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寇公·风劲衣单手屡呵》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蒨桃古诗:呈寇公·风劲衣单手屡呵更新时间:2018-04-11
注释
⑸风劲:《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锦绣万花谷》作“夜冷”。屡(lǚ):屡次,多次。呵:口中呵出热气。
⑹轧(yà)轧:象声词,形容织机运转时发出的连续的声响。寒梭:冷天里的梭子。
⑺腊天:指寒冬腊月。日短不盈尺:古人常以日影的长短来估计时间。
⑻妖姬:妖艳的歌女。一作“燕姬”。
白话译文
冷风大而织女的衣服单薄,她的手冻得一次次放在口上取暖,幽暗的窗下只听到梭子来回的轧轧声。在寒冬腊月的天气里,一日的时间特别短,简直短得不满一尺,还能织得出多少绫罗呢?哪里及得上美女唱一曲来得轻松、所得又多啊?
第二首,蒨桃犹如是在为织女代言了,因此这四句很像是织女的独白。这个独白道出了如此一个辛酸事实:北风猛烈地吹着,一年四季为人织绫的织女自己“可怜身上衣正单”。她在那幽暗的窗下,一刻不停地投梭织绫,只听得织机轧轧地叫着。天冷极了,那梭子握在手里也是冷冰冰的。虽然“鸡鸣入机织”,可是冬天日短,往往整天也织不满一尺。人是这样的辛苦,根本比不上那位妖冶的歌女,唱一曲歌就能得大量赏赐。这段代言,语意沉痛,辞气哀怨,表达了蒨桃对处于生活底层的织女们的深切同情。
作为一个侍妾,地位是很低下的,所以她才能如此真切地体念到织女的苦楚,而以诗的形式向豪侈的寇准进言,很像白居易的“唯歌生民病”的讽喻诗。这位不谙蚕织苦、只知挥霍的相爷看了蒨桃的诗,却对蒨桃之言颇不以为然,步她第二首诗的原韵,写了一首《和蒨桃》,直言不讳地回答道:“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君休问,且向樽前听艳歌。”说他要及时行乐,还要听歌。要听歌就要大量赏绫,蒨桃的诗等于没有做,反映了这位宰相思想的另一面。
然而蒨桃是可敬的。一个地位卑下的侍妾,她在寇凖宴乐之际不去乘兴助乐,反而作诗批评一位堂堂的当朝宰相,她知道寇凖可能会发怒,但是她敢说,她有足够的勇气来诉说不平,又有足够的勇气来写出不平之鸣。这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才女。其诗其人都博得了千百年来读者们的爱戴和尊敬。
 

诗人蒨桃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蒨桃

蒨桃, 约生活于宋太祖建隆至宋真宗乾兴(960-1022)年间。北宋名相寇准的侍妾,淑灵能诗,以《呈寇公》诗闻名。据说,寇准贬官岭南的时候,途经浙江杭州,正赶上蒨桃重病在身,她对寇准说:妾必不起,愿葬我于天竺山..... 查看详情>>

诗人蒨桃作品: 《呈寇公·风劲衣单手屡呵》 《呈寇公·一曲清歌一束绫

《呈寇公·风劲衣单手屡呵》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