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灵枢篇 > 周痹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灵枢篇周痹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周痹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灵枢篇更新时间:2017-03-07
周痹第二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徒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
黄帝曰:愿闻众痹。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黄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对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
帝曰:善。愿闻周痹何如?岐伯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
黄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名曰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瘈坚转引而行之。黄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

周痹相关文章

  • 宛平何华峰》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宛平何华峰,官宝庆同知时,山行疲困,望水际一草庵,投之暂憩,榜曰孤松庵,门联曰:白鸟多情留我住,青山无语看人忙。有老僧应门,延入具茗,颇香洁,而落落无宾主意。室三楹,亦甚朴雅,中悬画佛一...
  • 宫室》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三 - - 洪荒之世,野处穴居;有巢以后,上栋下宇。竹苞松茂,谓制度之得宜;鸟革翚飞,谓创造之尽善。朝廷曰紫宸,禁门曰青琐。宰相职掌丝纶,内居黄阁;百官具陈章疏,敷奏丹墀。木天署学士所居,紫薇省...
  • 愚民含忿轻生》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通州东乡农人,有佃富家之田者,一日,入城还租,因米色不佳,颇受斥辱,农人忿不欲生。其家有一妻三子三女,长女已嫁,合家尚有七人。农归告其家人曰:“吾虽贫贱,义不受辱。今因佃人之...
  • 梦幻空花非真无》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怎么转到积极的呢?我们前面说过,生命的本身像大海一样,我们现在生命活着的一切作用,不过是这个本性的功能所起的现象。就好比一个浪头过去,又一个浪头过去一样。虽然这个浪头是无...
  • 蘧公孙书坊送良友 马秀才山洞遇神仙》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马二先生在酒店里同差人商议要替蘧公孙赎枕箱。差人道:“这奴才手里拿着一张首呈,就像拾到了有利的票子。银子少了,他怎肯就把这钦赃放出来?极少也要三二百银子。还要...
  • 齐天大圣》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许盛,兖人。从兄成贾于闽,货未居积。客言大圣灵著,将祷诸祠。盛未知大圣何神,与兄俱往。至则殿阁连蔓,穷极弘丽。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齐天大圣孙悟空云。诸客肃然起敬,无敢有惰容...
  • 李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商河李生,好道。村外里余有兰若,筑精舍三楹,趺坐其中。游食缁黄,往来寄宿,辄与倾谈,供给不厌。一日,大雪严寒,有老僧担囊借榻,其词玄妙。信宿将行,固挽之,留数日。适生以他故归,僧嘱早至...
  • 捭阖》原文翻译 - - 《鬼谷子》原文及注释 - -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
  •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宝...
  • 韩琦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韩琦 点绛唇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安阳好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
  • 成公·成公四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三月壬申,郑伯坚卒。杞伯来朝。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公如晋。葬郑襄公。秋,公至自晋。冬,城郓。郑伯伐许。   【传】四年春,宋华元来聘,通嗣君...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三》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
  • 蔡攸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蔡攸,字居安,兴化仙游人,是蔡京的长子。元符中,官为监在京裁造院。徽宗当时是端王,每次退朝,蔡攸都到自己的府衙,他们在途中相遇,蔡攸必下马垂手站立恭迎端王,端王问左右,知道他是蔡承...
  • 程师孟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程师孟,字公辟,吴县人。中进士甲科。历任南康军知军、楚州知州,提点夔州路刑狱。泸水一带西戎多次进犯渝州边地,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很远,有敌警讯,率兵一整天才能到。程师孟奏请迁...
  • 张俊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人。爱好射箭,富有才气。出身于群盗之中,十六岁时,是三阳地区弓箭手。政和七年(1117),随从征讨南方少数民族,转任都指挥使。宣和初年,随从进攻西夏仁多泉,开始...
  • 列传第五 太宗子》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承乾,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后宫生宽,杨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陰妃生祐,王氏生恽,燕妃生贞,又生第十一子嚣,韦妃生慎,后宫生简,杨妃生福,杨氏生明。 常山愍王承...
  • 赵起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氏。父达,幽州录事参军。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干。义旗建,高祖拜段荣为定州刺史,让起作段荣的典签。除奉车都尉。天平中,征任相府骑曹,累加中散大夫。世宗嗣位...
  • 李元护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李元护,辽东襄平人。八世祖李胤,晋朝司徒、广陆侯。李胤子李顺、李..及孙子李沉、李志,都是很有名的官员。李沉孙子李根,任慕容宝政权的中监。李根儿子李后智等随慕容德南渡黄河...
  • 吕罗汉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吕罗汉,本是东平寿张人。其先祖,在石勒时代迁居幽州。祖吕显,字子明。少年好学,性格廉洁正直,乡里有人发生纠纷都纷纷到他那里评理。慕容垂任命他为河间太守。皇始初年,举郡降魏,魏...
  •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王不留行 释名 禁宫花、剪金花、金盏银台。 气味 (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2、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