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曾国藩家书 > 劝学篇 > 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家书》章节目录: 《修身篇》 《劝学篇》 《治家篇》 《理财篇》 《交友篇》 《为政篇》 《用人篇

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

书籍:曾国藩家书章节:劝学篇更新时间:2020-01-16
四位老弟足下:

余于三月廿四,移寓前门内西边碾儿胡同,与城外消息不通,四月间到折差一次,余竟不知,迫既知而折差已去矣。惟四月十九欧阳小岑南归,余寄衣箱银物并信一件。四月廿四梁录庄南归,余寄书卷零物并信一件。两信皆仅数语,至今想尚未到,四月十三黄仙垣南归,余寄闱墨,并无书信,想亦未到。兹将三次所寄各物,另开清单付回,待三人到时,家中照单查收可也。

内城现住房共廿八间,每月房租京钱三十串,极为宽敝,冯树堂郭筠仙所住房皆清洁。甲三三月廿四日上学,天分不高不低。现已读四十天,读至自修斋至平治矣。因其年大小,故不加严,已读者字皆能认。两女皆平安,陈岱云之子,在余家亦甚好。内人身子如常,同又有喜,大约九月可生。

余体气较去年略好,近因应酬太紧,天气渐热,又有耳鸣之玻今年应酬,较往年更增数倍,第一为人写对联条幅,合四川湖南两省,求书者几日不暇给。第二公车来借钱者甚多,无论有借无借,多借少借,皆须婉言款待。第三则请酒拜客,及会馆公事。第四则接见门生,颇费精神。又加以散馆殿试,则代人料理,考差则自己料理,诸事亢杂,遂无暇读书矣。

五月十一日,接到四月十三家信,内四站六弟各文二首,九弟季弟各文一首,四弟东皋课文甚洁净,诗亦稳妥,则何以哉一篇,亦清顺有法。第词句多不圆足,笔亦平沓不超脱,平沓最为文家所忌,宜力求痛改此病,六弟笔爽利,近亦渐就范围,然词意平庸,无才气峥嵘之处,非吾意中之温甫也,如六弟之天姿不凡,此时作文,当求议论纵横,才气奔放,作如火如荼之文,将来庶有成就。不然,一挑半剔,意浅调插,即使获售,亦当渐其文之浅薄不堪。若其不售,则又两失之矣。

今年从罗罗山游,不知罗山意见如何,

吾谓六弟今年入泮固妙,万一不入,则当尽弃前功,一志从事于先辈大家之文。年过二十,不为少矣。若再扶墙摩壁,役役于考卷搭截小题之中,将来时过而业仍不精,必有悔恨于失计者,不可不早图也,余当日实见不到此,幸而早得科名,未受其害,向使至今未尝入泮,则数十年从事于吊渡映带之间,仍然一无所得,岂不腼颜也哉?此中误人终身多矣,温甫以世家之子弟,负过人之姿质,即使终不入泮,尚不至于饥寒,奈可亦以考卷误终身也?

九弟要余改文详批,余实不善改小考文,当请曹西垣代改,下次折弁付回。季弟文气清爽异常,喜出望外,意亦层出不穷。以后务求才情横溢,气势充畅,切不可挑剔敷衍,安于康陋,勉之勉之!初不基不可不大也。书法亦有褚字笔意,尤为可喜!总之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悌为端,其次则文章不朽,诸弟若果能自立,当务其大者远者,毋徒汲汲于进学也。冯树堂郭筠仙在寓,看书作文,功无间断。陈季牧日日习字,亦可畏也!四川门生留京约二十人,用功者颇多。余不尽言。国藩草……(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相关文章

  • 项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项姓氏祖宗:公子燕姓氏起源:1、出自华姓,为楚国王族后裔。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项城县),建立了项国。后来,项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项”命姓,...
  • 涂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涂姓氏祖宗:未知姓氏起源:江西有条河,叫滁河涂姓的先祖,就生活在涂河西岸。古时候以地名为姓的习惯,涂河流经安微、江西两省,至今那里还有许多人姓涂。又有一支涂姓,起源很早很...
  • 南村董天士》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 - 南村董天士,不知其名,明末诸生,先高祖老友也。花王阁剩稿中,有哭天士诗四首,曰:事事知心自古难,平生二老对相看,飞来遗札惊投箸,哭到荒村欲盖棺,残稿未收新画册,余赀惟卖破儒冠。布衾两...
  • 第二十七章》原文翻译 - - 《中庸》目录 - - 大哉圣人之道!  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待其人而後行。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
  • 载芟》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
  • 将仲子》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
  • 三传记事》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秦穆公袭郑,晋纳邾捷菑。《三传》所书略相似。《左氏》书秦事曰:“杞子自郑告秦曰:‘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且行千...
  • 程和仲、咏槐、陈梦协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程和仲 沁园春(寿竹林亭长) 呼伯雅来,满进松精,致寿于公。况富矣锦囊,吟边得句,森然武库,书里称雄。亭长新封,亩宫雅趣,一笑侯王名位穹。闲官守,任平章批抹,明月清风。 年年申庆桑蓬。...
  • 叶阊、杜良臣、郑雪岩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叶阊 摸鱼儿 倚薰风、画阑亭午。采莲柔舻如语。红裙溅水鸳鸯湿,几度云朝雨暮。游冶处。最好是、小桥芳树寻幽趣。绣帘低护。任凉入霜纨,月侵冰簟,长夏等闲度。 都如梦,怅望游仙...
  • 僖公·僖公二十八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楚人救卫。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
  • 卷二百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高拱兄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官帑遗赵文华,家屏直书之,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万历初,进修撰,充日...
  • 张咏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少年时意气豪放,不拘小节,即使贫贱时外出交游,也不肯居人之下。太平兴国五年(980),濮州推举进士,舆论以张咏为首位被推荐人。当地有个叫张覃的老儒生还没...
  • 安重霸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安重霸,云州人。生性狡猾,多有智谋。起初,从代北和明宗一起在武皇手下供事,因为犯罪投奔汴梁,在汴梁又因罪投奔蜀地,蜀人看他是蕃人擅长骑射,便任为亲将。蜀后主王衍,幼年时继承王位...
  • 礼仪二》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隋文帝开皇中,将作大匠宇文恺依《月令》造明堂木样以献。帝令有司于京城安业里内规兆其地,方欲崇建,而诸儒争论不定,竟议罢之。炀帝时,恺复献明堂木样并议状,属迁都兴役,事又不就。...
  • 江式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江 式,字法安,陈留济陽人。他的六世祖江 琼,字孟琚,晋朝冯翊太守,擅长虫篆、训诂。永嘉年间大乱,江 琼弃官投奔凉州刺史张轨,从此子孙就定居在凉州,书法、训诂作为家业世代相传。江 ...
  • 欧阳[危页]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欧陽[危页]字靖世,长沙临湘人。是本郡豪族。祖父欧陽景达,在梁代任本州侍中。父亲欧陽僧宝,任屯骑校尉。 欧陽[危页]年轻时正直,有思辩能力,因为非常信守言行而在岭表很闻名。...
  • 荀勖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陰人,是汉司空荀爽的曾孙。祖父荀非木,是射声校尉。父亲荀月八十,早死。荀勖幼年寄托在舅父家里。奇异早熟,十几岁能写文章。从外祖父魏太傅钟繇说:“此儿...
  • 傅靳蒯成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阳陵侯傅宽,以魏国五大夫爵位的骑将军官身份跟随沛公刘邦,曾做过家臣,起事于横阳。 他随沛公进攻安阳、杠里,在开封攻打秦将赵贲的军队,以及在曲遇、阳武击溃秦将杨熊的军队,曾斩...
  • 殷本纪》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殷的先祖契,他母亲叫简狄,是有女戎氏的女儿,帝喾的第二个妃子。 有一天,简狄等三人出外洗澡,看见燕子生了一个蛋,简狄拿起来吞了,因而怀孕生下契。 契长大后,辅佐禹治理洪水有功劳。...
  • 行针》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行针第六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