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孙子兵法 > 译文 > 用间篇译文及注释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译文用间篇译文及注释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司马迁《史记》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孙子兵法》章节目录: 《原文及注释》 《译文

用间篇译文及注释

书籍:孙子兵法章节:译文更新时间:2018-06-21
孙子说:凡兴兵10万,千里征战,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千金,全国上下动荡不安,民众服徭役,疲惫于道路,不能从事耕作的有70万家。战争双方相持数年,是为了胜于一旦,如果吝啬爵禄和金钱不重用间谍,以致不能了解敌人情况而遭受失败,那就太“不仁”了。这样的将帅,不是军队的好将帅,不是国君的好助手;这样的国君,不是能打胜仗的好国君。英明的国君,良好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功地超出众人之上的,其重要原因,在于他事先了解敌情。而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迷信鬼神和占卜等方法去取得,不可用过去相似的事情作类比也不可用观察日月星辰运行位置去验证,一定要从了解敌情的人那里去获得。

使用间谍有五种: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种间谍同时都使用起来,便敌人莫测高深而无从应付,这是神妙的道理,是国君制胜敌人的法宝。所谓因间,是指利用敌国乡里的普通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指收买敌国的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是指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效力。所谓死间,是指故意散布虚假情况,让我方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敌人上当后往往将其处死。所谓生间,是指派往敌方侦察后能活着回报敌情的。

所以军队人事中,没有比间谍再亲信的,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事情没有比用间更机密的。不是才智过人的将帅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将帅也不能使用间谍;不是用心精细、手段巧妙的将帅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啊!真是无处不可使用问谍呀!用间的计谋尚未施行,就被泄露出去,间谍和知道机密的人都要处死。

凡是要攻击的敌方军队,要攻的敌人城邑,要斩杀的敌方人员,必须预先了解那些守城将帅、左右亲信、掌管传达、通报的官员、负责守门的官吏以及门客幕僚的姓名,命令我方间谍一定要侦察清楚。

必须搜索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的间谍,以便依据情况进行重金收买、优礼款待,要经过诱导交给任务,然后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之后,所以乡间、内间就可得以使用了。因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所以散布给死间的虚假情况就可以传给敌人。因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所以生间就可遵照预定的期限,回来报告敌情。五种间谍使用之事,国君都必须懂得,其中的关键在于会用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从前商朝的兴起,是由于重用了在夏为臣的伊尹;周朝的兴起,是由于重用了在殷为官的姜子牙。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极有智谋的人做间谍,一定能成就大的功业。这是用兵作战的重要一着,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提供情报而采取行动。

注释
百姓之费:民众百姓的消耗。公家之奉:国家开支的费用。
内外骚动:全国上上下下,每家每户里里外外骚动不安。
怠于道路:老百姓因长途辗转运用军费物资疲劳不堪。
操事:操,这里指操持农事。
七十万家:按曹操、李筌注,古代制度是一家从军,需要七家负担运输国粮等各种劳役。
相守数年:指与敌军对峙数年。
爱爵禄百金:吝惜赏给人们以官位、俸禄和钱财。
非人之将也:人,这里指用人。非人之将,指不懂用人的将领。
非胜之主:不是能主宰打胜战的人。
不可取于鬼神:不能从相信鬼神的迷信活动中了解到敌情。
不可象于事:象,比推、类比。不可象于事,不可能用对等相似事物的类比中去推想出敌情。
不可验于度:不可以用于主观机械的计度去体验所获得的敌情是否准确。
莫知其道:不知道究竟是怎样泄露了军事机密。
人君之宝:君主在战争中,用以克敌制胜的法宝。
因其乡人而用之:利用故乡的人做我的间谍。
因其官人而用之:利用敌方为官者或他们的子孙做我方的间谍。
因其敌间而用之:收买利用敌方的间谍做我方的间谍。
为诳事于外:在外面散布谣言或虚假情报。反报;回来报告敌情。
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必须先探知敌方主将以及他的幕僚亲信、负责通报和传令的官吏、卫士以及勤务人员的姓名。
必索敌人之间来见我者:一定要搜索到敌方派到我方从事间谍活动的人。
因而利之:按杜佑注,此指给以重金收买。
导而舍之:对被我方搜索到的敌方间谍经过开导后,给予任务,将其放走。
因是而知之:是,指反间提供的情报。因是而知之,从反间提供的情报而知道军事机密。
生间可使如期:生间,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间谍。如期,按期。生间可使如期,生间可以使他们按期回来报告敌情。
知之必在于反间:要掌握五种间谍活动的情况,都可以依靠反间的作用。
殷之兴也:殷商的兴起。
伊挚在夏:伊挚,指伊尹,原为夏桀的大臣以后归附商汤为相,在灭夏的过程中,伊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吕牙在殷:吕牙,指姜尚,又名姜子牙,原是商纣时期的隐士,后归附于周武王。
以上智为间者:用智慧高超的人做间谍。

用间篇译文及注释相关文章

  • 景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景姓氏祖宗:景差姓氏起源:战国时期,有个诗人名叫景差,景差和屈原都是楚国公族的后代,景差的后代便以父名为姓,相传姓景;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秦置晋阳县,属太原郡,现在山西太原市...
  • 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 - 诸位贤弟足下:  四妹小产以后,生育颇难。然此事最大,断不可以人力勉强。劝渠家只须听其自然,不可过于矜持。又闻四妹起最晏,往往其姑反服侍他,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孝之...
  • 追的哲学》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八佾 - - 讲完这方面以后,又讲到纯文学的观点。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又在讨论《诗》的文学了。刚才谈政治,现在又谈《诗》;上面和鲁定公谈的是政治风气,也包括了社会风气,那么政...
  • 始计篇译文及注释》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译文 - -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
  • 谋篇(现代译文)》原文翻译 - - 《鬼谷子》现代翻译 - - 对于一个人来说,凡是筹划计谋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一定要弄清原由,以便研究实情。根据研究,来确定“三仪”。“三义”就是上、中、下。三者互相渗透,就可谋...
  • 抵戏(现代译文)》原文翻译 - - 《鬼谷子》现代翻译 - -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 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
  • 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
  • 周书·君奭》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
  • 循本》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玄寂虚静者, 神明之本也;阴阳柔刚者, 二仪之本也;巍峨岩岫者, 山岳之本也;德行文学者, 君子之本也. 莫或无本而能立焉. 是以欲致其高, 必丰其基, 欲茂其末, 必深其...
  • 弱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二卷 - - 【原文】凡战①,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须多设旌旗,倍增火灶,示强于敌,使彼莫能测我众 寡、强弱之势,则敌必不轻与我战,我可速去,则全军远害。法曰:“强弱,形也。”② 后汉③,羌...
  • 蛀帽》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腐流部 - - 蛀帽 有盛大、盛二者,所戴毡帽,合放一处。一被虫蛀,兄弟二人互相推竞,各认其不蛀者夺之。适一士经过,以其读书人明理,请彼决之。士执蛀帽反覆细看,乃睨盛大曰:“此汝帽也!&rdq...
  • 定公·定公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二月,公侵郑。公至自侵郑。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冬,城中城。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
  •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七》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乡人号万石王家。父禧,金末入财佐军兴,补进义副尉。国兵破永年,将屠其城,禧复罄家赀以助军费,众赖以免。金人迁汴,乃举家南渡河,居汝之鲁山。...
  • 志第十三·礼五》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礼五   ○上尊谥   天会三年六月,谙班勃极烈杲等表请追册先大圣皇帝。十二月二十五日,奉玉册、玉宝,恭上尊谥曰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天会十三年三月七日,遣摄太尉皇...
  • 卷四则天皇后 中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 封应国公。   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 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
  • 列伟第四十六》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父善意,贞观中,任巂州都督。元崇为孝敬挽郎,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时契丹寇陷河北数州,兵机填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则天甚奇之,超...
  • 列传第十八》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长孙俭,河南洛陽人也。本名庆明。其先,魏之枝族,姓 托拔氏。孝文迁洛,改为长孙。五世祖嵩,魏太尉、北平王。 俭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彩严肃,虽在私室,终 日俨然。性不妄交 ,非其同...
  • 牛僧孺、叶季良、薛存诚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六十六 卷466_1 《享太庙乐章》牛僧孺 湜湜颀颀,融昭德辉。 不纽不舒,贯成九围。 武烈文经,敷施当宜。 纂尧付启,亿万熙熙。 卷466_2 《乐天梦得有岁夜诗聊以奉和》牛僧孺...
  • 李乂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九十二   卷92_1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一作李义府诗)」李乂   远游冒艰阻,深入劳存谕。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   轩车行未返,节序催难驻。陌上悲转蓬,园中想芳...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茈胡(柴胡) 释名 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钱,煎服。 2、小儿骨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