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魏书 > 50章 > 陆睿传

魏书

《魏书》50章陆睿传

《魏书》是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齐魏收。该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

《魏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陆睿传

书籍:魏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陆睿,字思弼。他的母亲张氏,字黄龙,本来是恭宗的宫人,恭宗把她赐给陆丽,生下了陆睿,陆丽死时,陆睿才十多岁,便袭承其父的爵位为抚军大将军、平原王。陆睿性情沉静文雅,虚心好学,礼贤下士。年龄还未满二十,时人就以宰辅之才来称许他。陆睿娶了东徐州刺史博陵人崔鉴之女为妻,崔鉴对他所亲信的人说:“平原王才能和气度都不错,就是他的姓名特别显得重复。”因为当时高祖还没有更改他的姓氏。陆睿完婚以后从徐州回来,路经邺城,遇见了李彪,对他十分敬重和喜爱,就同他一道到京师,以他作为门客,送给他衣服马匹和僮仆,待他非常优厚。后陆睿为北征都督,任北部长,转任尚书,加授散骑常侍之职。
太和八年(484)正月,陆睿与陇西公元琛一道持节为东西二道大使,惩恶扬善,名声闻于京师。同年五月,皇帝诏令赐给陆睿夏服一件。后来高祖任陆睿为北征都督,率兵攻击蠕蠕,大破蠕蠕军。陆睿又迁任侍中、都曹尚书。当时蠕蠕部又来侵犯边塞,高祖令陆睿率骑兵五千人前往征讨,蠕蠕人闻风逃走,陆睿追击敌军到大沙漠,生擒其酋帅赤河突等数百人而还。朝廷加授他为散骑常侍,迁任尚书左仆射,兼北部尚书。
太和十六年(492),高祖下诏将贵族的爵位普遍下调一级,因为陆睿的父亲陆丽在前朝功勋卓著,封赐陆睿为巨鹿郡开国公,食邑三百户。不久又授任他为使持节、镇北大将军,与陽平王元颐一道任都督,都督领军将军斛律桓等北征三路诸军事,以步骑兵十万征讨蠕蠕。高祖给陆睿以下诸将分别赐予衣物布帛。高祖亲自来到城北,训誓军中各将帅。又授任陆睿为尚书令、卫将军。陆睿大破蠕蠕而还。不久,陆睿因为母亲病故服丧而解除了官职。高祖准备对南方进行征伐,又起用陆睿恢复原有官职,改授为征北将军。陆睿坚决辞让,请求继续居丧以尽母子之情和孝敬之礼。皇帝下诏说:“陆睿还怀有丧母之痛,以致违背旨意,如今就要大兴兵甲,为何一定要推辞而穷尽私愿。加授其兼任卫尉,可让有关部门,迅速做好他的开导工作。”后来任命陆睿为使持节、都督恒肆朔三州诸军事、本将军、恒州刺史,兼任尚书令。高祖大考文武百官,扣除陆睿尚书令俸禄一年。
太和十九年(495),陆睿给高祖上表说:“臣听说先于天时行事不能违背天道法则,后于天时行事则应顺应时势的规律。如今萧鸾盗取名义,窃据江南,恶贯满盈,天与人都抛弃他。攻取昏乱之人,实在于今日。愚以为长江浩荡,是他巨大的屏障,可以用德威招抚,难以用武力征服。加以南方多雾,暑气蒸人,军队度过夏季,必然多得疾病。而且我朝迁都伊始,百事方兴,朝廷台省没有议政的馆所,府寺没有听政的地方,百官居住之处,无异于旅途驿站,婬雨烈日之下,自然会染上疫病。况且征兵与徭役并举,圣明之君也感困难。现在甲胄之士,在外攻击仇寇;文弱之夫,在内大兴土木;运输和供应的费用,一日耗费千金。驱使疲惫的军队,讨伐坚城中的虏寇,将凭什么去取胜呢?陛下去冬举兵,正是想耀武于江汉,示威于衡湘,经春近夏,理应解除兵甲。希望陛下卷旗休兵,为持久之计;建成新都,是重本之固。圣上心中应有内患的忧虑,万民停歇大兴土木的劳役,整饬中国的礼制,实施教化于洛浦。然后精选有勇有谋的将领,任用威猛刚强的雄才,南取荆湘,占其要府,那么梁秦以西就会见机而自然降服;安抚振威,回师东向,那么义陽以东就会闻声归附朝廷。然后布施仁德的教化以治理近地,广播深厚的恩德以安抚边远,凡事所在都有情理,谁能不考虑奋进!又派有德望的人效其余力,顺流而下,势不可挡,区区闽瓯之地,敢不稽首归附!难道定要在今年,去争逐尺寸之地。惟愿陛下回思近来的敕令,纳降而还,不使圣上屈体而行,久冒炎热酷暑。”高祖听从了陆睿的意见。陆睿上表请皇帝回到代都,亲自参加太师冯熙的葬礼,因此获罪被削夺了都督三州诸军事之职。不久又被授任为都督恒朔二州诸军事,进号为征北大将军。因为他曾呈奉顺从迁都的表章,加赐食邑四百户。
当时穆泰任定州刺史,自陈身患疾病,地气温湿病情就加重,请求调任恒州刺史,高祖准许其请求。于是就任陆睿为散骑常侍、定州刺史,保留其将军之职。陆睿还没有动身,就与穆泰等人共同密谋叛逆。事发之后陆睿被赐死于监狱里,免受刀斧屠戮,他的妻子儿女被迁徙到辽西郡为平民。高祖下诏给仆射李冲、领军于烈说:“陆睿、元丕,早先蒙受朝廷宠禄,位极人臣。自从他们与你等同受特殊的诏令,朕许诺其以不死之旨,是考虑要使上下相互信任,以保全君臣大义。朕与卿等常常不记短处捐弃微瑕,务求相互包容。不料陆睿无君之心太甚,以至于得到这种下场!他竟然与穆泰勾结,屡次图谋反叛。由于朕迁都洛陽,朝廷内有人不同意,打算推举诸王,谋议迎接太子元恂,像这样的论调,绝不止一次。开始想推举已故的南安王,其次推举陽平王,他不肯从,就想逼迫乐陵王。他们诽谤朝廷,往来书信昭然若揭。迁都之事已经告成,陆睿认为洛都美好旺盛,劝说稍加宽缓,在此之后,两人的构逆之心又强烈了。但仍然十分隐蔽而不为人知。幸赖陽平王忠贞奋发,获知穆泰谋逆的消息,立即驰马来奏,才得以使王使纠发隐匿,恒岳不染尘埃。就凭陆睿的罪行,应当满门伏诛。朕细细追寻先前的旨意,没有将他满门抄斩。其反逆之志不改,自己背弃而赴幽冥,违背誓言责任在他,与朕毫无关涉。其心怀叛逆之志,与别的罪行不同,虽想宽恕,终究无可奈何。然而想到朕曾允许他享有有罪免死的特权,加之后来他对谋反颇有异议,所以允许他在狱中自尽,免遭刀斧屠戮,他的子孙,将永世为人所不齿。元丕的二子一弟,为叛贼之首,其父无人明确证明其有罪,情理尚为可察。但他们由于没有鲜明的态度,隐瞒实情而不予穷究,按连坐之法理应处死,今特为宽恕免其死而贬为庶人。朕本来期望他们有始有终,但他们却自暴自弃。你等之间,忽见今日之事,违心悖理,是何等可悲。故此对你等另有所示,想必不至于惊奇吧。谋反者之外,皎洁如同白日。”
李冲、于烈上表说:“臣等遭逢幸运之际,一生幸遇昌明之时。才识不能尽其所用,而坐列高官;功无汗马之劳,而蒙受封赏。所得的宠幸,自古无与伦比;圣上所予莫大之恩,虽万死而不能酬报。但陆睿、元丕见识乖张有如犬马,忘恩负义如同枭獍,密谋接引童稚,策划此次叛逆,违背天常,罪该万死。陆睿心怀叵测,不断制造陰谋,游说外戚蕃王,妄图篡夺朝政。虽然目睹朝廷兴旺,未曾对他怀有疑惑,而他何曾有片言披露其心志,究其内心与言行,实是叛贼之首。元丕之二子,多年跟从邪恶之人,交替在四处煽动,妄图侵扰并、夏,元丕观测此种情状,不能说他一无所知。即使圣上心慈予以宽宥,保留其生命,难道他对得起天地!对得起神明!效诚尽节,是臣下的本分;刑罚无私,是皇上的常法。况且他蒙受莫大之恩,被奖以忠贞之义,却又违天背道,包藏奸逆,求情推理,罪当诛杀。但圣上仁慈宽恕,再次予以恩免,保留陆睿三断之骸,还给元丕已绝之魂,再三实行宽宥,实在有亏于宪典。圣上还要伸展上天的恩眷,下诏念及昔日之事。不以臣等背负余党之名,特垂圣明的诏令,重申君臣齐信之恩,再次晓喻皎日之旨,伏读明诏深感悲惭,谨向陛下表明深切的惭愧警惕之心。”

陆睿传相关文章

  • 解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解姓氏祖宗:良解姓氏起源:1、以采食之地为姓。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有儿子良,良生活采食 于解,所以称为良解。他的子孙后代于是以良的采食之地作为姓氏, 成为良氏。2、来源于古...
  • 致九弟·战事宜自具奏》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沅弟左右:  专丁送信,具悉一切,所应复者,仍条列如左:一、折稿皆轩爽条畅,尽可去得。余平日好读东坡上神宗皇帝书,亦取其轩爽条畅,弟可常常取阅,多阅数十遍,自然益我神智。譬如饮食,但...
  • 滇游日记四》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戊寅(公元1638年)九月初一日雨达旦不休。起观两界山,已出峡口,碧峒在西南山下,其北山冈上即红板桥,为贵州界。  复去黔而入滇,高枕一宵矣。就火炊饭欲行,主人言:“此去黄泥河二十...
  • 开春论》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论 - - 【开春】  一曰:开春始雷,则蛰虫动矣。时雨降,则草木育矣。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
  • 论畋猎》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下卷 - - 秘书监虞世南以太宗颇好畋猎,上疏谏曰:“臣闻秋狝冬狩,盖惟恒典;射隼从禽,备乎前诰。伏惟陛下因听览之余辰,顺天道以杀伐,将欲摧班碎掌,亲御皮轩,穷猛兽之窟穴,尽逸材于林薮。夷...
  • 闲适》原文翻译 - - 《菜根谭》原文 - -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
  • 鬼妻》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泰安聂鹏云,与妻某,鱼水甚谐。妻遘疾卒,聂坐卧悲思,忽忽若失。一夕独坐,妻忽排扉入,聂惊问:“何来?”笑云:“妾已鬼矣。感君悼念,哀白地下主者,聊与作幽会。”聂喜...
  • 礼器》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
  • 富贵定要依本分,贫穷不必再思量》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二卷 - - 富贵定要依本分,贫穷不必再思量。 【解释】富贵后一定要安分守己,贫穷时不要产生非分之想。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解释】画中之水空有滔天波浪,却听不见风声阵...
  • 李益卢纶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李益、卢纶、皆唐大历十才子之杰者。纶于益为内兄,尝秋夜同宿,益赠纶诗曰:“世故中年别,余生此会同。却将愁与病,独对朗陵翁。”纶和曰:“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
  • 晁补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晁补之 水龙吟(别吴兴至松江作) 水晶宫绕千家,卞山倒影双溪里。白苹洲渚,诗成春晚,当年此地。行遍瑶台,弄英携手,月婵娟际。算多情小杜,风流未睹,空肠断、枝间子。 一似君恩赐与,贺家...
  • 章惇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人,父亲章俞时迁到苏州。章俞官至职方郎中,辞官,因章惇的显贵,历官银青光禄大夫,八十九岁时去世。   章惇豪爽俊秀,博学善文。考中进士后,以名字在他侄子章...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下 奸臣下》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卢杞,字子良。父弈,见《忠义传》。杞有口才,体陋甚,鬼貌蓝色,不耻恶衣菲食,人未悟其不情,咸谓有祖风节。藉廕为清道率府兵曹参军,仆固怀恩辟朔方府掌书记,病免。补鸿胪丞,出为忠州刺史...
  •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崔琰传、毛玠传、徐奕传、邢颙传、鲍勋传、何夔传、司马芝传) 崔琰传,崔琰字季皀,清河郡东武城县人。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喜好击剑,热衷于武功。二十三岁时,乡里按规定将他转...
  • 五行四》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地震 山崩 地陷 大风拔树 螟 牛疫 《五行传》曰“治宫室,饰台榭,内婬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谓土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思心不容,是谓不圣。厥咎霿,厥罚...
  • 杜甫的古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二十三 卷223_1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杜甫 漾舟千山内,日入泊枉渚。 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 石根青枫林,猿鸟聚俦侣。 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 中夜怀友朋...
  • 韦应物的诗集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九十四 卷194_1 《长安道》韦应物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 晨霞出没弄丹阙, 春雨依微自甘泉。 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 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巴豆 释名 名巴菽、刚子、老阳子。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一切积滞。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 2、宿食...
  •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介部 - - 石决明 释名 九孔螺。壳名千里光。 气味 (壳)咸、平、无毒。 主治 1、畏光。用石决明、黄菊花、甘草各一钱,水煎,冷后服。 2、痘后目翳。用石决明火煅过,研为末,加谷精草等分,...
  • 蚱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蚱蝉 释名 调、齐女。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1、百日发惊。用蚱蝉( 去翅足,炙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2、破伤风病(角弓反张)。用秋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