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宛平何华峰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阅微草堂笔记》章节目录: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卷七如是我闻(一)》 《卷八如是我闻(二)》 《卷九如是我闻(三)》 《卷十如是我闻(四)

宛平何华峰

书籍:阅微草堂笔记章节:卷八如是我闻(二)更新时间:2019-12-30
宛平何华峰,官宝庆同知时,山行疲困,望水际一草庵,投之暂憩,榜曰孤松庵,门联曰:白鸟多情留我住,青山无语看人忙。有老僧应门,延入具茗,颇香洁,而落落无宾主意。室三楹,亦甚朴雅,中悬画佛一轴,有八分书题曰:半夜钟磬寂,满庭风露清,琉璃青黯黯,静对古先生。不署姓名,印章亦模糊不辨。旁一联曰:花幽防引蝶,云懒怯随风,亦不题款。指问此师自题耶?漠然不应,以手指耳而已。归途再过其地,则波光岚影,四顾萧然,不见向庵所在,从人记遗烟筒一枝,寻之,尚在老柏下。竟不知是佛祖是鬼魅也。华峰画有佛光示现卷,并自记始末甚悉。华峰殁后,想已云烟过眼矣。

宛平何华峰相关文章

  • 姚安公论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福州学使署,本前明税珰署也,奄人暴横,多潜杀不辜,至今犹往往见变怪。余督闽学时,奴辈每夜惊。甲寅夏,先姚安公至署,闻某室有鬼,辄移榻其中,竟夕晏然,昀尝乘间微谏,请勿以千金之躯与鬼角...
  • 天生梵字大悲咒》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 - 大学士伍公弥泰言,向在西藏见悬崖无路处,石上有天生梵字大悲咒,字字分明,非人力所能,亦非人迹所到。当时曾举其山名,梵音难记,今忘之矣,公一生无妄语。知确非虚构,天地之大无所不有。...
  • 曰仁义,礼智信①。此五常,不容紊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曰仁义,礼智信①。此五常,不容紊②。  [注释]  ①仁:指爱心等善良品德。 义:做应当做的事。 礼:指人事礼节。 智:同知,指有才识而明道理。 信:指诚实,信用。  ②常:天道之...
  •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
  • 概论》原文翻译 - - 《菜根谭》原文 - -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
  • 告子章句上·第十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 临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地泽临)坤上兑下《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初九,咸临,贞吉。九二,咸临,吉,无不利。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六四,至临,无咎。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上六,敦临,吉,无咎。...
  •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尤三姐自尽之后,尤老娘和二姐儿、贾珍、贾琏等俱不胜悲恸,自不必说,忙命人盛殓,送往城外埋葬。柳湘莲见尤三姐身亡,痴情眷恋,却被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竟自截发出家,跟随疯...
  • 百家》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百家之言, 虽不皆清翰锐藻, 弘丽汪濊, 然悉才士所寄, 心一夫澄思也. 正经为道义之渊海, 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仰而比之, 则景星之佐三辰;俯而方之, 则林薄之裨嵩岳. ...
  • 夜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三卷 - - 【原文】凡与敌夜战,须多用火鼓,所以变乱敌之耳目,使其不知所以备我之计,则胜。法曰:“夜战多火鼓。”①春秋越伐吴②,吴人御之笠泽③,夹水而阵。越为左右二军④,乘夜⑤或...
  • 黄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黄 姓氏祖宗:陆终 姓氏起源: 黄姓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主根在古黄国(今河南信阳地区潢川县),黄姓起源有三支。 1、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
  • 蔡君谟帖语》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韩献肃公守成都时,蔡君谟与之书曰:“襄启:岁行甫新,鲁钝之资,日益衰老。虽勉就职务,其于精力不堪劳苦。念君之生,相距旬日,如闻年来补治有方,当愈强健,果何如哉?襄于京居,尚留少时,...
  • 志第十七·地理二》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山东山西   山东《禹贡》青、兖二州地。元直隶中书省,又分置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属焉。洪武元年四月置山东等处行中书省。三年十二月置青州都卫。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东都指...
  • 志第六·五行三》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洪范》曰:“金曰从革。”金不从革,则失其性矣。前史多以恒昜、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金,今从之。   ▲恒蝪   洪武三年,夏旱。...
  • 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自秦变古,王制亡,始郡县天下。下更汉、晋,分裂为南、北。至隋灭陈,天下始合为一,乃改州为郡,依汉制置太守,以司隶、刺史相统治,为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
  • 太宗诸子》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太宗诸子 ○恒山王承乾 楚王宽 吴王恪 (子成王千里 孙信安王祎) 濮王泰庶人祐 蜀王愔 蒋王惲 越王贞 (子琅邪王冲) 纪王慎 江 王嚣 代王简赵王福 曹王明 太宗十四子:文...
  • 樊逊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祖琰,父衡,均是平民。不过,衡极讲孝道,父死,负土成坟,种植柏树几十亩,还早晚各在墓前大哭一次。逊少学问,常被兄仲戏谑。因此他责备自己说:“名义上是...
  • 明帝纪第三》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曹睿) 明帝纪,明皇帝名睿,字元仲,是文帝曹丕所立的太子。他从小备受祖父武帝喜爱,常随他参加宫廷宴会及朝政活动。十五岁时被封为武德侯,文帝黄初二年(221),被封为齐公,次年晋封为平...
  • 豆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谷部 - - 豆腐 释名 气味 甘、咸、寒、有小毒。 主治 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蒸饼 释名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淋(小儿尿频量少)。用蒸饼、大蒜、淡...
  • 明水》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水部 - - 明水 释名 名亦称方诸水。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月明之夜,捕得方诸,取其壳中贮水,清明纯洁,即是方诸水。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用以洗眼,可以去雾明目,饮此水,还有安神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