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聊斋志异 > 500篇 > 纫针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500篇纫针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聊斋志异》全书中数量最多。

《聊斋志异》章节目录: 《100篇》 《200篇》 《300篇》 《400篇》 《500篇

纫针

书籍:聊斋志异章节:500篇更新时间:2018-07-02
虞小思,东昌人。居积为业。妻夏,归宁返,见门外一妪,偕少女哭甚哀。夏诘之。妪挥泪相告。乃知其夫王心斋,亦宦裔也。家中落无衣食业,浼中保贷富室黄氏金作贾。中途遭寇,丧资,幸不死。至家,黄索偿,计子母不下三十金,实无可准抵。黄窥其女纫针美,将谋作妾。使中保质告之:如肯,可折债外,仍以廿金压券。王谋诸妻,妻泣曰:“我虽贫,固簪缨之胄。彼以执鞭发迹,何敢遂媵吾女!况纫针固自有婿,汝何得擅作主!”先是,同邑傅孝廉之子,与王投契,生男阿卯,与褓中论婚。后孝廉官于闽,年余而卒。妻子不能归,音耗俱绝。以故纫针十五尚未字也。妻言及此,王无词,但谋所以为计。妻曰:“不得已,其试谋诸两弟。”盖妻范氏,其祖曾任京职,两孙田产尚多也。次日妻携女归告两弟,两弟任其涕泪,并无一词肯为设处。范乃号啼而归。适逢夏诘,且诉且哭。
夏怜之;视其女绰约可爱,益为哀楚。遂邀入其家,款以酒食,慰之曰:“母子勿戚:妾当竭力。”范未遑谢,女已哭伏在地,益加惋惜。筹思曰:“虽有薄蓄,然三十金亦复大难。当典质相付。”母女拜谢。夏以三日为约。别后百计为之营谋,亦未敢告诸其夫。三日未满其数,又使人假诸其母。范母女已至,因以实告。又订次日。抵暮假金至,合裹并置床头。
至夜有盗穴壁以火入,夏觉,睨之,见一人臂跨短刀,状貌凶恶。大惧,不敢作声,伪为睡者。盗近箱,意将发扃。回顾,夏枕边有裹物,探身攫去,就灯解视;乃入腰橐,不复胠箧而去。夏乃起呼。家中唯一小婢,隔墙呼邻,邻人集而盗已远。夏乃对灯啜泣。见婢睡熟,乃引带自经于棂间。天曙婢觉,呼人解救,四肢冰冷。虞闻奔至,诘婢始得其由,惊涕营葬。时方夏,尸不僵,亦不腐。过七日乃殓之。
既葬。纫针潜出,哭于其墓。暴雨忽集,霹雳大作,发墓,纫针震死。虞闻奔验,则棺木已启,妻呻嘶其中,抱出之。见女尸,不知为谁。夏审视,始辨之。方相骇怪。未几范至,见女已死,哭曰:“固疑其在此,今果然矣!闻夫人自缢,日夜不绝声。今夜语我,欲哭于殡宫,我未之应也。”夏感其义,遂与夫言,即以所葬材穴葬之。范拜谢。虞负妻归,范亦归告其夫。
闻村北一人被雷击死于途,身有朱字云:“偷夏氏金贼。”俄闻邻妇哭声,乃知雷击者即其夫马大也。村人白于官,官拘妇械鞫,则范氏以夏之措金赎女,对人感泣,马大赌博无赖,闻之而盗心遂生也。官押妇搜赃,则止存二十数;又检马尸得四数。官判卖妇偿补责还虞。夏益喜,全金悉仍付范,俾偿债主。
葬女三日,夜大雷电以风,坟复发,女亦顿活。不归其家,往扣夏氏之门。夏惊起,隔扉问之。女曰:“夫人果生耶!我纫针耳。”夏骇为鬼,呼邻媪诘之,知其复活,喜内入室。女自言:“愿从夫人服役,不复归矣。”夏曰:“得无谓我损金为买婢耶?汝葬后,债已代偿,可勿见猜。”女益感泣,愿以母事。夏不允,女曰:“儿能操作,亦不坐食。”天明告范,范喜,急至。母女相见,哭失声。亦从女意,即以属夏。范去,夏强送女归。女啼思夏。王心斋自负女来,委诸门内而去。夏见惊问,始知其故,遂亦安之。女见虞至,急下拜,呼以父。虞固无子女,又见女依依怜人,颇以为欢。女纺绩缝纫,勤劳臻至。夏偶病剧,女昼夜给役。见夏不食亦不食;面上时有啼痕,向人曰:“母有万一,我誓不复生!”夏少瘳,始解颜为欢。夏闻流涕,曰:“我四十无子,但得生一女如纫针亦足矣。”夏从不育;逾年忽生一男,人以为行善之报。
居二年女益长。虞与王谋,不能坚守旧盟。王曰:“女在君家,婚姻惟君所命。”女十七,惠美无双。此言出,问名者趾错于门,夫妻为拣富室。黄某亦遣媒来。虞恶其为富不仁,力却之。为择于冯氏。冯,邑名士,子慧而能文。将告于王;王出负贩未归,遂径诺之。黄以不得于虞,亦托作贾,迹王所在,设馔相邀,更复助以资本,渐渍习洽。因自言其子慧以自媒。王感其情,又仰其富,遂与订盟。既归诣虞,则虞昨日已受冯氏婚书。闻王所言不悦,呼女出,告以情。女佛然曰:“债主,吾仇也!以我事仇,但有一死!”王无颜,托人告黄以冯氏之盟。黄怒曰:“女姓王,不姓虞。我约在先,彼约在后,何得背盟!”遂控于邑宰,宰意以先约判归黄。冯曰:“王某以女付虞,固言婚嫁不复预闻,且某有定婚书,彼不过杯酒之谈耳。”宰不能断,将惟女愿从之。黄又以金赂官,求其左袒,以此月余不决。
一日有孝廉北上,公车过东昌,使人问王心斋。适问于虞,虞转诘之,盖孝廉姓傅,即阿卯也。入闽籍,十八已乡荐矣。以前约未婚。其母嘱令便道访王,问女曾否另字也。虞大喜,邀傅至家,历述所遭,然婿远来数千里,患无凭据。傅启箧,出王当日允婚书。虞招王至,验之果真,乃共喜。是日当官覆审,傅投刺谒宰,其案始销。涓吉约期乃去。会试后,市币帛而还,居其旧第,行亲迎礼。进士报已到闽,又报至东,傅又捷南宫。复入都观政而返。女不乐南渡,傅亦以庐墓在,遂独往扶父枢,载母俱归。又数年虞卒,子才七八岁,女抚之过于其弟。使读书,得入邑庠,家称素封,皆傅力也。
异史氏曰:“神龙中亦有游侠耶?彰善瘅恶,生死皆以雷霆,此‘钱塘破阵舞’也。轰轰屡击,皆为一人,焉知纫针非龙女谪降者耶?”

纫针相关文章

  • 蓝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蓝姓氏祖宗:秦子姓氏起源:出自嬴姓,为伯益之后。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受命为蓝(即蓝田,今陕西蓝田县)君,他的后代遂以地名命姓,称蓝姓。蓝姓现多作兰姓,其实蓝姓与兰姓本不一宗。兰姓...
  • 致四弟·不宜露头角于外》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澄侯四弟左右:  项接来缄,又得所寄吉安一缄,具悉一切。朱太守来我县,王刘蒋唐往陪,而弟不往宜其见怪。嗣后弟于县城省城,均不宜多去。处兹大乱未平之际,惟当藏身匿变,不可稍露圭角...
  • 王秃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王秃子幼失父母,迷其本姓,育于姑家,冒姓王。凶狡无赖,所至童稚皆走匿,鸡犬亦为不宁。一日与其徒自高川醉归,夜经南横子丛冢间,为群鬼所遮,其徒股栗伏地,秃子独奋力与斗。一鬼叱曰:秃子...
  • 知人之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游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五岁,姓言名偃。他出去做官,在武城这个地方为“宰”&m...
  • 妾杖击贼》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益都西鄙有贵家某巨富,蓄一妾颇婉丽,而冢室凌折之,鞭挞横施,妾奉事惟谨,某怜之,常私语慰抚,妾殊无怨言。一夜数人逾垣入,撞其扉几坏。某与妻惶恐惴栗,不知所为。妾起默无声息,暗摸屋中...
  • 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郭淮谓曹真曰:“西羌之人,自太祖时连年入贡,文皇帝亦有恩惠加之;我等今可据住险阻,遣人从小路直入羌中求救,许以和亲,羌人必起兵袭蜀兵之后。吾却以大兵击之,首尾夹攻,岂不...
  • 真假皆妄》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故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即江山”,“身在画图中”之语。至于丹青之妙,好事君子嗟叹之不...
  • 国初人至诚》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真宗时,并州谋帅,上谓辅臣曰:“如张齐贤、温仲舒皆可任,但以其尝历枢近,或有固辞,宜召至中书询问,愿往则授之。”及召二人至,齐贤辞以恐为人所谗。仲舒曰:“非敢有辞,...
  • 方资、王安国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方资 黄鹤引 予生浙东,世业农。总角失所天,稍从里闬儒者游。年十八,婺以充贡。凡八至礼部,始得一青衫。间关二十年,仕不过县令,擢才南阳教授。绍圣改元,实六十五岁矣。秋风忽起,巫告...
  • 魏纪一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 (庚子、220)》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魏纪一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   [1]春,正月,武王至洛陽;庚子,薨。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
  •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四十九》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李忽兰吉,一名庭玉,陇西人。父节,仕金,岁乙未,自巩昌石门山从汪世显以城降。忽兰吉隶皇子阔端为质子,从征西川。辛丑,以功为管军总领,兼总帅府知事,从征西番南涧有功。癸丑,世祖在潜邸...
  • 卷七十一 列传第九》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室昉耶律贤适女里郭袭耶律阿没里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   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人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
  • 习凿齿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习 凿齿,字彦威,襄陽人氏。家族殷富兴旺。世代为乡里豪绅。习 凿齿年轻时就颇有志气,博学多闻,以文章著称。荆州刺史桓温 召为从事,江 夏相袁乔十分器重他,多次在桓温 面前夸奖他...
  • 诸夏侯曹传第九》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夏侯惇传、夏侯渊传、曹仁传、曹洪传、曹洪传、曹真传、曹爽传、夏侯尚传、夏侯玄) 夏侯惇传,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郡人,夏侯婴的后代。十四岁时,跟着一位老师学习 ,有人污辱了他的...
  • 根结》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根结第五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
  • 齐己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全唐诗卷八百四十 卷840_1 《过陈陶处士旧居》齐己 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 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 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 卷840_2 《寄敬亭清越...
  • 伍乔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四十四 卷744_1 《僻居谢何明府见访》伍乔 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 马嘶穷巷蛙声息, 辙到衡门草色开。 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 满斋尘土一床藓,多谢从...
  • 唐求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二十四 卷724_1 《酬友生早秋》唐求 彤云将欲罢,蝉柳响如秋。 雾散九霄近,日程三伏愁。 残阳宿雨霁,高浪碎沙沤。 袪足余旬后,分襟任自由。 卷724_2 《晓发》唐求 旅馆候...
  • 卢纶经典古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七十八 卷278_1 《天长久词》卢纶 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 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 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 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 君王若...
  • 莎草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莎草香附子 释名 雀头香、草附子、水香棱、水巴戟、水莎、侯莎、莎结, 夫须、续根草、地毛。 气味 (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1、未老先衰。用香附子一斤,水浸一夜,取出,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