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庸庵笔记 > 上卷 > 谢忠愍公保卫天津

庸庵笔记

《庸庵笔记》上卷谢忠愍公保卫天津

庸庵笔记采录了不少宝贵的晚清政治、经济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也记述了不少饶有风趣的遗闻轶事,既能供文史工作者参考,亦能使一般读者增加对晚清社会的了解。然而,作者作此书的宗旨在于“挽回世道人心”,“有裨经世之学”,因此书中夹杂着不少封建伦理说教、因果报应及荒诞不经之说。全书共分四类。卷一、卷二为史料,卷三为遗闻,卷四为述异,卷五、卷六为幽怪。凡例称冀是书以奖善惩恶,故书中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因果报应类的说教故事。是书现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遗经楼刊巾箱本,六卷。

《庸庵笔记》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谢忠愍公保卫天津

书籍:庸庵笔记章节:上卷更新时间:2018-07-30
咸丰三年,粤贼北犯畿辅。长芦盐运使杨霈,为防御计,捐廉制洋枪五百杆,招募壮丁在署教演,号日“芦团”。旋奉旨派前任浙江巡抚梁宝常等,协同天津地方官办理团练。阖县绅商立义民局二十八处,每局五六十名,按期训练。县人张锦文者,前为麟见亭河帅家丁,为司庖政,继以盐荚致富,倡捐团练经费,并上守御策于盐政文谦。盐政善之,发令箭一支给锦文,俾筹布置。锦文自练壮丁三千名,号曰“铺勇”。当是时,天津镇协各兵,连年征调在外,城中惟有“芦团”、“铺勇”。

而义民二十八局,散布一县,通计惟有数千人。天津地平衍,无险可扼。悍贼七八万由南面来,自春徂秋,寇氛日逼,民心大震。八月朔夜,疾风甚雨,城西芥园河堤骤决。天津道张起鹧督率官弁驰往堵筑,见有红灯隐隐前导,奔流随之。北堤高与城齐,地势东洼西仰,乃水不东趋,反灌西南。

居民庐舍无恙,而城南弥望汪洋,倏成巨浸。静海、沧州来路,及诸歧径,皆没于水,仅存大道而已。决口前一日,堤上有二人徘徊往来,一人曰;“当在何处?”一人指曰:“此处即可。”众咸异之。次夜堤溃,即所指处也。九月二十六日,侦知贼已入沧州境,锦文夜谒县令谢子澄曰:“寇逼矣,当奈何?”谢公曰,“无饷无以办事,为之奈何?”锦文献票钱四千缗,为募勇费。且谓贼势鸱张,非遏其锐气不可。明日募夫万余,掘长濠于小稍直口,复以席裹土如盐包然,叠成炮台,置炮盘六座于台上。即日工蒇,锦文入见县令,令告之曰:“昨夜狱犯喧哗,恐生变,奈何?”锦文曰:“莫若择其罪不至死者出之,激令杀贼赎罪。”从之。

回民刘继德者甫出狱,振臂一呼,回民奔集者千余人,遂率赴教场听令。适锦文豫引盐课银二万两至,尽数易钱分写小票,以给勇粮。官绅议谁可督队者?谢公奋然请行,衣短后衣,持枪上马,率练勇至城西小园驻焉。

先是邑人贾庆堂献策,恐贼于水浅处偷渡,村民有弋凫者,善用排枪置小舟上,覆以席,推行水中,百发百中,佥呼之为“雁户”,宜招募设伏以备不虞。官绅皆以为然,仓猝募五百人。

是日,使庆堂率往伏于稍直口之东南。二十八日,阖郡文武齐集教场,忽一老人来营曰:“贼已在城西黄家坟造饭矣。”言讫,不知所往。登台瞭望,果蜂拥而来。谢公率众迎剿,“芦团”抬枪,乘势堵截。县民数万,持械相助。贼首名小秃子者,矫健绝伦,贼中呼为“开山王”,手执黄旗,左右指挥,奋迅剽疾。我军以火枪击之,击上则鼠伏,击下则猱腾,枪甫止则随烟而进。有大沽老卒喏曰:“是贼狡猾,非巧取不可。”乃以两枪上下交击之,立毙。贼气夺,犹奋突而前,至设伏处呼渡。

“雁户”佯应,推舟前行,距贼数武,号锣一声,排枪轰发,贼纷纷倒地,惊以为水雷,遂大溃。是役也,贼因水阻,迂道东走,仅迟至一日,而稍直口得以为备。且歧径皆淹没,可颅料贼所至,而以全力专备一路。斩贼五百余级,而我兵勇无一伤者。由是小稍直口改名得胜口,旌战功也。是时,惜无大军夹击,不能一鼓歼贼。又以贼众我寡,未敢远追。贼遁至杨柳青,旋掘静海之独流镇。十月十七口,督师大臣胜保始统大兵由深州至天津,旋赴独流镇剿贼,并调谢公至大营办理粮饷,带练杀贼。十一月二十三日,副都统佟鉴击贼获胜,杀数百人,因拽取濠板,被贼拥围,手执长矛,杀贼数人而死。

谢公驰往援救,身受七伤,赴水而死。胜保奏闻,得旨,谢子澄着赠布政使衔,即照布政使阵亡例赐恤,并给骑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准于四川原籍建立专祠。佟鉴、谢子澄并准于天津阵亡地方,合立一祠。谢公旋予谧“忠愍”,而天津绅民先于西门外双庙街,建立谢公祠。光绪六年,始合祀佟公,改号双忠祠。然津人尤虔事谢公,每遇诞辰及死之日,皆有赛会。张锦文因频年捍寇,有功桑梓,县人前后赠匾额数十方,大吏入告,赏给一品封典,子汝霖由道员加二品顶戴,孙鸿寿钦赐举人。锦文既卒,县人附祀之双忠祠内。

窃思天津癸丑一役,官绅戮力,天人相应,用能击败粤寇,保全郡城。当时,合群策群力,以有此功。主其事者,殆不止谢公一人。况县令秩稍微,事权所属在名位素高之官绅,厥后谢公独尸其名者,则以其慷慨激发,愿为前驱,成功指顾,旋以杀贼捐躯,合于“能御大患以死勤事则祀”之义,至今庙食一方。而锦文亦得附祀焉,所以报之者隆矣!夫闻鼓鼙之声,则恩将帅。

当粤贼披猖时事孔棘之秋,显皇帝侧席求贤,有能倡众杀贼者,往往不次超擢。谢公已升知府将大用矣,忽而临阵死绥,此天津父老所以尤感晞不置也。杨霈以捐募“芦团”,天子谓为知兵,由长芦运使擢湖北巡抚,连擢湖广总督,统兵剿贼。后以遇寇退避,失陷列郡,贻误封疆,褫职逮问。

尤可见偶值事会,侥幸居功者之不足恃也!

谢忠愍公保卫天津相关文章

  • 禀父母·述接待朋友之法》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交友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十二月初五,接到家中十一月初旬所发家信,俱悉一切,男等在京,身体平安,癣疾已痊愈,六弟体气如常,纪泽兄妹五人皆好。男妇怀喜,平安不服药,同乡各家亦...
  • 董鄂》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恒王府长史东鄂洛——据八旗氏族谱尝为董鄂,然自书为东鄂。案牍册籍,亦书为东鄂。公羊传所谓名从主人也。谪居玛纳斯,乌鲁木齐之支属也,一日诣乌鲁木齐,因避暑夜行,息马...
  • 闽中县令》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莆田林生霈言,闽中一县令,罢官居馆舍,夜有盗破扉而入,一媪惊呼,刃中脑仆地,僮仆莫能出,有逻者素弗善所为,亦坐视,盗遂肆意搜掠。其幼子年十四五,以锦衾蒙首卧,盗掣取衾,见姣丽如好女,嘻笑...
  • 回煞之说》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六合以外,圣人存而不论。然六合之中,实亦有不能论者。人之死也,如儒者之论,则魂升魄降已耳;即如佛氏之论,鬼亦收录于冥司,不能再至人世也;而世有回煞之说。庸俗术士,又有一书,能先知其...
  • 鬼哭》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谢迁之变,宦第皆为贼窟。王学使七襄之宅,盗聚尤众。城破兵入,扫荡群丑,尸填墀,血至充门而流。公入城,打尸涤血而居。往往白昼见鬼,夜则床下磷飞,墙角鬼哭。一日王生皞迪寄宿公家,闻床...
  • 第一百一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宋江因要救取解珍、解宝的,到于乌龙岭下,正中了石宝计策。四下里伏兵齐起,前有石宝军马,后有邓元觉截住回路。石宝厉声高叫:“宋江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关胜大怒,拍...
  •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且说曹操当日对何进曰:“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何进...
  • 广譬》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立德践言, 行全操清, 斯则富矣, 何必玉帛之崇乎? 高尚其志, 不降不辱, 斯则贵矣, 何必青紫之兼拕也? 俗民不能识其度量, 庸夫不得揣其铨衡, 是则高矣, 何必凌云而...
  • 齐物论》原文翻译 - - 《庄子》内篇 - -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
  • 夙惠》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一卷 - -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箸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箸...
  • 李鼐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李鼐 清平乐 乱云将雨。飞过鸳鸯浦。人在小楼空翠处。分得一襟离绪。 片帆隐隐归舟。天边雪卷云浮。今夜梦魂何处,青山不隔人愁。 洞仙歌 余寒未展,帘幕新来燕。杨柳梢头嫩黄...
  • 后周纪一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50章 - - [1]春,正月,丁卯,汉太后下诰,授监国符宝,即皇帝位。监国自皋门入宫,即位於崇元殿,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改元,大赦。杨、史弘肇、王章等皆赠官,官为敛葬,...
  • 晋纪三十六 安皇帝己义熙元年(乙巳、405)》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三十六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公元405年)   [1]春,正月,南陽太守扶风鲁宗之起兵袭襄陽,桓蔚走一江一 陵。已丑,刘毅等诸军至马头。桓振挟帝出屯一江一 津,遣使求割一江一 、荆...
  • 叶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叶颙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绍兴元年(1131),叶颙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州南海县主簿,代理县尉。南海县发生盗寇事件,知州檄令巡、尉一同追捕盗寇,巡检抓获盗寇十多人,他把功劳归于叶 ...
  • 王秀之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王秀之字伯奋,幼年的时候,祖父王敬弘喜爱他的风采。在宋朝做官担任太子舍人。父亲去世,他在墓旁盖了一座茅庐,守丧结束,复职。吏部尚书褚彦回想让他和女儿结婚,王秀之不肯,因此他总...
  • 元善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元善,河南洛陽人。 祖父元叉,是西魏侍中。 父亲元罗,最初担任梁州刺史,到元叉被杀时,逃到梁国,官至征北大将军、青冀两州的刺史。 元善年幼时跟着父亲到江 南,他天性好学,于是...
  • 牛弘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本姓燎。 祖父燎炽,郡里任中正。 父亲燎允,在北魏任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牛。 牛弘尚在襁褓之中时,有相面的见了他,对他父亲说:“这个小孩...
  • 段匹石单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段匹石单,东部鲜卑族人。其种族之人多矫健有力,世世为当地部落首领。其父名叫务勿尘,曾出兵援助东海王司马越征讨有功,王浚表奏他为亲晋王,封辽西公,并把女儿嫁给务勿尘,以结亲方式...
  • 枫香脂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枫香脂 释名 白胶香。 气味 辛、苦、平、无毒。 主治 1、吐血、鼻血。用白胶香、蛤粉,等分为末,姜汁调服。 2、吐血、咯血。用白胶香、铜青各一钱,研为末,放入干柿内,纸包煨熟...
  • 鹿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兽部 - - 鹿 释名 斑龙 气味 鹿茸:甘、温、无毒。 角:咸、温、无毒。 白胶(鹿用胶):甘、平、无毒。 主治 白胶: 1、盗汗遗精。用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