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100章 > 王晏球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100章王晏球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王晏球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王晏球,字莹之,自称洛陽人。少年时遇上动乱,被蔡州贼寇抓去,汴人杜氏收为义子,因而冒姓杜氏。王晏球年少就沉着勇敢有决断,倜傥出众。梁太祖镇守汴州时,选富家子弟中有才能的安置在帐下,号称“厅子都”。王晏球被选上,跟随梁太祖征伐,多次立功,递升为厅子都指挥使。后梁开平三年(909),由开封府押衙兼任左耀武指挥使,授右千牛卫将军,军中职务如故。朱友王圭篡位时,怀州龙骧守御军作乱,准备进入京城,已到了河陽,朱友王圭命王晏球出击迎战乱军,抓获军使刘重遇,以军功转任左龙骧第一指挥使。梁末帝即位,任王晏球为龙骧四军都指挥使。
贞明二年(916)四月十九日夜,汴州捉生都将李霸等人作乱,纵火抢掠,进攻建国门,梁末帝登楼抵抗。王晏球听说发生兵变,先得到龙骧军战马五百匹关在球场,不久乱兵用木竿麻布沾油焚烧建国门城楼,情势十分危急。王晏球从门内窥见乱兵没有甲胄,便骑马出击,奋力血战,顷刻乱兵溃走。梁末帝望见骑兵杀敌,喊道:“这不是我的龙骧兵吗?”王晏球上奏说:“作乱的只有李霸一部分,陛下只须守住宫城,天亮时我一定能平定乱兵。”过一会儿,王晏球杀尽乱军,李霸军全营灭族。因军功授单州刺史,不久带兵到黄河边,任行营马军都指挥兼诸军排阵使。
唐庄宗进入汴州,消灭梁朝,王晏球带骑兵去救援,走到封丘,听说梁末帝已经死了,就放下武器向庄宗投降。第二年,与霍彦威在北边抵抗契丹,授齐州防御使、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又赐国姓李,名叫绍虔。邺州内乱时,明宗去救内难,王晏球当时在瓦桥,明宗派人征召他。明宗到汴州,王晏球率骑兵跟着到了京师,以平定内难有功授宋州节度使,王晏球上表章请求恢复原来姓名。
明宗天成二年(927),授北面行营副招讨,用兵守卫满城。这一年,王都占据定州,契丹派秃馁率一千多骑兵来援助王都,突进到定州,王晏球撤军保曲陽。王都、秃馁进军接战,王晏球督促军士,令短兵杀敌,警告军士说:“回头退却者处死。”符彦卿带龙武左军攻敌人左边,高行周以龙武右军攻敌人右边,奋剑挥木过,手起头落,敌军在嘉山之下大败,唐军追击到城门。不久契丹首领惕隐率五千骑兵到唐河。这时下大雨,王晏球出兵迎战,惕隐又被打败,唐军追杀到易州,河水暴涨,所到地方都被淹没,俘获二千骑兵而回,惕隐带剩下的残兵往北去幽州,赵德钧令牙将武从谏带骑兵截击,赵德钧分别把守各条要道。十来天之间,全部抓获惕隐以下酋长七百多人,契丹于是衰弱下去。王晏球包围定州城已很久,皇帝派使者督促攻城,王晏球说“;敌人壁垒森严,只要收取三州的租税,爱抚百姓,养护士兵,敌人自然会从内部溃烂。”皇帝同意了他的话。
王晏球能和将士同甘共苦,得到的俸禄赏赐等私财,全部分给士兵,每天具办饮食,和将校们宴饮,对待军士有礼,军中没有不尊敬他的。这年冬天,平定敌军。从开始作战到攻下敌城,不杀一士,上下欢欣,舆论认为他有将帅风度。以军功授天平军节度使,没多久,调到青州,加兼中书令。长兴三年(932),死在任职的地方,终年六十岁。

王晏球传相关文章

  • 立将》原文翻译 - - 《六韬》龙韬 - -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  “将既受命,乃命...
  • 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诀》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澄侯四弟左右:  念七日接弟信,欣悉合家平安。沅弟是日申刻到,又得详同一切,敬知叔父临终,毫无抑郁之情,至为慰念!  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字诀,其四字即...
  • 读史者,考实录①。通古今,若亲目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读史者,考实录①。通古今,若亲目②。  [注释]  ①实录:编年体的一种体裁,古代继位之君命史官为死去的国君所编写的编年体大事记。 通;通晓,了解。 若:好像。 亲目:亲眼看见...
  • 游武彝山日记》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二月二十一日(公元1616年),这是徐霞客游芜山后入闽游的时间 出崇安南门,觅舟。西北一溪自分水关,东北一溪自温岭关,合注于县南,通郡省而入海。顺流三十里,见溪边一峰横欹,一峰独耸。...
  • 知人论事》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先进 - - 下面孔子提出他的学生了。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是历史上有...
  • 离娄章句下·第十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 公孙丑章句下·第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谓蚳鼃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蚔鼁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蚔鼁,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 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却说行者伏侍唐僧西进,行经数日,正是那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去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迭岭层峦险峻山。三藏在马上,遥闻唿喇喇水声聒耳,回头叫:“悟空,是那里水响?”行...
  • 赵灌园、葛辰庚、刘克壮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赵灌园 满江红(寿云山章尚书) 看尽公卿,都输与、云山居士。肯掉了、龙章金印,归来闾里。云染笔头成五色,山来胸次堆空翠。更结庐、近在白鸥边,弄烟水。 祗恐怕,明天子。黄纸唤,先生...
  • 桓公·桓公九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夏四月,秋七月。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传】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   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
  • 后梁纪二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戊辰,公元908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八月,吴越王遣国节度使王景仁奉表诣大梁,陈取淮南之策。景仁即茂草也,避梁讳改焉   [1]八月,吴越王钱派遣宁国节度使王景仁带着奏表前往大梁,陈述攻取淮南的计策。王景仁,...
  • 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左氏载医和、缓、梓慎、裨灶、史苏之属,甚详且核。下逮巫祝,亦往往张其事以神之。论者谓之浮夸,似矣。而《史记》传扁鹊、仓公,日者,龟策,至黄石、赤松、仓海君之流,近于神仙荒忽,亦...
  • 卷八十九·列传第二十七》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苏保衡,字宗尹,云中天成人。父京,辽进士,为西京留守。宗翰兵至西京,京出降。久之,京病笃,以保衡属宗翰。京死,宗翰荐之于朝。赐进士出身,补太子洗马,调解州军事判官。左监军撒离喝驻军...
  • 许景衡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考中元..九年进士。宣和六年(1124),被召任为监察御史,升任殿中侍御史。当时,王黼、蔡攸执政,许景衡建议“:尚书省长期缺首脑,而同知枢密院也长期缺...
  • 何胤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何胤字子季,过继给了叔叔何旷,所以改字叫季叔。八岁时,居丧,哀伤超过成人 。等长大后,轻薄不羁,很晚的时候才自强好学,以沛国刘王献为师,学习 《易》和《礼记》、《毛诗》。又入了钟...
  •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荀彧传、荀攸传、贾诩传) 荀彧传,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陰县人。祖父荀淑,字季和,曾任郎陵县令,在汉顺帝、桓帝时,很有名望。荀淑生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
  • 殷本纪》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殷的先祖契,他母亲叫简狄,是有女戎氏的女儿,帝喾的第二个妃子。 有一天,简狄等三人出外洗澡,看见燕子生了一个蛋,简狄拿起来吞了,因而怀孕生下契。 契长大后,辅佐禹治理洪水有功劳。...
  • 卢尚书、韩常侍、苏广文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八十三 卷783_1 《答王无功入长安咏秋蓬见示》辛学士 托根虽异所,飘叶早相依。 因风若有便,更共入云飞。 卷783_2 《哭李远》卢尚书 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 才...
  • 刘禹锡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五 卷355_1 《登司马错古城》刘禹锡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 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 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 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 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
  • 虞世南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三十六   卷36_1 「从军行二首(一作拟古)」虞世南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