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50章 > 明帝纪

晋书

《晋书》50章明帝纪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明帝纪

书籍:晋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明皇帝名绍,字道畿,是元帝的长子。幼年聪明,受到元帝特殊的宠爱。年方数岁时,元帝闲坐,将他放置在膝前,正遇长安使者来,因问明帝说:“你说日与长安哪个远?”明帝回答说:“长安近,不曾听说过人从日边来,由此可以知道了。”元帝觉得奇异。第二天,群臣宴会时又问他这个问题,回答说:“日近。”元帝脸色一变说:“怎么和昨天说的不同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就望见日,但却望不见长安。”由此元帝更觉得他是个奇童。
建兴初年(313),拜为东中郎将,镇守广陵。元帝为晋王,立为晋王太子。元帝即皇帝位,立为皇太子。性情极孝顺,有文才武略,敬贤爱客,喜好文章辞藻,当时的名臣,从王导、庾亮到温峤、桓彝、阮放等,都被亲近看重。曾经与大臣们辩论圣人真假之意,王导等人的意见也不能使明帝屈从。又好习武艺,善于安抚将士。当时江东人才济济,远近都归心于明帝。王敦之乱时,王室六军溃败,明帝欲率将士与叛军决战,登上车子将要出发,中庶子温峤坚决谏阻,抽剑斩断马套绳,这才作罢。王敦平素认为明帝神武有明略,为朝野人氏所钦佩信赖,打算用不孝的罪名废黜他。于是大会百官,当众问温峤:“皇太子有什么功德值得称道?”声色俱厉,定要使温峤说出废太子的话。温峤回答说:“探讨高深的治国之道,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不是见识短浅的人所能认识的。从礼的角度看,这就是孝。”大臣们都认为温峤的意见是正确的,王敦的陰谋遂被阻止。永昌元年(322)闰月初十,元帝死。十一日,太子即皇帝位,实行大赦,尊生母荀氏为建安郡君。
太宁元年(323)春正月十五日,黄雾弥漫,京师发生火灾。李雄使其将李骧、任回侵扰台登,将军司马玖战死。越。。太守李钊、汉嘉太守王载反叛,献郡投降李骧。
二月,将元帝安葬在建平陵,明帝徒步赤脚来到陵所。以特进华恒为骠骑将军、都督石头城水陆军事。十七日,黄雾弥漫。十八日,降霜。二十四日,又降霜,冻坏谷苗。
三月初一,改年号,在殿前会见大臣,停止飨宴之礼,乐器悬而不奏。初九,又降霜,冻死春草。饶安、东光、安陵三县发生大火,烧毁七千余家,烧死一万五千人。石勒攻陷下邳,徐州刺史卞敦退守盱眙。王敦献皇帝信玺一枚。王敦陰谋篡位,暗示朝廷将自己召回京师,明帝亲手写诏书召王敦。
夏四月,王敦率军驻扎在于湖,让司空王导转为司徒,自己兼扬州牧。巴东监军柳纯被王敦杀害。以尚书陈纁为都督幽平二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五月,京师发大水。李骧等侵犯宁州,宁州刺史王逊派遣部将姚岳在堂狼迎战,大破李骧军。梁硕攻陷交州,交州刺史王谅战死。
六月初六,立庾氏为皇后。平南将军陶侃派遣参军高宝攻梁硕,斩了梁硕,首级传到京师。陶侃进位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秋七月初一,雷击太极殿柱。本月,刘曜在陇城攻击陈安并把他消灭。
八月,以安北将军郗鉴为尚书令。石勒部将石季龙攻陷青州,刺史曹嶷被害。
冬十一月,王敦以其兄征南大将军王含为征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因军队缺粮,向刺史以下地方官征调粮米。
二年春正月初五,明帝临朝,停止飨宴之礼,乐器悬而不奏。初八,赦免五年以下的罪犯。玩妖术的人李脱编造妖书迷惑群众,被斩于建康街市。石勒部将侵犯兖州,刺史刘遐从彭城退守泗口。
三月,刘曜部将康平侵犯魏兴,到达南陽。
夏五月,王敦假借皇帝诏命,将其子王应拜为武卫将军,其兄王含拜为骠骑大将军。明帝所亲信的常从督公乘雄、冉曾都被王敦杀害。
六月,王敦将举兵向京师进发,明帝暗地探得这个消息,于是骑着巴滇骏马微服出行,到王敦驻地于湖,暗地观察王敦营垒,然后离开。有个士兵怀疑明帝不是平常人。这天王敦白天睡觉,梦见太陽绕其城,受惊而起,说:“这必定是黄胡须的鲜卑奴来了。”明帝的母亲荀氏是燕代人,明帝状貌类似外族人,胡须黄色,所以王敦这样说。于是王敦派五个骑兵去寻找追赶明帝。明帝也策马奔驰而去,马拉粪时,就浇上冷水。遇到旅舍卖饭的老妇,送给她一把七宝鞭,对她说:“后面有骑兵来,可把此鞭给他们看。”过了片刻,追骑来到旅舍,问老妇,老妇说:“人已经走远了。”并把七宝鞭拿出来给他们看。五个士兵传递着玩赏,停留了很久。又见马粪是冷的,认为确实已走远了,便停止追赶。明帝因此得以脱身。
二十七日,司徒王导加大都督、假节,领扬州刺史,以丹杨尹温峤为中垒将军,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城,以光录勋应詹为护军将军、假节,督朱雀桥南诸军事,以尚书郗鉴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以中书监庾亮领左卫将军,以尚书卞壶行中军将军。征召平北将军、徐州刺史王邃,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祖约,北中郎将、兖州刺史刘遐,奋武将军、临淮太守苏峻,奋威将军、广陵太守陶瞻等还朝护卫京师。明帝驻于中堂。
秋七月初一,王敦派遣其兄王含及钱凤、周抚、邓岳等率水陆五万人马,到达南岸。温峤移军屯水北,烧毁朱雀桥以挫其锋。明帝亲率六军,驻扎在南皇堂。初二夜晚,招募壮士,派遣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左卫参军陈嵩、钟寅等甲士千人渡水,趁叛军扎营未毕时进行突袭。黎明,在越城接战,大破贼军,斩贼军前锋将何康。王敦气愤而死。前任宗正虞潭在会稽兴义师反王敦。沈充率万余人与王含等会合,初九,在陵口筑垒。十六日,刘遐、苏峻等率精兵一万人到达京师,明帝连夜接见慰劳他们,赏赐将士各有差等。义兴人周蹇杀了王敦所任命的太守刘芳,平西将军祖约将王敦任命的淮南太守任台驱逐出寿春。二十四日,贼军渡水来攻,护军将军应詹率领建威将军赵胤等拒战,未能取胜。贼军到达宣陽门,北中郎将刘遐、苏峻等从南塘横向截击,大破贼军。刘遐又在青溪击破沈充。二十五日,贼军烧毁营垒连夜逃走。
二十六日,明帝回宫,实行大赦,惟不赦王敦党徒。于是分别派遣诸将追剿王敦党羽残余势力,将其全部平息。封司徒王导为始兴郡公,食邑三千户,赐绢九千匹;丹杨尹温峤为建宁县公,尚书卞壶为建兴县公,中书监庾亮为永昌县公,北中郎将刘遐为泉陵县公,奋武将军苏峻为邵陵县公,食邑各一千八百户,绢各五千四百匹;尚书令郗鉴为高平县侯,护军将军应詹为观陽县侯,食邑各一千六百户,绢各四千八百匹;建威将军赵胤为湘南县侯,右将军卞敦为益陽县侯,食邑各一千六百户,绢各三千二百匹。其余将士封赏各有差等。
冬十月,以司徒王导为太保,兼领司徒,太宰、西陽王司马。。兼领太尉,应詹为平南将军、都督江州都军事、江州刺史,刘遐为监淮北诸军事、徐州刺史,庾亮为护军将军。下诏申明,对王敦叛乱的胁从者一律不再追究。此时,石勒部将石生屯驻洛陽,豫州刺史祖约退保寿陽。
十二月十五日,明帝拜谒元帝建平陵,举行两周年的大祥之礼。梁水太守爨亮、益州太守李襲占据兴古反叛,投降李雄。沈充故将顾。。在武康谋反,攻掠焚烧城邑,被当地州县派兵讨平斩杀。
三年春二月戊辰,恢复灭三族的刑法,只是不涉及妇女。
三月,幽州刺史段末波死,以其弟段牙嗣位。初二,立皇子司马衍为皇太子,实行大赦,增文武官位二等,让天下百姓饮宴三日,鳏寡孤独者每人赐帛二匹。二十七日,征召处士临海人任旭、会稽人虞喜为博士。
夏四月,下诏说:“国家大事初定,应该改革维新,现令太宰司徒以下大臣,到议政厅参议政事,各方面的继承和改革,务求完全适中。”又下诏说:“接受正直之言,引拔贞亮之士,想来群贤是理解我这种胸怀的。我有违章背理的言行,你们就加以纠正,尧与舜是互为君臣的。我虽虚弱昏暗,然而还不会拒绝逆耳之言。稷契这样的重任,就由诸君担当了。希望与大家共勉。”初四,下冰雹。石勒部将石良侵犯兖州,刺史檀斌贝奋力迎战,阵亡。将军李矩等因军队溃散而回京都,石勒全部攻占司、兖、豫三州之地。
五月,以征南大将军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王舒为安南将军、都督广州诸军事、广州刺史。
六月,石勒部将石季龙在新安攻击刘曜部将刘岳,攻陷新安城。以广州刺史王舒为都督湘州诸军事、湘州刺史,湘州刺史刘岂页为平越中郎将,都督广州诸军事、广州刺史。大旱,从正月到六月未下雨。
秋七月初七,以尚书令郗鉴为车骑将军、都督青兖二州诸军事、假节、镇守广陵,领军将军卞壶为尚书令。下诏说:“封赐前朝贤王的后代,是历代在位者所重视的;兴灭国,继绝世,是治国行道首先应该考虑的。宗室贤王在大晋受命之际有功勋者,开国功臣,大德名贤,与创业三祖共谋大事,并立国封土誓同山河者,今皆废绝,祭祀无人,使人甚为伤怀。主持此事者应详细议论那些应该立后嗣的人上报。”又下诏说:“在京郊祭祀天地,是帝王的大事。自晋中兴以来,只举行南郊祭礼,未曾祭北郊,古代四时五郊之祀都未曾恢复,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在祀典中有记载应该按等级望祭者,都废弃而未曾举行。主持此事的人可以依照旧典详细提出处理意见。”
八月,下诏说:“昔日周武王灭商,封比干之墓;汉高祖过赵,录用乐毅之后,显耀以往的贤者,可以激励将来的人。孙吴时将相名贤的后代,有能继承先祖家训,忠孝仁义,修身养性,不为时人所知者,州郡中正官尽快报名单来,不要有遗漏。”
闰月,以尚书左仆射荀崧为光禄大夫、录尚书事,尚书邓攸为尚书左仆射。十九日,明帝健康状况不佳,召太宰、西陽王司马。。,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杨尹温峤,一起接受遗诏,辅助太子。二十四日,下诏说:“自古至今人人有死,圣贤也不例外,寿命长短,仕途穷达,最后都归一死,死又何足痛惜呢!朕卧病已久,常忧虑会忽然而逝。念及祖宗大业,未能构建完备,大耻未雪,百姓涂炭,所以心中慷慨难平。去世之日,以时服入殓,遵守以前制度,务从简约,烦劳众人,崇尚虚饰的事都不要做。太子衍年幼体弱,负国家重任,当赖诸位忠臣贤士,训导使之成器。昔日周公匡辅成王,霍光拥育昭帝,大义载于前代典籍,功德为两朝之冠,这不是宗室大臣应行之道吗?诸位公卿,都是当今德高望重之人,应敬听遗命,肩负所托重任,同心协力,为王室谋划。各地征镇将领,刺史太守,都是捍卫皇家的长城,在外操持军务,虽事有内外之分,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没有在外从军的人,谁来保护百姓的平安生活!内外之职譬如唇齿相依,表里互用。应协力同心,如符契相合,思美中之美,以成就大事为目的。百官卿士,皆归总听于宰相,共同保护幼主,渡过艰难时刻,长令祖宗之灵,安宁于九天之上,则朕死后于黄泉下也无遗憾了。”
二十五日,明帝在东堂去世,终年二十七岁,葬在武平陵,庙号肃祖。明帝聪明敏捷能随机断事,尤其精通物理。在位期间兵乱连年,饥荒不断,死于饥荒战乱瘟疫者过人口之半,国家空虚社会凋敝十分严重,国事极端艰难。又值王敦挟兵威而震慑人主,将欲窃夺神器。明帝虚与周旋,养成其恶,以弱制强,潜心谋划,当机独断,肃清大凶。又调整荆、湘等四州将领,以分散长江上游地方势力,拨乱反正,加强根本而削弱枝叶,虽在位短暂,对安定国家大局,影响是深远的。

明帝纪相关文章

  • 李太白梦笔生花》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李太白梦笔生花,特睡乡幻景耳。福建陆路提督马负公书,性耽翰墨,稍暇即临池,一日所用巨笔悬架上,忽吐焰光长数尺,自毫端倒注于地,复逆卷而上,蓬蓬然,逾刻乃敛,署中弁卒皆见之,马公画为小...
  • 割瘿》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夷门之瘿人,头没于胛,而瘿代为之元。口、目、鼻、耳俱不能为用,郢封人怜而为之割之。人曰:“瘿不可割也。”弗听。卒割之,信宿而死。国人尤焉,辞曰:“吾知去其害耳,...
  •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 齐皇子独对委蛇》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公子庆父字仲,鲁庄公之庶兄,其同母弟名牙字叔,则庄公之庶弟。庄公之同母弟曰公子友,因手掌中生成一“友”字文,遂以为名,字季,谓之季友。虽则兄弟三人同为大夫,一来嫡...
  • 万章章句下·第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万章章句 - -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ldq...
  • 小毖》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艹幵}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 正月》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忧心惸惸,念我无禄。...
  • 君子于役》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 采蘋》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 大壮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雷天大壮)震上乾下《大壮》:利贞。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九二,贞吉。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六五,丧羊于易,无悔。上六...
  • 陈亚、夏竦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陈亚 生查子(药名寄章得象陈情) 朝廷数擢贤,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险难无移处。也知没药疗饥寒,食薄何相误。大幅纸连粘,甘草归田赋。 生查子(药名闺情)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
  • 何大圭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何大圭 小重山(惜别) 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风动酒鳞红。歌声咽,相见几时重。 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水调歌头...
  • 宋纪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甲子、424)》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宋纪二宋文帝元嘉元年(甲子,公元424年)   [1]春,正月,魏改元始光。   [1]春季,正月,北魏改年号为始光。   [2]丙寅,魏安定殇王弥卒。   [2]丙寅(初四),北魏安定殇王拓...
  • 李庭芝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李庭芝,字祥甫。他的祖先是汴京人,十二代祖孙同堂而居,叫作“义门李氏”。后来迁徙到随州应山县。金国灭亡,襄江、汉水流域地区兵火战乱频仍,又迁徙到随州。特别以武艺...
  • 王厚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王厚字处道。小的时候即随父亲居于军中,因此对羌人的情况非常熟悉,累官至通直郎。元..年间,皇上决定放弃河、湟二地。王厚上疏极力劝阻,认为不能放弃,并且亲自到政事堂陈述,他的意...
  • 郑獬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小时就以才学闻名,诗词文章风格豪放、工整,同辈中没人能同他相比。考中进士第一名。任陈州通判,入京任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英宗...
  • 孔琳之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孔琳之,字叫彦琳,会稽山陰县人。曾祖孔群,是晋朝的御史中丞。祖父孔沈,是丞相掾。父亲孔貵,是光禄大夫。 孔琳之坚强正直有志向,少年时代喜爱文章,懂音律,能下棋,善于写一笔极妙的...
  • 步大汗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步大汗萨,太安狄那人氏。曾祖荣,仕魏历职金门、化正二郡太守。父居,龙骧将军、领民别将。正光末年,六镇造反,萨便携带家小往南避难,来到秀容,投靠了尔朱荣。后随尔朱荣进占洛陽,因军...
  • 刘毅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汉城陽景王刘章的后代。父亲刘喈,是丞相掾属。刘毅幼年孝顺父母,少年即有清刚之节。然而好品评人物,王公贵人看到他也有几分惧怕。侨居在平陽,太守杜恕请他...
  • 袁绍刘表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袁绍) ◆袁绍传,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陽人,司徒袁汤的孙子。袁绍的父亲袁成,做过五宫中郎将,身体强健,喜欢结交 ,从大将军梁冀起没有不和他要好的。 袁绍年轻时做过郎官,后被任命为濮陽...
  • 萧相国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因为通晓法令公平无枉而任沛县功曹掾。 高祖为平民百姓时,萧何多次以官吏身份保护高祖。 高祖作亭长时,萧何经常帮助他。 高祖以官吏身份到咸阳出差,同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