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夜坐赠吴武陵》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初秋夜坐赠吴武陵更新时间:2019-01-11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半写思念吴武陵之情。虽距离“岂云远”,但仍是“即席莫与同”。同时并以秋雨秋风、积雾浩波等景物烘托其间,加深了孤寂求侣的思绪。后半以弹琴为喻,亟想朋友之间获取高山流水的知音之乐。全诗含蓄绰约,情深趣幽。
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秋。因诗中说“美人隔湘浦”,说明当时吴武陵居住在潇水之西,柳宗元则居住在潇水之东城内。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柳宗元迁居潇水之西愚溪,就不再与吴武陵有潇水之隔了。诗中称吴武陵为“美人”,对他的琴艺和才干深表仰慕敬佩,似为初识其人时的口吻。而吴武陵在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进士及第,次年初贬谪永州,柳宗元与他初识应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故这首诗当时诗人秋夜独坐时怀念吴武陵所作。
注释
⑴吴武陵:柳宗元在贬谪永州时最亲密的友人之一。《新唐书·文艺传》“吴武陵,信州(今江西上饶)人。元和初擢进士第。”
⑵稍稍:萧森,阴晦。
⑶翻翻:翩翩,鸟飞轻疾的样子。
⑷美人:此指吴武陵。按,以美人喻指心中仰慕赞美之人,是《诗经》和《楚辞》以来的传统手法。湘浦:潇水边。湘,这儿实为潇水。浦,水边。
⑸杳(yǎo):幽暗深远。极:穷尽,这儿指看到尽头。
⑹沧:水青苍色。
⑺云:谓,说。这儿是说得上的意思。
⑻即席:就席,在座席上。莫与同:不能与他同坐。莫,没,不。
⑼若人:伊人,此人。若,此。抱:怀有。
⑽縆(gēng):紧绷。这儿指琴弦紧紧地张在琴上。枯桐:焦枯的桐木。这儿借指琴身。相传东汉蔡邕用烧焦了一截的桐木制琴,音甚美,故名焦桐,又叫焦尾琴。
⑾清商:古代以宫、商、角、徵、羽表示五阶声律,商音清越,故名清商。激:激扬,飞荡。西颢(hào):秋天。古人以东南西北配春夏秋冬,西代表秋。又古人称西方为颢天。《吕乐春秋·有始》:“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昂、毕。西方八月建酉,金之中也,金色白,故曰颢天。”颢,白色。
⑿泛滟(yàn):浮光闪动的样子。这儿比喻琴声美妙感人,使人心波动荡。凌:直冲向上。
⒀自得:自有所得,自己心中有所感受体会。得,心得感受。作:造作,做作。
⒁天成:天然而成,不借助人力。谅:确实,真的。功:人工。
⒂希声:细微的声音。希,细。閟(bì):关闭,封闭。大朴:本质,本性。大,重大的,基本的。朴,未经加工成器的原材料,借指朴质的天性。
⒃聋俗:愚昧不明事理的世俗之人。聋,听觉丧失或迟钝,喻愚昧无知。何由:由何,从何。聪:听觉灵敏,听得很清楚。
白话译文
密雨疏疏斜打着竹林,鸟雀翻翻惊起在草丛。
我的友人远去隔着湘浦,一夜之间忽又刮起秋风。
浓雾迷漫杳杳无边,波浪沧茫浩渺无尽。
相思情在,还用说离得远吗,此刻就像和你正在心心相通。
好像你就在我身旁弹着瑟琴,急骤弦响琴儿流出奇妙的音。
那声,昂扬清亮激情满心怀,那音,飘绕浮泛艳彩凌长空。
如发自神来,不像是自己所能作,似偶然天成,谅非人间有此功。
希有的音韵大朴归真,普通之人怎能如此聪颖。

诗人柳宗元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 查看详情>>

诗人柳宗元作品: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种白蘘荷》 《闻黄鹂》 《赠江华长老》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入黄溪闻猿·溪路千里曲》 《饮酒·今夕少愉乐》 《泾水黄·泾水黄》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