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贞观政要 > 下卷 > 论务农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下卷论务农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贞观政要》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论务农

书籍:贞观政要章节:下卷更新时间:2018-07-23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论务农相关文章

  • 北窗怪声》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旧仆庄寿言,昔事某官,见一官侵晨至,又一官续至,皆契交也。其状若密递消息者,俄皆去,主人亦命驾递出,至黄昏乃归。车殆马烦,不胜困惫。俄前二官又至,灯下或附耳或点头,或摇手或蹙眉或拊...
  • 游武彝山日记》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二月二十一日(公元1616年),这是徐霞客游芜山后入闽游的时间 出崇安南门,觅舟。西北一溪自分水关,东北一溪自温岭关,合注于县南,通郡省而入海。顺流三十里,见溪边一峰横欹,一峰独耸。...
  • 故相索命》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柏静涛中堂以戊午科场案伏法。其咎只在失察,予以褫革,巳觉情罪相当。若军台效力,则重矣。乃肃顺等用意在修怨以立威,必杀之而后快。天下颇谓用法过当,甚有为之呼冤者。肃顺将败之...
  • 右旋白螺》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右旋白螺,乾隆年间西藏班禅额尔德尼所进也。凡螺皆左旋,而此螺纹独右旋,谓为定风之宝。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之变,福文襄王以陕甘总督奉命为将军,赴台湾征剿,特颁给右旋白螺。携以渡...
  • 招安》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郁离子曰:“劝天下之作乱者,其招安之说乎。非士师而杀人,谓之贼;非其财而取诸人,谓之盗。盗贼之诛,于法无宥。秦以苛政罔民,汉王人关尽除之,而约三章焉:杀人、伤人及盗而已。秦...
  • 养气》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昔王充著述,制《养气》之篇,验己而作,岂虚造哉!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心虑言辞,神之用也。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此性情之数也。  夫三皇辞质,心绝于道华;帝世始...
  • 泥鬼》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余乡唐太史济武,数岁时,有表亲某相携戏寺中。太史童年磊落,胆即最豪,见庑中泥鬼睁琉璃眼,甚光而巨,爱之,阴以指抉取,怀之而归。既抵家,某暴病不语;移时忽起,厉声曰:“何故掘吾睛!&rd...
  • 第四十九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时军师吴用启烦戴宗道:“贤弟可与我回山寨去取铁面孔目裴宣,圣手书生萧让,通臂猿候健,玉臂匠金大监。可教此四人带了如此行头连夜下山来。我自有用他处。”戴宗...
  • 待诏》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术业部 - - 待诏 一待诏初学剃头,每刀伤一处,则以一指掩之。已而,伤多,不胜其掩。乃曰:“原来剃头甚难,须得千手观音来才好。” 取耳 一待诏为人看耳,其人痛极。问曰:“左...
  • 方有开、许及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方有开 点绛唇(钓台) 七里滩边,江光漠漠山如戟。渔舟一叶。径入寒烟碧。 笑我尘劳,羞对双台石。身如织。年年行役。鱼鸟浑相识。 满江红(约台) 跳出红尘,都不愿、是非荣辱。垂钓处...
  • 晋纪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36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二十四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己巳,公元369年)   [1]春,三月,大司马温 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江 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在北府,温 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
  • 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户部主事。张居正寝疾,朝士群祷,南星与顾宪成、姜士昌戒弗往。居正殁,调吏部考功。引疾归。   起历文选员外...
  • 赵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赵葵,字南仲,京湖制置使赵方的儿子。刚出生的时候,有人梦见南岳神降临在他的家里。赵方在襄阳,命令赵葵专门督查饮食供养的事情。与哥哥赵范都有志于事业和功绩,赵方由此器重他,聘...
  • 徐禧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宁人。年青时有志向,博览群书周游各地,以求知古今事变、风俗利弊,不事科举。熙宁初年,王安石颁行新法,徐禧写《治策》二十四篇进献,当时吕惠卿管领修撰经义局,徐禧...
  • 康君立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康君立,蔚州兴唐人,世代为边地豪强。乾符年中,任云州牙校,事奉防御使段文楚。这时有大群强盗出没在黄河以南,天下将乱,代北仍然每年有饥荒,各部豪杰都有聚众起事,建立功业之心。碰上...
  • 班梁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班超、班勇、梁慬) ◆班超传,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可是他孝顺恭谨,居家操持勤苦,不以劳苦受辱为耻。他广阅书传,很有口才。 永...
  • 霍光金日磾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陽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陽侯家,与侍者卫少皃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皃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
  • 杜牧的诗有哪些》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二十二 卷522_1 《扬州三首》杜牧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络擎...
  • 刘禹锡作品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六十四 卷364_1 《荆州歌二首》刘禹锡 渚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 可怜踏青伴,乘暖着轻衣。 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 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 卷364_2 《纪南歌》刘禹锡 ...
  •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王不留行 释名 禁宫花、剪金花、金盏银台。 气味 (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2、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