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150章 > 赵思绾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150章赵思绾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赵思绾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赵思绾,魏府人。后唐同光末年赵在礼占据魏城时,赵思绾在他帐下做事,长期跟随他。赵在礼死后,赵延寿收编了赵在礼的部下,全交给自己的大儿赵赞,赵思绾即赵赞手下首领。汉高祖安定河、洛,赵赞从河中调任京兆尹。赵赞因为自己长期事奉契丹,总担心不为汉朝所容,于是与凤翔侯益陰谋策划,引蜀兵为支援,又令判官李恕入朝请求让他觐见,赵赞不等朝廷回报,就前往京城,留下赵思绾等数百人在京兆。遇上高祖派王景崇等人西赴凤翔,走到京兆府时,只有赵思绾等几百人在那里,赵思绾等人前不久还是赵在礼的部下,本来没有刺面,王景崇、齐藏珍在到达京兆后,想要他们在脸上刺上记号,以防他们逃跑。王景崇仅略微表达这个意思,赵思绾就厉声请先刺自己,为部下带个头,王景崇称赞他勇壮。齐藏珍私下说“:赵思绾粗暴难制,不如杀了他。”王景崇不听,但带着他一同奔赴凤翔。
朝廷知悉后,派供奉官王益带赵思绾等人赴京。赵思绾已经出发,走到半路,对同伙常彦卿说:“小太尉已落入朝廷手中,我们再去,就要一起死了。”小太尉就是指赵赞。常彦卿说:“临机应变,您不用再说了!”走到永兴,永兴副使安友规、巡检使乔守温出城迎接,在郊外离亭置酒设宴。赵思绾上前说“:部下军士已在城东安置停当,因为有的军士家属在永兴城内,都想各自将家属接出来今夜住到城东。”守温等人答应了。赵思绾等告辞离开,与部下不带武器,才进永兴城西门,有州校坐在西门边,赵思绾迅速夺过他的佩剑,立即杀死他。他部下抄起木棍杀死守门军士十多人,分兵守卫各门。赵思绾抢出兵库中的武器发给部下,于是占领了永兴城,这是乾佑元年(948)三月二十四日。第二天,集中城中丁壮得到四千多人,疏浚城池,修理城楼,十天半月之内进攻防守都做好了准备。立即派人到河中府讲和,河中李守贞派使者携带伪诏任赵思绾为晋昌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朝廷听到后,命郭从义、王峻领兵攻打他。当进攻永兴城时,朝廷军队伤亡很重,于是挖掘长长的战壕将永兴城包围起来,一年后城中粮尽,便杀人为食。赵思绾曾当众剖取人胆用酒吞下,并对众人说:“吞下一千个人的胆,就胆量无敌了。”
乾佑二年(949)夏天,城中粮食完全吃光,赵思绾没有办法,当时退休的原左骁卫上将军李肃寓居在城中,于是与判官程让能一同向赵思绾说“:太尉本与朝廷无仇,只是负罪害怕被害,才做了这种事。现在朝廷在三处用兵,我们一城未攻下,太尉如能归顺朝廷,首先投降,以功补过,也许可免祸患。如果坐守穷城,安然等死,那又有何益呢?”赵思绾以为然,便令程让能写好章表,派牙将刘成琦进京朝拜归降,皇上诏令授赵思绾为华州留后、检校太保,以常彦卿为虢州刺史,派内廷臣子携带任职文告与印信赐给他们。赵思绾等在接受任命后,迟迟不动身赴任。郭从义、王峻等筹划说:“赵思绾狼子野心,终不可能为朝廷所用,留下他必贻害无穷!”不久郭从义、王峻等骑马缓步进城,排列步兵骑兵直到衙府,派人去叫赵思绾说:“太保要上路赴任了,我们没功夫到路上送行,对饮一杯,就此送别。”赵思绾一到,就被抓起来了,于是处死在街上,并杀了他的家族。赵思绾临刑时,市民们争着用瓦片石块打他,军士们都制止不住。同日,连同部下叛党新任虢州刺史常彦卿等五百余人全部杀掉。没收赵思绾的家财,共得二十多万贯,归入国库。
赵思绾刚进永兴城时,城中有人口近十多万,到开城投降时,仅剩下一万人而已,那被饿死的有多少人就可得而知了。

赵思绾传相关文章

  • 小花犬显灵》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先祖母张太夫人,畜一小花犬,群婢患其盗肉,阴扼杀之。中一婢曰柳意,梦中恒见此犬来啮,睡辄呓语。太夫人知之,曰:群婢共杀犬,何独衔冤于柳意?此必柳意亦盗肉,不足服其心也。考问果然。 ...
  •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①。》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①。  [注释]  ①五代:唐朝以后,在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先后建立政权的有梁(907-923)、唐(923-936)、晋(936-946)、汉(947-950)、周(951-960)五个朝代,称为...
  • 粤西游日记三十一》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初二日早起,阴云如故。饭久之,夫至乃行。东向三里,即前往观鱼道也。既乃渡溪而北,随溪北岸东行,又二里,有石峰东峙峡中。盖南北两界山,自州西八里即排闼而来,中开一坞,水经其间,至此则...
  • 长清僧》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坠毙。僧魂适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
  • 军形篇》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原文及注释 - -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竹...
  • 第十八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宝玉来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
  • 第一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李、郭二贼欲弑献帝。张济、樊稠谏曰:“不可。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李、郭二人从其言,按住兵器...
  • 定公·定公七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七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齐侯、郑伯盟于咸。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齐侯、卫侯盟于沙。大雩。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九月,大雩。冬十月。   【传】七年春二月...
  • 文公·文公十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十有五年春,季孙行父如晋。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夏,曹伯来朝。齐人归公孙敖之丧。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单伯至自齐。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齐人侵我...
  • 后唐纪二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甲申,公元924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正月,甲辰,幽州奏契丹入寇,至瓦桥。以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副之,宣徽使李绍宏为监军,将兵救幽州。   [1]春季,正月,甲辰(初五),幽州上奏说契...
  • 唐纪四十五唐德宗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   [1]十一月,乙亥(初二),朝廷将陇州改名为奉义军,提升韦皋为节度使。朱又指使中使刘海广...
  • 汉纪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3)》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二十八汉平帝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   [1]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还,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太...
  • 卷二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 志第六十七·兵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
  • 列传第四·始祖以下诸》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始祖以下诸子   勖(本名乌野 子宗秀) 隈可   ◎宗室   胡十门 合住(子布辉) 掴保 衷(本名丑汉) 齐(本名扫合) 术鲁胡石改 宗贤(本名阿鲁) 挞懒 卞(本名吾母) ...
  • 梅尧臣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梅尧臣字圣俞,宋宣州宣城人。是侍读学士梅询的侄子,在诗作方面造诣极深。他的诗,有一种深远而淡泊的意境,并常于平淡中显现匠心独运的奇巧。起初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诗才没有被人们...
  • 苏逢吉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苏逢吉,长安人。父亲叫苏悦。苏逢吉母亲去世得早,苏悦没有再娶时,身边没有服侍的人。苏悦特别爱喝酒,虽然酒量不大,但整天都要有酒润口。别人做的饭菜,都不能称他心意,要等逢吉下厨...
  • 程灵洗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程灵洗字玄涤,新安海宁人。年轻时以勇力闻名,一日可步行二百多里,善长骑马、游泳。梁朝末年,海宁县、黟县、歙县等和鄱陽郡、宣城郡境内盗贼盛行,县附近深受其害。程灵洗一向被乡...
  • 根结》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根结第五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
  • 裴夷直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一十三 卷513_1 《献岁书情》裴夷直 白发添双鬓,空宫又一年。 音书鸿不到,梦寐兔空悬。 地远星辰侧,天高雨露偏。 圣期知有感,云海漫相连。 卷513_2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