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曾国藩家书 > 为政篇 > 致诸弟·喜述补侍郎缺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致诸弟·喜述补侍郎缺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家书》章节目录: 《修身篇》 《劝学篇》 《治家篇》 《理财篇》 《交友篇》 《为政篇》 《用人篇

致诸弟·喜述补侍郎缺

书籍:曾国藩家书章节:为政篇更新时间:2020-01-16
澄侯温甫子值季洪四位老弟左右:

正月十日曾寄家信,甚为详备。二月初三接到澄弟十一月二十夜之信,领悉一切。今年大京察,侍郎中休致者二人,德远村冯吾园两先生也,余即补吾国先生之缺。向来三载考绩,外官谓之大计,京官谓之京察。京察分三项,一二品大员及三品之副都御史,皇上皆能记忆其人,不必引见,御笔自下朱谕,以为彰瘅,此一项也。自宗人府丞以下,凡三四五品京官,曾引见,有黜而无陟,前在碾儿胡同时,间墨学士奎光,即引见体致者也,此一项也。自五品而下,如翰林内阁御史大部,由各堂官考差,分别一二三等,一等则放府道,从前如劳辛阶易念园。今年如陈竹伯,皆京察一等也,此一项也。

余自到礼部,比从前较忙冗,恨不得有人帮办离中琐细事:然以家中祖父之病,父叔勤苦已极,诸弟万无来京之理。且如温甫在京,佟主再三劝诱,令之南归,今岂肯再蹈覆辙,今之北来。江岷樵以拣发立官达浙,岷樵即应允矣。适徐爱渠清星阶教书,星阶立即就徐馆,言定秩间仍往浙依江,江亦应允。

邹墨林自河南来京,意欲捐教,现寓圆通观,其为人实诚笃君子也。袁漱六新正初旬,忽吐血数天,现已痊愈。黄正斋竟为本部司员,颇难为情。余一切循嫌恭之道,欲破除江平,而黄总不免拘谨。余现尚未换绿呢车,惟添一骡,盖八日一赴园,不能不三牲口也。书不一一。兄国藩草。(道光二十九着二月初六日)

致诸弟·喜述补侍郎缺相关文章

  • 沧州牧王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舅氏张公健亭言,沧州牧王某,有爱女婴疾沉困,家人夜入书斋,忽见其对月独立花阴下,悚然而返,疑为狐魅托形,嗾犬扑之,倏然灭迹。俄室中病者曰:顷梦至书斋看月,意殊爽适,不虞犬至,几不得免。...
  • 宋小岩》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程编修鱼门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宋小岩将殁,以片札寄其友曰:白骨可成尘,游魂终不散,黄泉业镜台,待汝来相见。余亲见之,其友将殁,以手拊床曰:宋公且坐。余亦亲见之。 ...
  • 问舍求田》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路 - - 下面大体讲作人的道理: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
  • 丐僧》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济南一僧,不知何许人。赤足衣百衲,日于芙蓉、明湖诸馆,诵经抄募。与以酒食钱粟皆弗受,叩所需又不答。终日未尝见其餐饭。或劝之曰:“师既不茹荤酒,当募山村僻巷中,何日日往来...
  • 告子章句下·第十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
  • 烈文》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 烝民》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王命仲山甫...
  • 灵台》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々。王在灵沼,于牣鱼跃。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宝玉正自发怔,不想黛玉将手帕子甩了来,正碰在眼睛上,倒吓了一跳,问是谁。林黛玉摇着头儿笑道:“不敢,是我失了手。因为宝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给他看,不想失了手。”宝玉...
  • 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徐晃引军渡汉水,王平苦谏不听,渡过汉水紥营。黄忠、赵云告玄德曰:“某等各引本部兵去迎曹兵。”玄德应允。二人引兵而行。忠谓云曰:“今徐晃恃勇而来,且休与...
  • 杨韶父、史深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杨韶父 伊州三台令 水村月淡云低。为爱寒香晚吹。瘦马立多时。是谁家、茅舍竹篱。 三三两两芳蕤。未放琼铺雪堆。只这一些儿。胜东凤、千枝万枝。 如梦今 凉月薄阴犹殢。红...
  • 刘袤、胡寅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刘袤 临江仙(补李后主词) 樱桃结子春归尽,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李煜。何时重听玉嘶。扑帘飞絮,依约梦回时。 胡...
  • 道经·第十四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道经 -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
  • 列传第二百十·外国三》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日本,古倭奴国。唐咸亨初,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地环海,惟东北限大山,有五畿、七道、三岛,共一百十五州,统五百八十七郡。其小国数十,皆服属焉。国小者百里,大不过五百里。户小...
  • 卷八十 列传第十八》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萧敌烈弟拔刺耶律盆奴萧排押弟恒德德子匹敌耶律资忠耶律瑶质耶律弘古高正耶律的琭大康乂萧敌烈,字涅鲁衮,宰相挞烈四世孙。识度弘远,为乡里推重。始为牛群敞史。帝闻其贤,召入侍...
  • 李庭芝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李庭芝,字祥甫。他的祖先是汴京人,十二代祖孙同堂而居,叫作“义门李氏”。后来迁徙到随州应山县。金国灭亡,襄江、汉水流域地区兵火战乱频仍,又迁徙到随州。特别以武艺...
  • 晋本纪第九》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出帝父敬儒,高祖兄也,为唐庄宗骑将,早卒,高祖以其子重贵为子。高祖六子,五皆早死,而重睿幼,故重贵得立。   重贵少而谨厚,善骑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久之,不能通大义,谓...
  • 刘崇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刘崇,太原人,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堂弟。小时游手好闲,爱好陆博意钱的游戏。成年后参加河东军队。后唐长兴年中,迁任虢州军校。汉高祖镇守并州、汾州时,上奏章任刘崇为河东步军都指...
  • 李克宁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李克宁,是武皇的小弟弟。起初随父兄在云中起事,任奉诚军使。赫连铎进攻黄花城时,李克宁和武皇以及各位弟弟登上城墙,血战三日,力气耗尽,杀敌数万。燕军进攻蔚州时,李克宁兄弟拒城抗...
  • 列传第八》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卫操 莫含 刘库仁(弟子罗辰 罗辰曾孙仁之) 尉古真(从玄孙瑾)穆崇 奚斤 叔孙建 安同 庾业延 王建 罗结 楼伏连(曾孙宝) 闾大肥 奚牧 和跋 莫题贺狄干 李栗 奚眷 卫操,字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