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黄庭坚古诗: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更新时间:2017-11-10
这首怀念友人刘景文的诗,前两联说:像古时刘向那样的才智之士,如今在邺王城中,独自憔悴。头发都斑白了,仍然把笔作文;一见到书籍,双眼仍然明亮。诗人用刘向比喻刘景文,表现刘景文怀才不遇,好学不倦。“把笔头白”、“见书眼明”两个细节都很准确、生动、传神。后两联抒写自己的思念。“平原”二句说:我在平原城外,远望秋天的树色,一片青苍;您在沙麓之上,听着日暮的钟声,传遍广野。结尾两句说,秋天南飞的归雁已经过尽,再也没法把这片深情寄去了。
唐代大诗人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将黄诗同杜诗对照阅读,不难发现二诗的题材、构思、章法、句法、技巧、意境很是相似。黄庭坚推崇杜甫,把杜诗当作最高准则,这首诗就是他善于学习杜诗艺术的典型例子。全诗最精彩的“平原”、“沙麓”二句同杜诗一样,把自己和友人各自所在的景色巧妙地组织在一联中,融情入景,含蓄地表达两人互相思念的深挚情意黄庭坚学习杜诗的表现手法,却营构出新颖独特的意象。杜诗那联都写视觉之象,黄庭坚两句一写视象一写听象。尾联,杜诗是直抒重聚的热切希望,黄诗却借归雁已尽抒深情难寄,各有妙处。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是北宋词人黄庭坚晚年贬官宜州所写的抒怀之作。这首词是他为了酬答他的兄长黄大临所赠的《青玉案》而写,借此词向牵挂他的兄长倾诉自己的愁怀。
徽宗崇宁二年(1103),黄庭坚因写过一篇《承天院塔记》,被人挑剔、捏造出“幸灾谤国”的罪名,被除名羁管宜州。是年冬从鄂州起程,次年春到达宜州贬所,这首诗即作于此时。其时词人已是六十岁的老人,被贬到如此边远险阻的地方,虽竭力以“忧能损性休朝暮”自勉,但仍不免要忧从中来,不能自抑。歇拍以景结情,更为表现了黯然神伤的心境。

诗人黄庭坚资料

赏析作者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 查看详情>>

诗人黄庭坚作品: 《学故以桃·任世万钧重》 《寄晁元中·楚宫细腰死》 《四休居士诗·富贵何时润髑髅》 《洪范以不合俗人题厅壁二绝句次韵和之》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 《戏赠陈季张·气清语不凡》 《扇·团扇如明月》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浪淘沙令·荔枝》 《赠嗣直弟颂·江南十兄弟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