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25至33卷 > 卫人迎新妇

战国策

《战国策》25至33卷卫人迎新妇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卫人迎新妇

书籍:战国策章节:25至33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三十二宋卫(卫人迎新妇)
【提要】这是《战国策》中少有的写普通老百姓言语问题的篇章。话语的价值不在修辞的华美上,而贵在说得恰到时候。有些人为进一句言而等了好几年,而那些无社会阅历的人说话时根本不考虑时机、处境和身份,从而只能引起他人嗤笑。
【原文】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译文】卫国有个人迎娶新媳妇。新娘子上车就问道:“两边拉套的马是谁家的?”车夫说:“借的。”新娘子就对车夫说:“打两边的马,别打中间驾辕的马。”车子到了夫家门口,新娘子刚被扶下车,就嘱咐伴娘说:“快去灭掉灶膛里的火,小心火灾。”她走进屋里,看见地上有块石臼,就说:“快把它搬到窗外去,放在这里妨碍人来回走路。”夫家的人听了,都禁不住笑她。这三句话本来都是很要紧的话,然而却不免被人耻笑,那是因为当时还不是该说这些话的时候呀。
【评析】新媳妇话虽要紧,但她只是一个正在过门的新人,根本没有对他人指手画脚、处处逞能的资格,也没有指点他人的话语权。所以她说的话不仅别人不听,而且会遭到人们的耻笑。话不择时、不合时宜,就会显得肤浅、幼稚和不稳重。话从口出,但口是由大脑来控制的。话不择时的根本原因是个性中的逞能、虚荣和对人情的无知造成的。所以我们切忌说话脱口而出,在说话之前一定要仔细考量一番,免得引起他人的反感。

卫人迎新妇相关文章

  • 台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台姓氏祖宗:未知姓氏起源:不详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未知。姓氏迁徙分布:未知。
  • 致九弟·劝捐银修祠堂》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五月二日,接四月廿三寄信,藉悉一切,城贼于十六早,廿日廿二夜,增来扑我壕,如飞蛾之扑烛,多灭几次,受创愈甚,成功愈易。惟日夜巡守,刻不可懈,若攻围日久,而仍令其逃窜,则咎...
  • 乞虚损方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先姚安公言,有扶乩治病者,仙自称芦中人。问岂伍相国耶?曰:彼自隐语,吾真以此为号也。其方时效时不效。曰:吾能治病,不能治命。一日降牛丈希英——姚安公称牛丈字作此二字...
  • 废祠亡灵》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四川毛公振癑任河间同知时,言其乡人有薄暮山行者,避雨入一废祠,已先有一人坐檐下,谛视乃其亡叔。惊骇欲避,其叔急止之曰:因有事告汝,故此相待,不祸汝,汝勿怖。我殁之后,汝叔母失汝祖母...
  • 度德不量力》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下面讲到有德有言,有仁有勇的具体事实。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南宫适就是南容,前面...
  • 牧竖》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
  •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
  • 焦面鬼》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世讳部 - - 焦面鬼 一帮闲途遇人家出丧,前有焦面鬼王,以为大老官人也,礼拜甚恭。少顷,大雨如注。而鬼身上纸衣被雨濯去。闲汉曰:“白日见鬼,我只道是大老官,却原来也是个篾片。” ...
  • 许棐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许棐 谒金门 微雨后。染得杏腮红透。春色好时人却瘦。镜寒妆不就。 柳外一莺啼昼。约略情怀中酒。困起半弯眉印袖。髻松簪玉溜。 鹧鸪天 翠凤金鸾绣欲成。沈香亭下款新晴...
  • 僖公·僖公十三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十有三年春,狄侵卫。夏四月,葬陈宣公。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秋九月,大雩。冬,公子友如齐。   【传】十三年春,齐侯使仲孙湫聘于周,且言王子带...
  • 晋纪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癸未、383)》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二十七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癸未,公元383年)   [1]春,正月,秦吕光发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为向导。   [1]春季,正月,前秦吕光发兵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
  • 列传第九十·方技等》原文翻译 - - 《元史》250章 - - 自昔帝王勃兴,虽星历医卜方术异能之士,莫不过绝于人,类非后来所及,盖天运也。元有中土,巨公异人,身兼数器者,皆应期而出,相与立法创制,开物成务,以辅成大业,亦云盛哉。若道流释子,所挟多...
  • 王安石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少年时喜好读书,一经过目终身不忘。他写文章落笔如飞,初看好像漫不经心,完成后,见到的人都佩服他的文章精彩奇妙。朋友曾巩...
  • 于烈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于洛拔的长子于烈,长于射箭,寡言少语,有一种不可侵犯的神色。年轻时被授予羽林中郎,迁任羽林中郎将。延兴初年(471),奉命负责宁光宫宿卫事。迁任屯田给纳。 太和初年(477),秦州...
  • 刘师知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刘师知,沛国相人。其家世代为寒族,祖父刘奚之,为齐晋安王谘议参军、淮南太守,刘奚之善于治政,齐武帝亲手写诏多次褒赏他。父亲刘景彦,为梁尚书左丞、司农卿。 刘师知好学,有当世...
  • 百官一》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太傅 太尉 司徒 司空 将军 汉之初兴,承继大乱,兵不及戢,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至景帝,感吴楚之难,始抑损诸侯王。及至武帝,多所改作,然而奢广,民用匮乏。世祖中兴,务从节约,并官...
  •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原文翻译 - - 《汉书》150章 - - 【原文】 四年五月,莽曰:“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其封林为建德侯,逡为封德侯,位皆特进,见礼如三公。赐...
  • 张道古、王毂、褚载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九十四 卷694_1 《上蜀王》张道古 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俄离玉座端。 二乱岂由明主用, 五危终被佞臣弹。 西巡凤府非为固,东播銮舆卒未安。 谏疏至今如可在,谁能更与读来看...
  • 朱庆余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五 卷515_1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朱庆余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 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周回余雪在,浩渺暮云平。 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
  • 颜粲、徐敞、麹信陵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全唐诗卷三百一十九 卷319_1 《白露为霜》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