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春情》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诗人:徐再思古诗:蟾宫曲·春情更新时间:2017-09-07
《蟾宫曲·春情》是元代散曲家作家徐再思的一首描写少女恋情的小令。此篇连用叠韵,而又婉转流美,兼之妙语连珠,堪称写情神品,刻画相思的诗文历代何止万千,然贵在自创新意。能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来写出真挚情感的作品便是成功之作。这首曲子在描摹相思之情上可谓入木三分,极富个性,后人对此曲的艺术创造以及审美评价很高。
徐再思最早为功名所困,“旅居江湖,十年不归”,抑郁顿挫,仕途蹭蹬。故国沦陷后,个人的悲剧,诗人开始追寻古代隐士的足迹,寻找自我解脱的良方,回归宁静淡泊的精神家园。徐再思从无奈的执著追求到最后回归自我,隐居江南。在这处处是春,宜酒宜诗,犹如一幅真正山水画的西湖中,诗人洗尽失意的感叹,流露出欣喜、洒脱以及远离红尘的闲适与平静。于是才有了像《春情》一样以清新柔婉的笔峰抒写着骚雅的情怀的美好词句。
注释
①身似浮云:形容身体虚弱,走路晕晕乎乎,摇摇晃晃,像飘浮的云一样。
②余香:指情人留下的定情物。
③盼千金游子何之:殷勤盼望的情侣到哪里去了。何之,往哪里去了。千金:喻珍贵。千金游子:远去的情人是富家子弟。
④证候:即症候,疾病,此处指相思的痛苦。
白话译文
生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了相思。身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却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相思病症候的到来,最猛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时候。

诗人徐再思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徐再思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 查看详情>>

诗人徐再思作品: 《梧叶儿·芳草思南浦》 《水仙子·玉纤流恨出冰丝》 《水仙子·夜雨》 《喜春来·春云巧似山翁帽》 《梧叶儿·鸦鬓春云亸》 《梧叶儿·鸦鬓春云亸》 《清平乐·题碧梧苍石图》 《清平乐·西风吹断》 《折桂令·平生不会相思》 《蟾宫曲·春情

《蟾宫曲·春情》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