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150章 > 李守贞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150章李守贞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李守贞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李守贞,河陽人。年少时凶暴奸猾,飘泊无依,在本郡做牙将。晋高祖镇守河陽时,任他为典客,后来晋高祖多次调动,李守贞都跟随着他。晋高祖即位后,李守贞接连升到客省使。天福年间,李金全凭据安州反叛,南唐贼人入寇,晋高祖命马全节讨伐他们,李守贞监护军队,贼寇平定后,任李守贞为宣徽使。晋少帝即位,授李守贞为滑州节度使兼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不久,改任侍卫都虞候。开运元年(944)春,契丹人进犯澶州、魏州,少帝驾往澶州,契丹派麻答领骑兵由郓州马家口渡过黄河,在东岸树立营栅,李守贞领兵从澶州奔赴前线。契丹大败,淹死数千人,李守贞俘获战马数百匹、偏将七十多人。不久,敌人退走。晋少帝回京,任李守贞为兖州节度使,仍兼侍卫都虞候一职。
五月,以李守贞任青州行营都部署,率领二万士兵向东讨伐杨光远,以符彦卿为副。十一月,杨光远的儿子杨承勋等人请求投降,李守贞进城,在别宅杀害杨光远。杨光远有位叫宋颜的孔目官,将杨光远的财宝、名姬、善马全部告知李守贞,因而得以藏在李守贞帐下。按近来惯例,官军攻下城池,皇上必降诏广施恩惠,清除弊端。这时,枢密使桑维翰因为杨光远的数十位同党尚潜藏逃匿未抓获,搜索很急,所以降恩诏书久久未下。有人告发宋颜就藏在李守贞那里,朝廷便抓获宋颜而杀了他,李守贞因此怨恨桑维翰。这时给予行营将士的赏赐,李守贞全用发霉变质的茶叶和染木、姜药之类充数,军士大怒,于是用布包着得到的赏赐,像人头形状,当作李守贞的头,悬挂在树上以诅咒他。李守贞回师后,加封他为同平章事,将杨光远在东京的住宅赐给他。李守贞于是占取邻近住宅的军营,用来扩大自己的住宅,大兴土木,建造一年多,为京城之冠,少帝前往赐宴,施恩礼待无人能比。
开运二年(945)春,契丹出动全部兵力南下,前锋到达相州汤陰县。少帝令李守贞驻防滑州。少帝再次驾临澶州,李守贞为北面行营都监,与招讨使杜重威一同北伐,到取得陽城之战的胜利后,就收兵而回。四月,御驾回京,以李守贞为侍卫副都指挥使,调往宋州镇守,加封检校太师。三年春,诏令李守贞领兵巡视边界,到衡水,抓获莫州刺史赵思英而回。不久,代替高行周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调往郓州镇守,李守贞非常失望怨恨。正逢宰臣李崧加封侍中,李守贞对枢密使直学士殷鹏说:“枢密有什么功,就加封他为正相!”此前,桑维翰因功高德劭而任枢密使,李守贞的名望地位一直居于他下面,常畏惧他,便与李彦韬、冯玉一帮人协力排斥桑维翰,桑维翰终被罢免枢密使职务。李崧资历不够,李守贞得以欺凌蔑视他。
那年夏天,契丹人侵犯边境,朝廷任李守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少帝在内殿设私宴,以恩宠李守贞的出征,教坊伶人献上话语说:“天子不须忧北寇,守贞面上管幽州。”宴罢,李守贞有得意自傲的神态,在外面传扬伶人的献语。接着领兵到定州以北,与契丹的非正规军相遇,便杀了契丹将领解里就回师。九月,加封为兼侍中。这时契丹派瀛州刺史假装向少帝投降,请求发大军接应,朝廷信以为真。十月,诏令杜重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以李守贞为兵马都监,主管幽州行府事务。此先,李守贞领兵第二次经过邺都时,杜重威厚加赠馈,曲意奉承逢迎,李守贞很高兴,常在少帝面前夸耀杜重威,请交给他征讨的权力。现在,李守贞、杜重威等在邺都会合兵力,便奔赴瀛州,瀛州却不响应。贝州节度使梁汉璋被蕃将高牟翰打败,战死,晋军便退回。退到深州,听到契丹大军来到,于是向西奔往镇州,到滹沱河的中渡时,与敌人遭遇。晋军在滹沱河南边,不久,敌人骑兵偷偷渡河来到栾城,断了晋军的粮道,旋即王清又战死,杜重威便与李守贞投降契丹,李守贞被授予司徒,依旧任郓州节度使,跟随契丹军队进军汴京。这时京城中,契丹人充斥,京城的百姓,就如在泥水炭火之中。杜重威、李守贞却来去高视阔步,市民们唾骂他们,他们全无愧色。不久,黄河以北及京城以东草寇蜂起,澶州浮桥被贼寇切断,契丹国主极为惊恐,便命众帅各回本州镇守,李守贞就到了汶陽。汉高祖进入汴京后,李守贞害怕而来朝奉,高祖授他太保爵位,调往河中府镇守。不久,汉高祖去世,杜重威被诛,李守贞更感不安,于是暗中筹划奸计。
乾佑元年(948)三月,李守贞首先写信给权贵重臣,遍求荫庇支持,而自己巩固城墙,修造兵甲,日夜不停。李守贞认为后汉皇室新创,新君才立,自以为自己举事安排周密无遗,又加上有位叫总伦的僧人,以占卜方术依附李守贞,说李守贞能获取帝位。不久,赵思绾据京兆反叛,派使者奉表送皇帝穿的衣服给李守贞,李守贞便以为天时和人事与自己相合,于是暗中支援草寇,令他们在所在地偷偷举事,自己派兵占据潼关。朝廷派白文珂、常思等人领兵问罪,又派枢密使郭威西征。汉军刚到,李守贞因为汉朝各军大多曾是自己的部下,自以为一向深得军心拥护,所以坐待他们前来敲门迎接自己,当军士们鼓噪辱骂他时,李守贞才大失所望。接着王景崇占据岐下,与赵思绾一起派使者推举尊奉李守贞,李守贞于是自称为秦王,赵思绾、王景崇都受李守贞的任命安置。李守贞又派人用蜡丸裹着书信送给吴、蜀、契丹诸国,以求接应支援。不久城中粮尽,杀人为食,李守贞叫来总伦询问凶吉,总伦竟说“:大王自有天分,别人不能夺去。然而与此地相应的天上星宿有灾变,等城中磨难杀灭将尽,只留下一人一骑,那就是大王时来运转的时候。”李守贞深信不疑。当汉军攻城时,李守贞将发炮石以抵拒城外军队,而发炮石的竿子找不到,不久,上游漂来一架木筏,那木头全可用作炮竿,李守贞更以为有神相助。又曾经宴请将佐,李守贞手持弓箭,遥指一副老虎舐虎掌的图画说“:我如能成就非常的大业,就当射中老虎舌头。”发弓一箭射中,将佐们都拜贺他,李守贞也更加自负。
到周光逊献西寨投降汉军时,李守贞势力更加窘迫,人心离散。汉军攻城更急,李守贞于是暗中在府衙积蓄许多柴草,做自焚的打算。二年七月,城池陷落,李守贞全家投火而死。汉军进城,从烟火中找到李守贞的尸休,割下他脑袋用木匣子装着,又抓获他几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与其他党徒一起献给朝廷。隐帝登上明德楼接受俘虏,宣读庆功的捷报,百官称贺。受俘礼毕,将俘虏在都城示众,李守贞的首级挂在南街上,他的各个子女以及贼党孙愿、刘芮、张延嗣、刘仁裕、僧人总伦、靖王余、张球、王廷秀、焦文杰、安在钦等一并在西街碎尸,其余都被斩首。

李守贞传相关文章

  • 习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习姓氏祖宗:未知姓氏起源:1、以国名为姓。中国古代有诸侯国习国,灭国后,其公族有的以原国名命姓,遂为习姓。2、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有地名少习,在今陕西商县东180多里,后称为...
  • 陶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陶姓氏祖宗:尧帝姓氏起源:来源于居地,上远古时期的尧帝,初居于陶,以制陶为业,后封于唐,为唐侯,故称陶唐。他的子孙有以居地为姓者,相传姓陶。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晋置济阳郡,现...
  • 采药》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三 - - 豢龙先生采药于山,有老父坐石上,揖之不起。豢龙先生拱而立。倾之,老父仰而嘘,俯而凝其神,玉如也,颔而笑曰:“子欲采药乎?余亦采药者也。今子虽采药而未知药也。知药莫若我。&rd...
  • 升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地风升)坤上巽下《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初六,允升,大吉。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九三,升虚邑。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六五,贞吉,升阶。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 第一百一十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莺儿见宝玉说话『摸』不着头脑,正自要走,只听宝玉又说道:“傻丫头,我告诉你罢,你姑娘既是有造化的,你跟着他自然也是有造化的了。你袭人姐姐是靠不住的。只要往后你尽心...
  •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黛玉到馆门口,紫鹃说了一句话,更动了心,一时吐出血来,几乎晕倒。亏了还同着秋纹两个人挽扶着黛玉到屋里来。那时秋纹去后,紫鹃雪雁守着,见他渐渐苏醒过来,问紫鹃道:“你们...
  • 巧蓺》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二卷 - - 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箸葛巾角,低头拂棋,妙踰于帝。   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
  • 马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马 姓氏祖宗:赵奢 姓氏起源: 1、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
  • 高登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高登 多丽 人间世,偶然攘臂来游。何须恁、乾坤角抵,又成冷笑俳优。且宽心、待他天命,谩鼓舌、夸吾人谋。李广不侯,刘蕡未第,千年公论合谁羞。往矣瓦飘无意,甑堕懒回头。真堪笑,直钩...
  • 欧阳修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欧阳修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采桑子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
  • 列传第五十九·忠义一》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栾共子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唯其所在,则致死焉。”公卿大夫居其位,食其禄,国家有难,在朝者死其官,守郡邑者死城郭,治军旅者死行阵,市井草野之臣发愤而死,皆其所也。故死得...
  • 志第三十三·选举二》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选举二   ○文武选   金制,文武选皆吏部统之。自从九品至从七品职事官,部拟。正七品以上,呈省以听制授。凡进士则授文散官,谓之文资官。自余皆武散官,谓之右职,又谓之右...
  • 王章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王章,大名南乐人。少年时为官吏。同光初年,在枢密院做事,后回归大名,历官至都孔目官。后唐清泰末年,屯驻大名的捧圣都虞候张令昭作乱,赶走节度使刘延皓,自称为留后,王章仍任原官职,为...
  • 齐高昭刘皇后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高昭刘皇后名叫智容,广陵人。祖父刘玄之,父亲刘寿之,都是员外郎。皇后的母亲桓氏,梦见吞下了玉首饰而生下皇后,当时有紫光充满房间,就告诉了刘寿之。刘寿之说:“遗憾的是不是...
  • 庾荜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庾荜,字休野,是新野人。他的父亲庾深之,官至南朝宋雍州刺史。 庾荜十岁那年,遭逢他父亲的丧事,他守孝时哀毁不已,深受州里官员称许。二十岁左右,庾荜被州里迎为主簿,举荐为秀才,数...
  • 郭璞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当时尚书杜预对朝廷制度进行了一些增减调整,郭瑗常常予以辩驳纠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称,后死在建平太守任上。郭璞喜好经书学...
  • 刘磡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刘萛字子真,平原高唐人,是汉代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父亲刘广,是斥丘县令。刘萛少年贫苦,卖牛衣为生。然而勤奋好学,编牛衣时,手里拿着草绳,边编边诵书,故能博通古今。为人清身洁己,行为...
  • 崔公信、杨汝士、陈至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八十四 卷484_1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崔公信 叠石状崖巘,翠含城上楼。 前移庐霍峰,远带沅湘流。 潇洒主人静,夤缘芳径幽。 清辉在昏旦,岂异东山游。 卷484_2 《过小妓...
  •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全唐诗卷一十五   卷15_1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李舒   皇矣天宗,德先王季。因心则友,克让以位。   爰命有司,式遵前志。神其降灵,昭飨祀事。  ...
  • 苦楝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楝 释名 苦楝。实名金铃子。 气味 苦、寒、有小毒。 主治 1、热厥心前(或发或止,身热足寒,长期不愈)先灸大溪、昆仑两穴,引热下行,然后内服“金铃散”:用金铃子、元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