道蔚五千人驻扎在建武涧,筑三城。刘怀珍派军中主将段僧爱马、步兵三百余人冲击,将其斩首。带领部队到达晋熙,伪太守阎湛坚守顽抗,刘子勋派部将王仲箈领步兵万人前来援救,刘怀珍派三千马步兵击王箈,在莫邪山大破王部,遂进军寿陽。刘怀珍又派王敬则在横塘、死虎一带击破殷琰部将刘从等四个堡垒,刘怀珍等乘胜追击,驻兵寿春长罗门。宋明帝嘉奖他的功劳,任命刘怀珍为羽林监、屯骑校尉,将军仍旧。刘怀珍则请求先派他去把贼众平定了,辞让不接受提拔。建安王刘休仁在浓湖与贼对峙,很长时间不能决胜负。明帝便把刘怀珍召回来,任他为前将军、加辅国将军,领军向青山援助攻击刘胡,事情平定后,刘怀珍被任命为游击将军,辅国将军仍旧。
青州刺史沈文秀不服从朝廷命令,明帝派其弟沈文炳前往宣布圣旨,让刘怀珍率马步兵三千人随沈文炳同行。还没到,薛安都引来敌虏,已经攻陷了徐州、兖州,张永、沈攸之又在彭城大败。朝廷命令刘怀珍带兵从盱眙经淮陰渡过淮河援救张永等,由于官军被敌虏追击,都相继逃回来了,刘怀珍也只得回来。泰始三年春天,朝廷让刘怀珍代镇山陽。
此前,宋明帝派青州刺史明僧詗北征,僧皓便派部将在王城筑工事,以逼近沈文秀,壕堑还没挖成,就被沈文秀攻破了,并继续攻打明僧詗。明帝便派刘怀珍率龙骧将军王广之五百骑兵、二千步卒,沿海前往救援,到了东海,明僧詗已退保东莱,进据朐城,众心恐惧,有人提议且保郁州。刘怀珍对众人说:“你们都传说沈文秀贿赂胡人军队,作为外援,我看他们那些人,还不至于到这一步。齐地人士长期以来就很注重名节,如果他们的名声一传开,东莱很快就能拿下,怎么能允许阻止军队放慢行动停在这里呢?”于是进军到黔陬。伪高密、平昌二郡太守溃败而逃,刘怀珍传达朝廷旨意,把沈文炳送到,而沈文秀终究还是不服从命令,焚烧了城郭。老百姓听说刘怀珍来了,都很高兴。伪长广太守刘桃根率领数千人守卫不其城,刘怀珍带着部队驻扎在洋水,众人都说:“沈文秀现在在境内到处都派有骑兵游击,应该坚壁防守等待时机。”刘怀珍说:“现在我们人少粮少,我们紧缺而敌人坚固,正应该选拔精锐部队,杀他个措手不及。”于是派王广之率领一百骑兵,袭击拿下了不其城,刘桃根逃走了。伪东莱太守鞠延僧领着数百人占据其城,并劫留了高丽来献礼的使者。刘怀珍又派宁朔将军明庆符与王广之攻击东莱,明延僧投降,刘怀珍便让高丽使者前往京城。沈文秀听说各城都已失败,便派使者张灵硕来请求投降,刘怀珍这才回来。
这年秋天,敌虏又入侵齐地,围攻历城、梁邹二城,其游骑跑到东陽来,扰动百姓。冀州刺史崔道固、兖州刺史刘休宾告急。休宾是刘怀珍的从弟。朝廷便任命刘怀珍为使持节、都督徐、兖二州军事、辅国将军、平胡中郎将、徐州刺史,封他为艾县侯,食邑四百户,督统水军,步军四十多万赶赴救援。听说二城已陷落,于是便作罢。
朝廷改任刘怀珍为宁朔将军、竟陵太守,转任巴陵王征西司马,领南义陽太守。建平王刘景素主持荆州后,又迁任刘怀珍为右军司马,又迁任南郡太守,加宁朔将军。明帝亲笔下诏刘怀珍说:“你性情忠直,我很信任,你在那里和少年共事,不要太考虑个人利益。景素这孩子还是不错的,不但能处理问题,也会把事情弄坏,你要经常谏说他。”刘怀珍奉旨。明帝病重时,又下诏刘怀珍说:“你不应该继续任景素的僚佐,你的才能本来应予更大的委任,现在调你来参与二直卫的负责工作。”赶上明帝驾崩,刘怀珍便任安成王抚军司马,领南高平太守。
朝廷对桂陽王刘休范有疑备,中书舍人王道隆宣布圣旨,任命刘怀珍为冠军将军、豫章太守。刘怀珍说:“休范虽有起事的苗头,但他哪里敢一下子就发作起来,如果他终于和朝廷为敌,我一定会根据律条消灭他。但现在要让我去到任,怕是逼着他起疑心而行动了!”坚决请求不去上任,于是任他为黄门郎、领虎贲中郎将、青州大中正。桂陽王反叛,朝廷加刘怀珍前将军,在石头防守。又任他为使持节、督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陽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反叛,刘怀珍派儿子刘灵哲领兵赶赴京师。升明元年(477),进号征虏将军。
沈攸之在荆楚,朝廷讨论对他有怀疑,刘怀珍派冗从仆射张护前往郢城,向世祖(萧赜)表白自己的忠诚,并献计献策,后来沈攸之起兵,众人都说沈攸之会沿流直下,刘怀珍则对僚佐说:“沈攸之一向骄躁自大,虐待楚人,他必将在中南齐书流一带设兵耀武,声言要劫持幼主,绝对不敢长驱而下来决胜负。”于是派儿子刘灵哲率领马步兵数千人保卫京师。沈攸之派使者许天保来说动刘怀珍和他联合,被刘怀珍斩了,并将人头送给了太祖(萧道成)。太祖又把它送去给沈攸之看。刘怀珍进号左将军,移封为中宿县侯,增加食邑六百户。沈攸之围攻郢城,刘怀珍派遣建宁太守张谟、游击将军裴伸穆统率蛮、汉军兵一万人出击西陽,大破叛军前锋公孙方平数千人,缴获他们大量武器。刘怀珍晋升平南将军,督统南豫、北徐二州,增加食邑到一千户。
当初,在孝武帝时代,太祖任舍人,刘怀珍任直阁,二人早就相识。刘怀珍请假回青州,皇上有匹白马总马,好咬人,不能骑,便送给刘怀珍作告别。刘怀珍回报给皇上一百匹绢。有人对刘怀珍说:“萧君此马不能骑,所以才给你的,而你回报他一百匹绢,不是太多了么?”刘怀珍说:“萧君宽宏正大,岂能白要人这点绢。我正要把自己的身名交给他,岂能计较钱物的多少?”
太祖辅政期间,考虑到刘怀珍任朝官的资本还不多,便于升明二年,调刘怀珍来京任都官尚书,领前军将军,让他的第四子宁朔将军萧晃代理豫州刺史。有人疑虑刘怀珍不会接受代理,太祖说:“在我还没做官时,刘怀珍便对我一片赤诚,何况在今天,岂会有别的想法?”萧晃都出发一两天了,这些疑虑的议论还没止息。皇上便派军中主将房灵民带着上百名骑兵追去护送萧晃。对灵民说:“有人说刘怀珍一定会有不轨举动,但我对他一向信任,一定不会的。你和他是同乡,所以让你去,不仅是护送新刺史,也兼迎接旧刺史呢。”刘怀珍回到朝中来,被任命为相国右司马。建元元年(479),转任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改封霄城侯,增加食邑二百户。次年,加散骑常侍。
敌虏寇掠淮、淝一带,朝廷任命刘怀珍以本官加平西将军,假节,率军西往驻扎在巢湖,给寿春作出援助之势。刘怀珍年纪老了,考虑到率领禁旅比较辛苦,请求给他个清闲职务,于是转任光禄大夫,常侍之职仍旧。这年冬天,敌虏又寇掠朐山,朝廷又任命他为使持节、安北将军,本官仍旧,率兵前往救援。还没至,那边已经没事了,刘怀珍又解除了安北将军、持节。
建元四年,刘怀珍病重,上表请求解除职务,皇上特别下诏优待他,批准了他的请求,并考虑另行授予适当的职务。这年夏天,刘怀珍去世,当时他六十三岁。留下遗言要求葬礼从简。世祖(萧赜)即位后,追赠刘怀珍为散骑常侍、镇北将军、雍州刺史,谥号“敬侯”。

刘怀珍传相关文章

  • 笑里藏刀》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敌战计 - - 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注释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②阴以图之:阴,暗地里。③刚中柔外:表面柔顺,实质强硬尖利。译文使敌...
  • 雷神》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俗传张真人厮役皆鬼神,尝与客对谈,司茶者雷神也,客不敬,归而震霆随之,几不免,此齐东语也。忆一日与余同陪祀,将入而遗其朝珠,向余借,余戏曰:雷部鬼律令行最疾,何不遣取?真人为冁然。然余...
  • 玩视民瘼酷报》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光绪元年,伯相李公以直隶芦僧河淤塞,筹款浚筑,派某观察督办工役。卢星五太守(应楷)为总办,所属有委员数人,分司局务。既清丈河身,及身旁地亩,分段取土筑堤。  有老媪赴局控诉云,&ldq...
  • 治圃》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公仪子谓鲁穆公曰:“君知圃人之为圃乎?沃其壤,平其畦,通其风日,疏其水潦,而施艺植焉。窊隆干湿各随其物产之宜,时而树之,无有违也。蔬成而后撷之,相其丰瘠,取其多而培其寡,不伤其...
  • 抽肠》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莱阳民某昼卧,见一男子与妇人握手入。妇黄肿,腰粗欲仰,意象愁苦。男子促之曰:“来,来!”某意其苟合者,因假睡以窥所为。既入,似不见榻上有人。又促曰:“速之!”妇...
  • 彭海秋》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莱州诸生彭好古,读书别业,离家颇远,中秋未归,岑寂无偶。念村中无可共语。惟邱生是邑名士,而素有隐恶,彭常鄙之。月既上,倍益无聊,不得已,折简邀邱。饮次,有剥啄者。斋僮出应门,则一书生...
  • 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狂者进取...
  • 第一百一十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凤姐听了小丫头的话,又气又急又伤心,不觉吐了一口血,便昏晕过去,坐在地下。平儿急来靠着,忙叫了人来搀扶着,慢慢的送到自己房中,将凤姐轻轻的安放在炕上,立刻叫小红斟上一杯开水...
  • 第 十 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金荣因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大家散了学,金荣回到家中,越想越气,说:“秦钟不过是贾蓉的小舅子,又不是贾家的子孙,附学读书,也不过...
  • 问藕》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腐流部 - - 问藕 上路先生携子出外,吃着鲜藕。乃问父曰:“爹,来个啥东西,竖搭起竟似烟囱,横搭竟好像泥笼,捏搭手里似把弯弓,嚼搭口里醒松醒松。已介甜水浓浓,咽搭落去蜘蛛丝绊住子喉咙,...
  •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 秦观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秦观 望海潮(四之一)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
  • 唐臣传第十三》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周德威   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使,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其小字...
  • 列传第九十二》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李宝臣,范陽城旁奚族也。故范陽将张钅巢高之假子,故姓张,名忠志。幼善骑射,节度使安禄山选为射生官。天宝中,随禄山入朝,玄宗留为射生子弟,出入禁中。及禄山叛,忠志遁归范陽;禄山喜,录...
  • 顾欢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100章 - -   顾欢字景怡,是吴郡盐官人。祖父顾赳,晋朝隆安末年,为避战乱迁居到这里。顾欢年仅六七岁时写甲子,有三篇书简,顾欢分析推敲,便明白了六甲。家贫,其父让他驱赶田中麻雀,顾欢作了《...
  • 宣穆张皇后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宣穆张皇后名春华,河内平皋人。父亲张汪,是曹魏时粟邑县令;母亲河内山氏,是魏司徒山涛父亲的叔伯姊妹。皇后少年即有德行,智慧胆识超过常人,婚后生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平原王...
  • 针解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针解篇第五十四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
  • 六节藏象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黄帝问焉: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
  • 韦庄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五 卷695_1 《章台夜思》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卷695_2 《延兴门外作》韦...
  • 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威灵仙 释名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