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50章 > 王济传

晋书

《晋书》50章王济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王济传

书籍:晋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王济字武子,少年才气超逸,风姿英爽,名气冠绝一时。喜好弓马,勇力超群,对《周易》、《老子》、《庄子》很有研究,文章词彩华茂,技艺过人,有名于当世,与姐夫和峤及裴楷齐名。娶常山公主为妻。二十岁进入仕途,拜为中书郎,因母亲去世辞官。后起用为骁骑将军,迁为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都是当时的杰出人才。武帝曾与公卿藩王州牧聚会于式乾殿,望着王济、杨济、孔恂、王恂对大家说:“朕左右可算是恂恂济济了。”王济每次朝见武帝,武帝总是向他询问人物的高下与政事的得失。王济善于清谈议论,会修饰辞令,往往顺随武帝旨意,加以讽谏匡正,这些都是朝臣们所不及的,因而武帝更加亲近重用他。官位虽然提拔得很快,议论者认为不是由于帝婿的关系,而是凭他的才能得到的。然而其人虽外表宽弘高雅,而内心多猜忌苛刻,好以言语伤人,受到同僚的讥议。因其父王浑过去与王氵睿有嫌隙,每每排斥王氵睿,也为时人所讥刺。
齐王司马攸要到封国去,王济已经向武帝陈请,又多次使公主及甄德妻长广公主一起进宫,叩头哭泣请求武帝把司马攸留在京城。武帝恼怒,对侍中王戎说:“我和齐王是至亲的兄弟,今日让他到封地,这是我的家事,而甄德、王济接连让他们的夫人进宫对着活人哭丧!”因为这次触犯武帝,降职为国子祭酒,常侍如故。
过了数年,迁为侍中。当时其父王浑为仆射,仆射的办事者或有不当,王济性情严厉,按法律条文加以惩治。平素与堂兄王佑不和,王佑的党羽认为王济不顾父亲的面子,由此产生对王济的非议。调出为河南尹,未就职,犯了鞭打王官吏的罪被免官,而王佑开始被重用。王济被排斥于朝外,便把府第移往北芒山下。
王济性奢侈豪华,锦衣玉食。当时洛陽地价很贵,王济买地修成跑马射箭的场子,周围筑墙,墙上挂满钱串,时人称之为“金沟”。王恺因为是皇帝之舅,也很豪富奢华,他有一条牛名叫“八百里驳”,蹄角上常装饰美玉宝石。王济请以射箭的方法用一千万钱与牛对赌,王恺自恃其能,让王济先射。王济一发中的,便坐在胡床上,呼左右快取牛心来,牛马上牵来,王济取出牛心,扬长而去。和峤性格俭啬,家里有好品种的李树,有时武帝向他要,也不过给他几十个。王济趁他上朝值班的机会,率领少年闯进李园,吃足之后,连树也砍倒,然后离去。武帝曾到王济家做客,宴席非常丰盛,菜都放在琉璃器中。有一盘蒸肫,味道异常鲜美,武帝问其原因,王济回答说:“是用人奶蒸的。”武帝脸色显出不平的样子,饭没有吃完便离去了。
王济善于揣度马的心性,曾骑马外出,马身上带有遮泥尘的连乾,路上遇水,马终不肯渡过。王济说:“这必是马吝惜连乾障泥。”使人解去连乾,马便渡过去了。所以杜预说王济有马癖。
武帝曾对和峤说:“我将辱骂王济一顿,然后再封他官爵,怎么样?”和峤说:“王济为人俊爽,恐怕不会屈服。”武帝将王济召来,严厉地指责他,然后问他:“你知道惭愧否?”王济回答说:“汉代有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的童谣,讽刺兄弟不能相容,我常为陛下感到羞耻。有人能令亲人疏远,而我不能使亲人相亲,因此有愧于陛下。”武帝无话可答。
武帝曾与王济下棋,孙皓在旁,武帝对孙皓说:“为什么好刮人家的脸皮?”孙皓说:“看到对皇上无礼的人我就要刮他的脸皮。”当时王济将脚伸到棋盘底下,而孙皓以言辞讽讥了他。
不久,以布衣身份领太仆之职,年四十六先于其父而死,追赠为骠骑将军。安葬时,当世贤士无不前来吊唁。孙楚平素敬重王济,来得晚些,哭得十分悲哀,宾客无不落泪。哭罢,向着灵床说:“卿平时喜欢听我学驴叫,我为卿再学一次。”样子和声音都学得很像,引得宾客都笑起来。孙楚回头对宾客们说:“诸君该死而不死,却令王济死了。”
当初,王济与公主结婚两年,公主便双目失明,然而更加嫉妒,没有儿子,有庶生子二人:长子王卓,字文宣,继承王浑爵位,拜为给事中。次子王聿,字茂宣,承袭公主封为敏陽侯。王济有两个弟弟,王澄字道深,王汶字茂深,都聪敏善辩有才华,历任显职,为政清廉。

王济传相关文章

  • 少女神言》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余第三女,许婚戈仙舟太仆子,年十岁,以庚戌夏至卒。先一日,病已革,时余以执事在方泽,女忽自语曰:今日初八,吾当明日辰刻去,犹及见吾父也,问何以知之,瞑目不言。余初九日礼成归邸,果及见其...
  • 美色卷十三》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原文 - - 乱德则贤人去,失政而小人兴。国则殆矣。美色置于前而心不动者,情必矫也。然好色不如尊贤。近色而远贤臣,智者所不为也。孰谓妇人柔弱?一颦一笑,犹胜百万甲兵。智者借色伐人,愚者以...
  • 滇游日记二十五》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己卯(公元1639年)三月初一日何长君以骑至文庙前,再馈赠送餐为包,乃出南门。一里,过演武场,大道东南去,乃由岐西南循西山行。四里,西山南尽,有水自西峡出,即凤羽之流也,其水颇大。南即天马山...
  • 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合肥傅相肃毅伯李公,始以丁未翰林供职京师。其封翁愚荃先生,与曾文正公戊戌同年也。傅相未第时,尝以年家子从文正习制举文。既得翰林’亦常往问业。咸丰二年,文正丁忧回籍,...
  • 请舶得苇筏》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二 - - 阏逢敦牂之岁,戎事大举,有荐瓠里子宓于外阃者曰:“瓠里先生实知兵,可将也。”聘至,瓠里子过郁离子辞,且请言焉。郁离子仰天叹曰:“嗟乎悲哉!是举也忠矣,而独不为先生...
  • 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 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 文王有声》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
  • 大壮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雷天大壮)震上乾下《大壮》:利贞。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九二,贞吉。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六五,丧羊于易,无悔。上六...
  • 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却说那国王倚着龙床,泪如泉涌,只哭到天晚不住。行者上前高呼道:“你怎么这等昏乱!见放着那道士的尸骸,一个是虎,一个是鹿,那羊力是一个羚羊。不信时,捞上骨头来看,那里人有那样...
  • 夹被》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贫窭部 - - 夹被 暑月有拥夹被卧者。或问其故。答曰:“阿哟,棉被脱热。” 金银锭 贫子持金银锭行于街市,顾锭叹曰:“若得你硬起来,我就好过日子了。”旁人代答曰:&...
  • 卖字》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僧道部 - - 卖字 一妇游虎丘,手持素扇。山上有卖字者,每字索钱一文。妇止带有十八文求写,卖字者题曰:“美貌一佳人,胭脂点嘴唇,好像观音样,少净瓶。”子持扇,为馆师见之。问:“...
  • 谈丛失实》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后山陈无己著《谈丛》六卷,高简有笔力,然所载国朝事,失于不考究,多爽其实,漫析数端于此。   其一云:“吕许公恶韩、富、范三公,欲废之而不能,及西军罢,尽用三公及宋莒公、夏英...
  • 赵磻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赵磻老 满江红 见说春时,新波涨、二川溶溢。今底事、沙痕犹褪,石渠慳碧。人意不须长作解,兴来便向杯中觅。纵茂从修竹记山阴,千年一。 薰吹动,春工毕。桥上景,壶中日。况梅肥笋嫩,...
  • 林空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林空斋,永福人,佚失他的名字。父亲林同,官至监丞。空斋考中进士,历任知县,辞官在家居住。益王即皇帝位,张世杰包围泉州,林空斋就率领乡人黄必大、刘仝祖在他的家里开设忠义局,起义兵...
  • 张所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张所,青州人。考中进士,历官至监察御史。高宗即帝位,派张所巡视寝陵,回朝后,上疏说:“河东、河北,是天下的根本。以前误用奸臣之计,开始割去三镇,接着割去两河,造成民怨深入骨髓,...
  • 段凝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段凝,开封人。本名叫明远,年少时聪颖,多智谋。起初为渑池文书,脱去隐士之服服侍梁太祖,梁太祖渐渐器重他。开平三年(909)十月,自东头供奉官授为右威卫大将军,充左军巡使兼水北巡检...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汉宣帝曰:"使政平讼息,民无愁叹,与我共理,其惟良二千石乎!"故汉代命官,重外轻内,郎官出宰百里,郡守入作三公。世祖中兴,尤深吏术,慎选名儒为辅相,不以吏事责功臣;政优则增秩赐金,绩负则论...
  • 本纪第一》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高祖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为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仪凤中,追尊宣...
  • 猪苓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猪苓 释名 地乌桃。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镇心明目,止血生肌。用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五分,一起熬捣为散。每服二一匙,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