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走无常者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阅微草堂笔记》章节目录: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卷七如是我闻(一)》 《卷八如是我闻(二)》 《卷九如是我闻(三)》 《卷十如是我闻(四)

走无常者

书籍:阅微草堂笔记章节:卷九如是我闻(三)更新时间:2020-01-02
帝王以刑赏劝人善,圣人以褒贬劝人善,刑赏有所不及,褒贬有所弗恤者,则佛以因果劝人善,其事殊,其意同也。缁徒执罪福之说诱胁愚民,不以人品邪正分善恶,而以布施有无分善恶,福田之说兴,瞿昙氏之本旨晦矣。闻有走无常者,以血盆忏经有无利益问冥吏,冥吏曰:无是事也。夫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天地自然之气,阴阳不息之机也。化生必产育,产育必秽污,虽贤媛淑母亦不得不然,非自作之罪也。如以为罪,则饮食不能不便溺,口鼻不能不涕唾,是亦秽污,是亦当有罪乎?为是说者,盖以最易惑者惟妇女,妇女所必不免者惟产育,以是为有罪,以是罪为非忏不可,而闺阁之财无不充功德之费矣。尔出入冥司,宜有闻见,血池果在何处,堕血池者果有何人,乃犹疑而问之欤?走无常后以告人,人讫无信其言者。积重不返,此之谓矣。

走无常者相关文章

  • 戚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戚姓氏祖宗:孙林父姓氏起源:来源于封地: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孙林父,受封于戚邑(今河南 仆阳市戚城),其子孙以封邑为姓,相传姓戚。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汉置东海郡,现在山东省郑城县...
  • 卧虎山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有扶乩者,自江南来,其仙自称卧虎山人,不言休咎,惟与人唱和诗词,亦能作画。画不过兰竹数笔,具体而已。其诗清浅而不俗,尝面见下坛一绝云:爱杀嫣红映水开,小停白鹤一徘徊,花神怪我衣襟绿...
  • 东方未明之砚》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沈椒园先生为鳌峰书院山长时,见示高邑赵忠毅公旧砚,额有东方未明之砚六字,背有铭曰:“残月荧荧,太白耿耿,鸡三号,更五点,此时拜疏击大奄,事成策汝功,不成同汝贬”。盖劾魏忠...
  • 淳于髡论燕畔》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齐人伐燕,取其财而俘其民,王朝而受俘,喜见于色,谓其大夫曰:“寡人之伐燕,不戮一人焉,虽汤、武亦若是而已矣。”大夫皆顿首贺。已而,燕人畔,王怒曰:“吾之于燕民尽心焉,...
  •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万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此时虞博士那一辈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闭门不问世事的。花坛酒社,都没有那些才俊之人;礼乐文章,也不见那...
  • 老龙船户》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朱公徽荫巡抚粤东时,往来商旅,多告无头冤状。千里行人,死不见尸,数客同游,全无音信,积案累累,莫可究诘。初告,有司尚发牒行缉;迨投状既多,竟置不问。公莅任,历稽旧案,状中称死者不下百余...
  • 第四章》原文翻译 - - 《大学》目录 - -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
  • 管鉴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管鉴 念奴娇(癸已重九,同陈汉卿、张叔信、王任道登金石台作) 登高作赋,叹老来笔力,都非年少。古观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风吹帽。千里江山,一时人物,迥出尘埃表。危阑同凭,皎然玉树相照。...
  • 陈纪十陈长城公至德二年(甲辰,公元584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正月,甲子,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甲子(初一),出现日食。   [2]己巳,隋主享太庙;辛未,祀南郊。   [2]己巳(初六),隋文帝到太庙祭祀祖先。辛未(初八),隋文帝在长安城南...
  • 表第十二·七卿年表一》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七卿年表一
  • 列传第六十·忠义二》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吴僧哥,西南路唐古乙剌飐上沙燕部落人。拳勇善骑射。大安间,选籍山西人为兵,僧哥充马军千户,有功。贞祐初,迁万户,权顺义军节度使。朔州失守,僧哥复取之,真授同知节度使事。弟权同知...
  • 梁臣传第九》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呜呼!孟子谓“春秋无义战”,予亦以谓五代无全臣。无者,非无一人,盖仅有之耳,余得死节之士三人焉。其仕不及于二代者,各以其国系之,作梁、唐、晋、汉、周臣传。其余仕非一...
  • 刘季连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刘季连字惠续,彭城人。父名思考,因是宋高祖族弟之故在宋朝显达,做到金紫光禄大夫。 刘季连有好名声,早年历任清官。齐高帝即位,尽杀与宋王室关系密切的亲属,将及刘季连等人,太宰...
  • 柳世隆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柳世隆字彦绪,是河东解人。祖父柳凭,曾任冯翊太守。父亲柳叔宗,去世比较早。 柳世隆少年时就很有风仪器度,伯父柳元景,在宋朝大明时期(457~464)做过尚书令,对世隆特别赏识喜爱,超...
  • 沈道虔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少年便非常仁厚,喜爱老、庄哲学,居住在县城北边的石山之下。孙恩之乱后发生饥荒,县令庾肃之迎接他出来到县城南边的废头里,为他建起小屋,前临小溪,那里有很美的山...
  • 何偃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何偃,字仲弘,庐江 人。司空何尚之的二儿子。州里征召他为辟议曹从事,举荐他为秀才,任命他为中军参军及临川王刘义庆平西府主簿。又征召他任太子洗马,未接受。元嘉十九年(442),何偃...
  • 蒯伍江息夫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蒯通,范陽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楚汉初起,武臣略定赵地,号武信君。通说范陽令徐公曰:“臣,范陽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
  • 西周策》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二 西周策 谋士和说客之所以高明,不仅在于他们能办到一些常人办不到的事情,而且在于他们敢于许下美好的诺言、并富有实现自己诺言的绝对信心。他们的大话是完全有...
  • 疏五过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
  • 李洞的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二十三 卷723_1 《赠曹郎中崇贤所居(一作上崇贤曹郎中)》李洞 闲坊宅枕穿宫水,听水分衾盖蜀缯。 药杵声中捣残梦, 茶铛影里煮孤灯。 刑曹树荫千年井,华岳楼开万仞冰。 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