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磷坚还亡友财》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蔡磷坚还亡友财更新时间:2020-01-03
注释
重:以……为重
诺责:诺言和责任
敦:重视
风义:情谊
语:告诉
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其人亡”中的亡:死亡
翁:父亲
知:了解;懂得
尝:曾经
故:所以
且:而且
卒:最终
券:字据
亡何:不久
愕:惊讶
致:给
以:把
全文翻译
蔡磷,字勉旃,吴国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磷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蔡磷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了解我,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磷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1.张说(yuè):人名。
2.都承旨:官名。
3.延:邀请。
4.已而:不久。
5.顾:回头看。
6.卜夜:整夜。
7.速:邀请。
8.迄:终究。
9.夜漏将止:天将要亮的时候。
10.除:授职,拜官。
11.方:正。
12.怃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译文
淳熙年间,张说很有权势,担任都承旨的职务。有一天,张说上奏说想要宴请各位侍从。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说:“我要赐酒肴为你助兴。”张说拜谢。回去后就约请客人,到了日期,客人们全都到了,只有兵部侍郎陈良祐没到,张说很不高兴。不久,中使带着皇帝恩赐的美酒佳肴到了,张说上表感谢皇帝,趁机附带上奏说:“我原本奉了圣旨,而后才敢邀请客人的,唯独陈良祐不到,他这样做违背了皇帝的旨意。”(中使)上奏后,皇帝回头对小黄门说:“张说的宴会还没散吧?”小黄门回答说:“他既然是奉旨请客,一定会通宵达旦的。”皇帝就命令再次赐酒肴给张说。张说十分高兴,又趁机附带上奏说:“我多次召请陈良祐,他终究不肯来。”天快要亮的时候,忽然听到报告说皇帝任命陈良祐担任谏议大夫。客人们正在尽情欢乐,听说了这件事,都怅然失意地停止了。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蔡磷坚还亡友财》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