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聊斋志异 > 500篇 > 曾友于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500篇曾友于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聊斋志异》全书中数量最多。

《聊斋志异》章节目录: 《100篇》 《200篇》 《300篇》 《400篇》 《500篇

曾友于

书籍:聊斋志异章节:500篇更新时间:2018-07-02
曾翁,昆阳故家也。翁初死未殓,两眶中泪出如沈,有子六,莫解所以。次子悌,字友于,邑名士,以为不祥,戒诸兄弟各自惕,勿贻痛于先人;而兄弟半迂笑之。
先是翁嫡配生长子成,至七八岁,母子为强寇掳去。娶继室,生三子:曰孝,曰忠,曰信。妾生三子:曰悌,曰仁,曰义。孝以悌等出身贱,鄙不齿,因连结忠、信为党。即与客饮,悌等过堂下,亦傲不为礼。仁、义皆忿,与友于谋欲相仇。友于百词宽譬,不从所谋;而仁、义年最少,因兄言亦遂止。
孝有女适邑周氏,病死。纠悌等往挞其姑,悌不从。孝愤然,令忠、信合族中无赖子、往捉周妻,搒掠无算,抛粟毁器,盎盂无存。周告官。官怒,拘孝等囚系之,将行申黜。友于惧,见宰自投。友于品行,素为宰重,诸兄弟以是得无苦。友于乃诣周所负荆,周亦器重友于,讼遂止。
孝归,终不德友于。无何,友于母张夫人卒,孝等不为服,宴饮如故。仁、义益忿。友于曰:“此彼之无礼,于我何损焉。”及葬,把持墓门,不使合厝。友于乃瘗母隧道中。未几孝妻亡,友于招仁、义同往奔丧。二人曰:“‘期’且不论,‘功’于何有!”再劝之,哄然散去。友于乃自往,临哭尽哀。隔墙闻仁、义鼓且吹,孝怒,纠诸弟往殴之。友于操杖先从。入其家,仁觉先逃。兴方逾垣,友于自后击仆之。孝等拳杖交加,殴不止。友于横身障阻之。孝怒,让友于。友于曰:“责之者以其无礼也,然罪固不至死。我不怙弟恶,亦不助兄暴。如怒不解,愿以身代之。”孝遂反杖挞友于,忠、信亦相助殴兄,声震里党,群集劝解,乃散去。友于即扶杖诣兄请罪。孝逐去之,不令居丧次。而义创甚,不复食饮。仁代具词讼官,诉其不为庶母行服。官签拘孝、忠、信,而令友于陈状。友于以面目损伤,不能诣署,但作词禀白,哀求寝息,宰遂消案。义亦寻愈。由是仇怨益深。仁、义皆幼弱,辄被敲楚。怨友于曰:“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友于曰:“此两语,我宜言之,两弟何云!”因苦劝之,卒不听。友于遂扃户,携妻子借寓他所,离家五十余里,冀不相闻。
友于在家虽不助弟,而孝等尚稍有顾忌;既去,诸兄一不当,辄叫骂其门,辱侵母讳。仁、义度不能抗,惟杜门思乘间刺杀之,行则怀刀。
一日寇所掠长兄成,忽携妇亡归。诸兄弟以家久析,聚谋三日,竟无处可以置之。仁、义窃喜,招去共养之。往告友于。友于喜,归,共出田宅居成。诸兄怒其市惠,登门窘辱。而成久在寇中,习于威猛,大怒曰:“我归,更无人肯置一屋;幸三弟念手足,又罪责之。是欲逐我耶!”以石投孝,孝仆。仁、义各以杖出,捉忠、信,挞无数。成乃讼宰,宰又使人请教友于。友于诣宰,俯首不言,但有流涕。宰问之,曰:“惟求公断。”宰乃判孝等各出田产归成,使七分相准。自此仁、义与成倍加爱敬,谈及葬母事,因并泣下。成恚曰:“如此不仁,真禽兽也!”遂欲启圹更为改葬。仁奔告友于,友于急归谏止。成不听,刻期发墓,作斋于茔。以刀削树,谓诸弟曰:“所不衰麻相从者,有如此树!”众唯唯。于是一门皆哭临,安厝尽礼。自此兄弟相安。
而成性刚烈,辄批挞诸弟,于孝尤甚。惟重友于,虽盛怒,友于至,一言即解。孝有所行,成辄不平之,故孝无一日不至友于所,潜对友于诟诅。友于婉谏,卒不纳。友于不堪其扰,又迁居三泊,去家益远,音迹遂疏。又二年,诸弟皆畏成,久亦相习。
而孝年四十六,生五子:长继业,三继德,嫡出;次继功,四继绩,庶出;又婢生继祖。皆成立。效父旧行,各为党,日相竞,孝亦不能呵止。惟祖无兄弟,年又最幼,诸兄皆得而诟厉之。岳家近三泊,会诣岳,迂道诣叔。入门见叔家两兄一弟,弦诵怡怡,乐之,久居不言归。叔促之,哀求寄居。叔曰:“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乃归。过数月夫妻往寿岳母,告父曰:“儿此行不归矣。”父诘之,因吐微隐。父虑与叔有夙隙,计难久居。祖曰:“父虑过矣。二叔圣贤也。”遂去,携妻之三泊。友于除舍居之,以齿儿行,使执卷从长子继善。祖最慧,寄籍三泊年余,入去南郡庠。与善闭户研读,祖又讽诵最苦。友于甚爱之。
自祖居三泊,家中兄弟益不相能。一日微反唇,业诟辱庶母。功怒,刺杀业。官收功,重械之,数日死狱中。业妻冯氏,犹日以骂代哭。功妻刘闻之,怒曰:“汝家男子死,谁家男子活耶!”操刀入,击杀冯,自投井死。冯父大立,悼女死惨,率诸子弟,藏兵衣底,往捉孝妾,裸挞道上以辱之。成怒曰:“我家死人如麻,冯氏何得复尔!”吼奔而出。诸曾从之,诸冯尽靡。成首捉大立,割其两耳。其子护救,继、绩以铁杖横击,折其两股。诸冯各被夷伤,哄然尽散。惟冯子犹卧道周。成夹之以肘,置诸冯村而还。遂呼绩诣官自首。冯状亦至。于是诸曾被收。
惟忠亡去,至三泊,徘徊门外。适友于率一子一侄乡试归,见忠,惊曰:“弟何来?”忠未语先泪,长跪道左。友于握手拽入,诘得其情,大惊曰:“似此奈何!然一门乖戾,逆知奇祸久矣;不然,我何以窜迹至此。但我离家久,与大令无声气之通,今即匐伏而往,徒取辱耳。但得冯父子伤重不死,吾三人中幸有捷者,则此祸或可少解。”乃留之,昼与同餐,夜与共寝。忠颇感愧。居十余日,见其叔侄如父子,兄弟如同胞,凄然下泪曰:“今始知从前非人也。”友于喜其悔悟,相对酸恻。俄报友于父子同科,祖亦副榜,大喜。不赴鹿鸣,先归展墓。明季科甲最重,诸冯皆为敛息。友于乃托亲友赂以金粟,资其医药,讼乃息。举家泣感友于,求其复归。友于乃与兄弟焚香约誓,俾各涤虑自新,遂移家还。
祖从叔不愿归其家。孝乃谓友于曰:“我不德,不应有亢宗之子;弟又善教,俾姑为汝子。有寸进时,可赐还也。”友于从之。又三年,祖果举于乡。使移家,夫妻皆痛哭而去。不数日,祖有子方三岁,亡归友于家,藏伯继善室,不肯返。捉去辄逃。孝乃令祖异居,与友于邻。祖开户通叔家。两间定省如一焉。时成渐老,家事皆取决于友于。从此门庭雍穆,称孝友焉。
异史氏曰:“天下惟禽兽止知母而不知父,奈何诗书之家往往蹈之也!夫门内之行,其渐溃子孙者,直入骨髓。古云:其父盗,子必行劫,其流弊然也。孝虽不仁,其报亦惨,而卒能自知乏德,托子于弟,宜其有操心虑患之子也。若论果报犹迂也。”

曾友于相关文章

  • 覃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覃(Qíbain)姓氏有四种出源:1、据《姓氏考略》载,du“夏有地名覃怀,居者以地zhi为氏为覃氏。”。dao“覃怀”是地名,夏代时的称谓,今河南温县周围为覃怀...
  • 游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游姓氏祖宗:子游姓氏起源:出自姬姓,以祖上之字命姓。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建立郑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偃,字子游,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
  • 庄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庄姓氏祖宗:楚庄王姓氏起源:1、出自华姓,是春秋时期楚国王族之后,楚国君王华旅去世后,谥号为“庄”,即历史上德楚庄王。楚庄王德支庶子孙,以祖 上谥号为姓,成为庄氏。...
  • 重规叠矩》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海宁陈文勤公言,昔在人家遇扶乩降坛者,安溪李文贞公也。公拜问涉世之道,文贞判曰:得意时毋太快意,失意时毋太快口,则永保终吉。公终身诵之,尝诲门人曰:得意时毋太快意,稍知利害者能之...
  • 四 豪》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
  • 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却说孙大圣挟同二弟滚着风,驾着云,向东北艮地上,顷刻至青龙山玄英洞口,按落云头。八戒就欲筑门,行者道:“且消停,待我进去看看师父生死如何,再好与他争持。”沙僧道:&ldquo...
  • 绿竹青青》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毛公解《卫诗•淇奥》,分绿竹为二物,曰:“绿,王刍也。竹,萹竹也。”《韩诗》:竹字作,音徒沃反,亦以为萹筑。郭璞云:“王刍,今呼白脚莎,即泬蓐豆也。萹竹似小藜,赤...
  • 何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何蒙,字叔昭,洪州人。他年少精于《春秋左氏传》。南唐李煜时,他举试进士落第,于是进献书议论政事,被授录事参军。入宋朝,得授氵名州推官。   太平兴国五年(980),他调任遂宁令。...
  • 李建及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李建及,许州人。原姓王,父亲叫王质。李建及年轻时在李罕之手下做奴仆,光启年中,李罕之到晋陽拜见武皇,挑选了一百名骁勇的部下献给武皇,李建及在其中。后来因立功任武职,主管义儿军...
  • 列传第八十》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恩幸 王睿 王仲兴(寇猛) 赵修 茹皓 赵邕 侯刚 徐纥 宗爱 仇洛齐(段霸) 王琚 赵默 孙小 张宗之 剧鹏 张祐 抱嶷 王遇 苻承祖 王质李坚(秦松 白整) 刘腾 贾粲 杨范 成轨 王...
  • 杨汪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杨汪字元度,本是弘农郡华陰县人。 曾祖父杨顺,迁居河东。 父亲杨琛,任仪同三司,杨汪显贵后,被追赠为平乡县公爵。 杨汪小时,凶狠粗疏,好与人打群架,他打了谁,没有不被打倒的。 ...
  • 列传第二十六》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赵善字僧庆,太傅、楚国公贵之从祖兄也。祖国,魏龙骧 将军、洛州刺史。父更,安乐太守。 善少好学,涉猎经史,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 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
  • 钟嵘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钟嵘字仲伟,颍川郡长社县人。钟嵘同他的哥哥钟山元、弟弟钟屿都很好学,有见识和思想。钟嵘,齐朝永明年间为国子监生,通晓《周易》,卫军王俭当时任国子监祭酒,很欣赏他。后为本州推...
  • 李道儿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李道儿,临淮人。本来是湘东王的老师,又升到湘东国学官令。太宗做皇帝,李道儿又升到员外散骑常侍郎,淮陵太守。泰始二年(466),兼任中书通事舍人,转任给事中。四年(468)因病逝世。...
  • 王豹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王豹,顺陽人。少年时就刚正不屈。始任豫州别驾,齐王司马礒作大司马,用王豹为主簿。司马礒骄傲放任,失去天下人心,王豹致信给司马礒说: 豹听说王臣忠直尽职,并非为了自身的缘故,那...
  •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传曰:“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舒,厥罚恒奥,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蠃虫之孽,时则有羊祸,时则有目疴,时则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 “视之不明,是谓不哲&...
  • 徐光溥、欧阳炯、詹敦仁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六十一 卷761_1 《题黄居采秋山图》徐光溥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 运思潜通造化工, 挥毫定得神仙诀。 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 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
  • 元结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四十一 卷241_1 《闵荒诗》元结 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 日作及身祸,以为长世谋。 居常耻前王,不思天子游。 意欲出明堂,便登浮海舟。 令行山川改,功与玄造侔。 河淮可支...
  • 萧至忠、李迥秀、陆景初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零四   卷104_1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萧至忠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朱旗巡汉苑,翠帟俯秦墟。   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馀。承欢何以答,万...
  •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秦皮 释名 石檀、盆桂,苦树、苦枥。 气味 (皮)苦、微寒、无毒。 主治 1、赤眼生翳。用秦皮一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七合,澄清后,每日煎温洗眼。此方中亦可加滑石、黄连等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