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本草纲目 > 草部 >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 《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书籍:本草纲目章节:草部更新时间:2017-02-24
麻黄
释名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
1、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黄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洗澡,然后食粥,汗出即愈。
2、伤寒黄疸。用麻黄一把,去节,棉裹,加酒五升,煮至半升,一次服完,微汗见效。此方名“麻黄醇酒汤”。
3、黄肿、脉沉、小便不利。用麻黄四两,加水五升煮,去沫,再加甘草二两,煮成三升。每服一升。盖厚被让出汗。不汗,须再次服药。注意避风寒。此方名“甘草麻黄汤”。
4、风痹冷痛。用麻黄(去根)五两、桂心二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热酒调下,汗出见效。注意避风。
5、产后腹痛,血下不止。用麻黄去节,研成末。每服一匙,一日二、三服,血下尽即上。
6、心下悸病(按:即心胆怯惧,胸部不快)。用半夏、麻黄,等分为末,加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水送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半夏麻黄丸”。
7、中风。用麻黄(去根)在慢火上煎熬,逐步加水,最后熬成膏,收存备用。每服一、二匙,热汤送下。
8、盗汗、阴汗。用麻黄根、牡蛎粉,共研为末,扑身上。又方:麻黄根、椒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外用麻黄根、旧蒲扇,共研为末,扑身上。
9、诸虚自汗(夜卧更甚,久则枯瘦)。用黄芪、麻黄根各一两,加牡蛎(淘米水浸洗后煅过)一起制成散剂。每服五钱,以水二碗,小麦百粒煎服。
10、阴囊湿疮。用麻黄根、石硫磺各一两,米粉一合,共研为末,涂敷患处。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 施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施姓氏祖宗:施父姓氏起源:1、上古夏朝时,有个诸侯国叫施国(在今湖北恩施县境),国亡以后,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施;2、古代春秋时,鲁国有个大夫叫施父,他的后代便以施为...
  • 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十四日胡二等归,我弟初七夜信,具悉一切,初五日城贼猛扑,凭壕对击,坚忍不出,最为合拍。凡扑人之壕,扑人之墙,朴者客也,应者,主也,我若越壕而应之,则是反主为客,所谓致人于...
  • 禀父母·取借款须专人去》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大人万福金安。男于五月中旬,染瘟症,服药即效,已痊愈矣,而余热未尽,近日头上生癣,身上生热毒,每日服银花甘草等药,医云:“内热未故,宜发不宜遏抑,身上之毒,至秋...
  • 鬼魅报恩》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及孺爱先生言,其仆自邻村饮酒归,醉卧于路,醒则草露沾衣,月向午矣。欠伸之顷,见一人瑟缩立树后,呼问为谁,曰:君勿怖,身乃鬼也,此间群鬼喜嬲醉人,来为君防守耳。问素昧生平,何以见护。曰:君...
  • 离娄章句上·第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曹操大破吕布于定陶,布乃收集败残军马于海滨,众将皆来会集,欲再与曹操决战,陈宫曰:“今曹兵势大,未可与争。先寻取安身之地,那时再来未迟。”布曰:“吾欲再投袁...
  • 李芸子、张韫、游子西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李芸子 木兰花慢(秋意) 占西风早处,一番雨,一番秋。记国园斜阳,去年今日,落叶林幽。悲歌几回激烈,寄疏狂、酒令与诗筹。遗恨清商易改,多情紫燕难留。 嗟休。触绪茧丝抽。旧事续何由...
  • 王琪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王琪 定风波 把酒花前欲问天。春来秋去苦茫然。风雨满枝花满地。何事。却教纤草占流年。 试把钿筝重促柱。无绪。酒阑清泪滴朱弦。赖有玉人相顾好。轻笑。却疑春色在婵娟。 ...
  • 幼卿、蒋氏女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幼卿 浪淘沙(并序) 幼卿少与表兄同研席,雅有文字之好。未笄,兄欲缔姻。父兄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弁。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
  • 方岳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方岳 满江红(乙巳生日) 说与梅花,且莫道、今年无雪。君不见、秋崖鬓底,茎茎骚屑。笔砚只催人老大,湖山不了诗愁绝。问__、何事下矶来,抛云月。 重省起,西山笏。终负却,东山屐。把草堂...
  • 定公·定公九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九年春王正月。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得宝玉、大弓。六月,葬郑献公。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秦伯卒。冬,葬秦哀公。   【传】九年春,宋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
  • 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早孤,随母适罗氏,已而复宗。贫甚。力学,授徒自给。多游湖、湘间,馆江夏最久。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
  • 卷八十九·列传第二十七》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苏保衡,字宗尹,云中天成人。父京,辽进士,为西京留守。宗翰兵至西京,京出降。久之,京病笃,以保衡属宗翰。京死,宗翰荐之于朝。赐进士出身,补太子洗马,调解州军事判官。左监军撒离喝驻军...
  • 杜衍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父亲杜遂良,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杜衍束发苦志厉操,尤其酷爱读书。考中进士甲科,补扬州观察推官,改任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平遥县。朝廷使者推荐他,任晋州通...
  • 李周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李周,字通理,邢州内丘人,是唐潞州节度使李抱真的后代。曾祖父李融、祖父李毅、父亲李矩,都不曾入仕做官。李周十六岁时,担任内丘捕贼将,以豪侠仗义自诩。当时河朔群盗充斥,南北交 ...
  • 薛胄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薛胄字绍玄,河东汾陰人。 父亲薛端,北周蔡州刺史。 薛胄小时就很聪明,每读一些奇书,就通晓其中的意思。 他常常感叹那些作注的人没有领会前人书中蕴含的深义,就用自己的理...
  • 范绍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范绍,字始孙,敦煌龙勒人。少年聪敏。年十二,父命学习 ,师从崔光。因父亲去世废弃学业,母亲又告诫他说:“你父亲去世那天,令你远就崔生,希望你有所成就。而今已过丧期,你应遵照父...
  • 上注表》原文翻译 - - 《三国志》100章 - - (三国志原文) 臣松之言:臣闻智周则万理自宾,鉴远则物无遗照。虽尽性穷微,深不可识,至於绪馀所寄,则必接乎粗迹。是以体备之量,犹曰好察迩言。畜德之厚,在於多识往行。伏惟陛下道该渊...
  • 第八十一》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痈疽第八十一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
  • 王珪、陈叔达、杜淹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全唐诗卷三十   卷30_1 「咏汉高祖」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