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即事·霞绡云幄任铺陈》赏析

朝代: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春夜即事·霞绡云幄任铺陈更新时间:2019-01-11
贾宝玉的《春夜即事》,首联写景,一实一虚,但都注意从景中出人,反映人的生活情况。第一句写室内实景,“霞绡云幄”,从质地、颜色上点出室内陈设的富丽华贵。云霞般灿烂轻软的丝衾幄幕却随意地铺陈在那里,反映出它的主人并未就寝。第二句是虚景。更声隔巷传来,所以“听未真”——听不大清楚。这也反映出人一直未寝。那么他在干什么呢?诗自然引入下一联。
颔联在春景衬托下引出人。此人卧床而未睡,听窗外雨声,觉春之轻寒,于是眼前浮起春色无限。无限春色,却又勾起对“梦中人”——魂牵梦绕的意中人的思念。一步步引出了此诗所要表现的中心。
因有思念“梦中人”这一点情在,以我之情观物,物亦带上我之色彩。颈联写所见的事物,都融入我的感情。“盈盈烛泪”和“点点花愁”都被化作“梦中人”的特定情态。实际上这两句是为林黛玉写照。不愧是“梦中人”的知音,为“梦中人”的写照确实抓住了她那多愁善感,爱哭多嗔的性格特点。诗句中透出宝玉刚步入爱情领地时带点轻愁的微妙心理。
末联描写生活细节并就此作结。年小的丫环平日就被宠娇了、懒惯了,此刻她们又戏耍打闹起来,笑语频喧。而宝玉却还在计较“梦中人”黛玉的哭泣和她对自己的嗔怪,心绪烦乱,于是将被头一拉捂住了头,诗也就以这一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结束。
《春夜即事》通过对一个春夜生活的铺写,表现了宝玉步入爱情领地时的微妙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贾宝玉与林黛玉正在发展中的爱情关系。由于全诗的描写比较细腻,尤其是最后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诗,所以,诗富于生活情趣。
《如梦令·柳絮词》是清朝时期的一首词,作者是曹雪芹。此为曹雪芹《红楼梦》中人物 史湘云 所作,为五首柳絮词之一。

诗人曹雪芹资料

赏析作者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 查看详情>>

诗人曹雪芹作品: 《自题一绝》 《仙宫房内对联》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孽海情天对联》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红楼梦诗词·第九十八回》 《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 《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 《红楼梦·收尾·飞鸟各投林》 《五美吟·明妃

《春夜即事·霞绡云幄任铺陈》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