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齐书 > 50章 > 吕安国传

南齐书

《南齐书》50章吕安国传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历史的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二年,萧衍(梁武帝)灭了南齐,另建了梁朝。南齐的统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

《南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吕安国传

书籍:南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吕安国,是广陵郡广陵县人。宋大明末年,吕安国作为将领而受到任用,他为人稳重而干练,受到刘面力的称许。泰始二年(466),刘面力在寿春征讨殷琰,吕安国作为建威将军出任刘面力的军副。众军在横塘击破殷琰的长史杜叔宝的军队,吕安国率军包抄截断了对方的粮道,烧毁对方的运输车,并大量歼灭了对方力量。殷琰逃退,刘面力派吕安国追击,作为先头部队赶到寿春。殷琰闭门自守,吕安国则和辅国将军垣闳屯兵占据城南,于是各路大军相继赶到。事后论功,吕安国功为第一,被封为彭泽县男,他没有接受,次年,改封钟武县男,增加食邑至四百户。不断升官至宁朔将军、义陽太守。泰始四年,改封湘南县男。敌虏攻陷汝南,司州失守,朝廷任命吕安国为督司州诸军事、宁朔将军、司州刺史。泰始六年,义陽设立州治,吕安国领任义陽太守。不久迁任右军将军,假辅师将军。元徽二年(474),吕安国任晋熙王征虏司马,辅师将军仍旧。转任游击将军。元徽三年(475),出任持节、都督青、兖、冀三州沿淮前锋诸军事、辅师将军、兖州刺史。次年,进号冠军将军,回朝后任游击将军,加散骑常侍、征虏将军。
沈攸之事件暴发后,太祖(萧道成)任命吕安国为湘州刺史,仍旧担任征虏将军。此前,王蕴罢去了湘州刺史,南中郎将南陽王刘岁羽还没到达镇所。王蕴的宁朔长史庾佩玉权且主持州里的工作,朝廷先派南中郎将中兵参军临湘县令韩幼宗领军防卫本州。沈攸之起事后,他们二人互相猜疑不让,庾南齐书佩玉便把幼宗给杀掉了。平西将军黄回到了郢州,派军中主将任候伯主管湘州工作,又把庾佩玉给杀了。候伯和黄回与卫将军袁粲密谋石头之事,黄回命令候伯水军乘舸前往石头接受袁粲指令,正赶上众军已到,候伯不能进入。太祖便命令吕安国前往镇所,把任候伯抓来杀了。不久进号前将军。建元元年(479),吕安国晋封侯爵,增加食邑六百户。转任右卫将军,加给事中。
建元二年(480),敌虏寇掠边境,皇上派吕安国出兵司州,安民集户。下诏说:“郢、司州一带,流民繁杂广多,应当统一加以区别,确定其隶属关系。但考虑到二州没有专职官员负责此项工作,便暂派吕安国前往主持。”于是吕安国以本官的资格任使持节、总荆、郢诸军北讨事,驻军义陽西关。敌虏还没到来,吕安国又移驻沔口以待接应。改封吕安国为湘乡侯。世祖(萧赜)即位后,任命吕安国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司州刺史、领义陽太守。永明二年(484),移任都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又任都督、湘州刺史。永明四年(486),湘川蛮部騷动,吕安国督兵前往讨平。
吕安国生病后,被征为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吕安国很高兴被授文职,告诉他儿子说:“你以后不要穿着军服被驱使了,盛服犹恨不称意,应当做穿朱衣的官才是。”皇上派中书舍人茹法亮敕命吕安国说:“我一直为卿的疾病忧虑,有何要求只管说,不要作难。”第二年,调任都官尚书,领太子左率。永明六年(488),调任领军将军。吕安国屡任将帅,在朝中以老臣身份被礼遇。不久调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兖州中正,赐给扶助侍从人员。皇上又敕命茹法亮说:“我看吕安国的病情,不宜劳累,并且脚上经常不舒服,让人搀扶到我面前,于礼望实在是不合适,我很难敕令他。这个人很忌讳说到病,你可以旁敲侧击探问他的意思,他如果转好不需别人扶持,就按规定入朝,一定不要勉强。”永明八年(490),死去,其时六十四岁。追赠使持节、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常侍如故,给鼓吹一部。谥号“肃侯”。

吕安国传相关文章

  • 裴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裴姓氏祖宗:飞廉姓氏起源:出自嬴姓,为伯益之后。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飞廉的,他的裔孙被封于蘋邑(今山西闻喜县东),称为蘋氏,至六世孙为蘋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山西蔺猗西南)君,他...
  • 王十》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高苑民王十,负盐于博兴,夜为二人所获。意为土商之逻卒也,舍盐欲遁;足苦不前,遂被缚。哀之。二人曰:“我非盐肆中人,乃鬼卒也。”十惧,乞一至家别妻子。不许,曰:“此去...
  • 离娄章句上·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ls...
  • 时迈》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 棫朴》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芃芃棫朴,薪之?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 巽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巽为风)巽上巽下《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九三,频巽,吝。六四,悔亡,田获三品。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
  • 张桂、张枢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张桂 菩萨蛮 东风忽骤无人见。玉塘烟浪浮花片。步湿下香阶。苔粘金凤鞋。 翠鬟愁不整。临水间窥影。摘得野蔷薇。游蜂相趁归。 浣溪沙 雨压杨花路半乾。蜂遗花粉在阑干。牡...
  • 范纯仁、张才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范纯仁 鹧鸪天(和持国) 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软欲开梅。公方结客寻佳景,我亦忘形趁酒杯。 添歌管,续尊罍。更阑烛短未能回。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 张才翁 雨中花 ...
  • 毕良史、沈晦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毕良史 临江仙(席上赋) 霜月穿帘乍白,苹风入坐偏凉。麾灯促席诧时光。桃花歌扇小,杨柳舞衫长。 别乘平分风月,词人剩引觥觞。莫将幽恨搅刚肠。尽添金掌露,频注玉猊香。 好事近(席上...
  • 志第十四·历八》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回回历法二   日五星中心行度立成造法   日中心行长日期立成 一日行五十九分八秒,按日累加之,小月二十九日,得二十八度三十五分二秒,大月三十日,得二十九度三十四分一十...
  • 列传第六十三·文艺上》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金初未有文字。世祖以来,渐立条教。太祖既兴,得辽旧人用之,使介往复,其言已文。太宗继统,乃行选举之法,及伐宋,取汴经籍图,宋士多归之。熙宗款谒先圣,北面如弟子礼。世宗、章宗之世,儒...
  • 唐本纪第四》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其先本号朱邪,盖出于西突厥,至其后世,别自号曰沙陀,而朱邪为姓。唐德宗时,有朱邪尽忠者,居于北庭之金满州。贞元中,吐蕃赞普攻陷北庭,徙尽忠于甘州而役属之。其后...
  • 段凝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段凝,开封人。本名叫明远,年少时聪颖,多智谋。起初为渑池文书,脱去隐士之服服侍梁太祖,梁太祖渐渐器重他。开平三年(909)十月,自东头供奉官授为右威卫大将军,充左军巡使兼水北巡检...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赵隐,字大隐,京兆奉天人也。祖植。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贼平,咸宁王浑瑊辟为推官,累迁殿...
  • 礼仪二》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隋文帝开皇中,将作大匠宇文恺依《月令》造明堂木样以献。帝令有司于京城安业里内规兆其地,方欲崇建,而诸儒争论不定,竟议罢之。炀帝时,恺复献明堂木样并议状,属迁都兴役,事又不就。...
  • 晋毕阳之孙豫让》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7至24卷 - - 《战国策》卷十八 赵策一(晋毕阳之孙豫让) 【提要】聂政、荆轲、豫让是《战国策》上有名的豪侠之士。“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为了报答他人的知遇之恩,就...
  • 岑参代表作》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零一 卷201_1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 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
  • 崔国辅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一十九 卷119_1 《从军行》崔国辅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 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卷119_2 《杂诗》崔国辅 逢着平...
  • 椰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椰子 释名 越王头、胥余。 气味 椰子瓤:甘、平、无毒。 椰子浆:甘、温、无毒。 主治 椰子瓤:益气,治风。 椰子浆:止消渴,治吐血水肿,去风热。 ...
  • 稻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谷部 - - 稻 释名 名杜、糯。(本草所指的稻,去指糯而言)。 气味 淘糯米水:甘、凉、无毒。 稻米:苦、温、无毒(一说味甘)。 主治 稻米 1、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