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50章 > 朱瑾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50章朱瑾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朱瑾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朱瑾,是朱王宣的堂弟。雄壮勇猛非凡,性情颇为残忍。光启年间,朱瑾与兖州节度使齐克让成婚,朱瑾从郓州装饰华丽的车子衣服,私藏兵器甲士,以赴婚礼宴会。成亲之夜,甲士偷偷出击,俘获了齐克让,朱瑾自封为兖州留后。当蔡州贼寇嚣张时,朱瑾与太祖联手,共同征讨秦宗权,先后屡次获胜,因功正式被授与兖州节度使。在得到士兵拥护后,便有兼并天下的意图,连太祖都顾忌他。朱瑾用厚利招诱太祖的军士,作为间谍。到太祖进攻郓州时,朱瑾出兵援救郓州,多次与太祖交战。
乾宁二年(895)春天,太祖命大将朱友恭进攻朱瑾,挖掘堑壕包围他。朱王宣派将领贺瑰以及蕃族将领何怀宝奔赴支援朱瑾,被朱友恭擒获。十一月,朱瑾的堂兄齐州刺史朱琼献州投降,太祖下令捆着贺瑰、何怀宝以及朱琼在城下示众,对朱瑾说:“你哥哥已败,你要及早效仿投降。”朱瑾假装派牙将瑚儿带着书信、钱币送给太祖请求投降。太祖亲自到延寿门外,与朱瑾交谈。朱瑾对太祖说:“我想让大将送上符印,希望让堂兄朱琼来领取。”太祖派朱琼与客将刘捍前往领取印信匣子,朱瑾单马立于桥上,挥手对刘捍说“:可让我堂兄前来,我有私话相告。”太祖即令朱琼前往。朱瑾先让骑士董怀进埋伏在桥下,当朱琼一到,董怀进突然奔出,抓获朱琼回城,接着朱瑾砍下朱琼脑袋丢到城外,太祖才绝望回师。
到郓州陷落,庞师古乘胜进攻兖州,朱瑾与李承嗣正出兵到丰、沛一带搜括马料军粮,朱瑾的两个儿子以及大将康怀英、判官辛绾、小校阎宝献出兖州城投降庞师古。朱瑾没有了归路,便与李承嗣率领部下士卒准备退守沂州,沂州刺史尹处宾闭门不让进,朱瑾等于是退守海州。又被庞师古进逼,于是带着州民渡过淮水依附吴国杨行密,杨行密以朱瑾遥领徐州节度使。庞师古渡过淮河进攻淮南时,杨行密令朱瑾领兵抵御,清口战役中庞师古大败,朱瑾在其中出了大力。从此朱瑾率领吴国军队连年北上进犯徐州、宿州,成为东南的大患。
到杨行密去世,儿子杨渭即位,以徐温的儿子徐知训为行军副使,对朱瑾恩宠颇深。后来杨溥伪称王号,徐知训任枢密使,管理政事,以朱瑾为同平章事,仍然督察亲军。这时徐温父子恃宠专掌政权,担心朱瑾不亲附自己,在贞明四年(918)六月,派朱瑾到地方上任淮宁军节度使。徐知训设家宴为朱瑾送行,朱瑾侍奉他更加谦逊。第二天,朱瑾到徐知训家告辞,呆在徐家门前很久,徐知训的家僮私下对朱瑾说“:徐相公今晚在白牡丹妓院,侍者不准前往。”朱瑾便对门房说“:我受不了早晨的饥饿,先暂且回去。”过后徐知训得知,愕然说:“晚上当看望朱瑾。”朱瑾于是大肆具办酒席。朱瑾有乘坐的名马,冬天用锦帐罩着它,夏天用罗帐护着它。又有爱妓桃氏,是绝色美人,长于歌舞。当徐知训来到后,朱瑾捧杯为他祝寿,先将名马奉送给他,徐知训大喜说:“相公外出镇守,与我暂时相别,离情别恨可以心知,愿在此尽情一乐!”朱瑾于是请徐知训来到中堂,叫来桃氏陪酒。喝醉后,朱瑾便砍下徐知训的脑袋,给他部下看。趁机带着自己的部众紧急赶赴占领衙城,徐知训的党徒已关闭了城门,只有朱瑾一人入城,与衙兵交战,朱瑾只得翻越城墙而出,摔坏了脚,又找不到马匹,于是用剑自杀,他的尸体被抛在街市上,盛夏而不生苍蝇蛆虫,徐温令把他丢到江里,他的部下暗中捞起埋葬了他。后徐温病重时,梦见朱瑾披散着头发拉开弓箭将向他射击。徐温于是为朱瑾举行葬礼,立庙祭祀他。

朱瑾传相关文章

  • 霍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霍姓氏祖宗:叔处姓氏起源: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后代。周文王第八子,周武王的弟弟叔处,是武王的同母兄弟。武王临朝执政后,封叔处于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建立了霍国,人称霍叔。周武王...
  • 南面》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人主之过,在己任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此其说必与其所任者为仇,而主反制于其所不任者。今所与备人者,且曩之所备也.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人主释...
  • 和氏》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
  • 瞳人语》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长安士方栋,颇有才名,而佻脱不持仪节。每陌上见游女,辄轻薄尾缀之。  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见一小车,朱茀绣幰,青衣数辈款段以从。内一婢乘小驷,容光绝美。稍稍近觇之,见车幔洞开...
  • 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
  • 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曹丕闻曹彰提兵而来,惊问众官;一人挺身而出,愿往折服之。众视其人,乃谏议大夫贾逵也。曹丕大喜,即命贾逵前往。逵领命出城,迎见曹彰。彰问曰:“先王玺绶安在?”逵正色...
  • 德行》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一卷 - -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
  • 张焘、林季仲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张焘 踏莎行 阳复寒根,气回枯杆。前村昨夜梅初绽。谁言造化没偏颇,半开何独南枝暖。 素艳幽轻,清香远散。雪中岂恨和羹晚。不知何处误东君,至今不使春拘管。 恨欢迟 淡薄情怀。...
  • 襄公·襄公十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戌来聘。二月己亥,及向戌盟于刘。刘夏逆王后于齐。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公救成,至遇。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邾人伐我南...
  • 志第三十二·选举二》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凡怯薛出身:元初用左右宿卫为心膂爪牙,故四怯薛子孙世为宿卫之长,使得自举其属。诸怯薛岁久被遇,常加显擢,惟长官荐用,则有定制。至元二十年议:“久侍禁闼、门地崇高者,初受朝...
  • 邵雍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邵雍,字尧夫。他的祖先是范阳人,他的父亲邵古迁居衡漳,又迁居共城。邵雍三十岁时,游历河南,把他的父亲葬在伊水岸边,于是成为河南府人。   邵雍年少的时候,自觉有雄奇之才能,慷...
  • 耿南仲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耿南仲,开封人。与余深同年考中进士,历任提举两浙常平,徙官河北西路,改任转运判官、提点广东南路及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两路转运副使,入京任户部员外郎、辟雍司业,因事被罢贬为知...
  • 郦范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郦范,字世则,小名记祖,范陽涿鹿人。祖父郦绍,曾任慕容宝的濮陽太守。太祖平定中山以后,以其郡归降于魏,被授任为兖州监军。郦范之父郦嵩,任天水太守。郦范于世祖在位时在东宫任事。...
  • 何逊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何逊,字仲言,是东海郡郯县人。他的曾祖父何承天官至南朝宋御史中丞。祖父何翼官至员外郎。父亲何询官至齐太尉中兵参军。 何逊八岁时就能吟诗作赋,二十岁左右州里举荐他为秀...
  • 慕容垂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慕容垂,字道明,是慕容皇光的第五个儿子。他年幼时聪慧有气度,身高七尺七寸,手垂过膝。慕容皇光非常宠 爱他,常常看着他而对几位弟弟说:“这个孩子豁达不拘小节,终究能毁家,也能...
  •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任文公、郭宪、许杨、高获、王乔、谢夷吾、杨由、李南、李郃、段翳、廖扶、折像、樊英) ◆方术列传,序,孔子谈到《易经》上说有“君子之道”四项,其一就是用龟甲或筮...
  • 孝安帝纪》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恭宗孝安皇帝名祜,肃宗孙。父清河孝王刘庆,母左姬。帝自从住在父王邸第,多次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于床 铺上。年十岁,好学《史书》,得到和帝称赞,多次在宫中召见。 延平元年(106),...
  • 赵起、杨彝、马逢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七十二 卷772_1 《奉和登会昌山应制(一作钱起诗)》赵起 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 玉鸾登嶂远,云辂出花迟。 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 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 卷772_2 《冬...
  • 曹邺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九十二 卷592_1 《徒相逢》曹邺 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 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 卷592_2 《杂诫》曹邺 带香入鲍肆,香气同鲍鱼。 未入犹可悟,已入当何...
  • 野菊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菊 释名 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阴成、周盈。 气味 (花)苦、平、无毒。 主治 1、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