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澧》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答陆澧更新时间:2017-02-27
因友人陆澧邀诗人到山中居处饮酒小叙,诗人遂赋此诗作答,表示欣然愿往。全诗以酒为引子,写得颇具特色。
前两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松叶”清香,可以作为酿酒的作料,引出下文之“山路”。“春来”二字,点明时间。次句采用问句的形式,似问非问,略显诙谐,直接道来,足见诗人与友人的浓浓真情。李商隐《和友人戏赠》之三曾云:“明珠可贵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酒最能代表人间的真情,饮酒时最容易沟通与别人的感情,作者开篇即选取这种极为平常却又极富深情的事物,随意而问,显得浓情依依,轻快自然。
后两句“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山路”二字,照应前面“松叶”。为了喝朋友的松叶酒,更为了与朋友饮酒倾谈,诗人表示即使山路遥远崎岖,也要拜访友人,朋友情深,于此可见一斑。而结句语意更进一层。由春来可知,此时已是春天,山中已然冰融雪化,这里诗人作了一个假设:即使积雪满地,也要前往拜访。此句既是说诗人自己,又似告诉友人,应该如此。结句看似平淡,实则蕴涵丰富。
这首绝句体小诗,短小而质朴,亲切而自然。诗中用语极为平实,几乎就是口头语,然而从容写来,淡而有味,语浅情深,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有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子,这种风格又被后来的王维、孟浩然等发扬光大,形成山水田园一派,张九龄不愧为开启盛唐诗风的诗坛领袖。
诗人在梓州担任司法参军近四年,大约在公元690年(天授元年)离开四川,途经长江三峡的时候,写下了《广溪峡》、《巫峡》、《西陵峡》三首五言古诗,逼真地状摹了三峡的绮丽风光,深情地赞颂祖国的美好山河,抒发了寻古探幽的情怀。《广溪峡》作为第一首,写得声情并茂,是首成功的纪游诗。
广溪峡即现在的瞿塘峡,气势雄伟,居三峡首位。诗歌直截了当,第一句就点题,突出广溪峡地处重要地理位置。第二句“旷望兼川陆”,讲述作者乘舟远望近观三峡的印象,首峡形势图是“兼川陆”。这是远眺夔门外的景观,长江奔腾,两岸旷野间出,迎面而来的夔门高高耸立。诗从大处起笔,意境宏大不凡,显示出第一峡的雄伟轮廓。“旷望”二字,鲜活地再现诗人的神态,他在远方翘首遥望,敬仰之情由感而发。舟逐渐行近,远镜头之后,展现了第二幅画面:“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那羊肠小道曲折盘绕在半山腰,船上人抬头便望见,山之陡峻历历在目了。峡口的重镇夔州城虎踞江岸,守护着白帝城。
看似轻描淡写,不经意间带出这军事要塞,为后面之紧接着的四句是描绘峡中的景物:“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诗人以前进的方位,左右上下,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广溪峡壮丽奇异的景象。峭壁上百丈高林迎面倒扑过来,正是峡中激浪飞舟里所能欣赏到的奇观。那绝崖上升丈垂瀑,飞一般掠过舟前。那峡中的江水,惊涛骇浪高拍天,盘涡回转深入谷。四句诗表现出了广溪峡的个性。在杨炯笔下,广溪峡不同于“叠嶂凌苍苍”,“莓苔烂锦章”的巫峡,也不同于“长波射千里”,“滔滔南国纪”的西陵峡。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在他的三峡诗中都得到恰切的表现。
诗从第九句起转入咏史抒怀。“汉氏昔云季”,是承前面“江城镇鱼腹”句的。鱼腹是蜀汉奠定基业的地方,抱有建功立业志向的诗人游此地时不无感慨,自然而然地缅怀英雄追思起刘备和诸葛亮来。“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是称颂刘备的业绩。“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是感叹蜀国灭亡的迅速。这几笔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描绘出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
末四句是议论,但这议论融叙事、说理和抒情于一体,借沈德潜的话说是“带情韵以行”的。“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是说昏庸的君主,即使有贤明的忠臣辅佐也是扶不起来的。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忠心辅佐,但昏庸的阿斗是扶不起来的。这里的“若”字用得有意味,它扩大了指斥的范围,增强了诗篇警醒之旨意。“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句意决断,用典贴切,感慨深长。
这首五言古诗,结构匀称,每四句为一小节,脉络清晰,层层深入,卒章而见旨意。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于一体,浑然天成,充分地表现了主题思想。陆时雍《诗镜总论》说杨炯诗“雄厚”,从这首诗也可窥见一斑。

诗人张九龄资料

鉴赏作者张九龄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 查看详情>>

诗人张九龄作品: 《咏史·大德始无颇》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登古阳云台·庭树日衰飒》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 《郡内闲斋》 《照镜见白发》 《感遇·抱影吟中夜》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 《感遇·孤鸿海上来

古诗《答陆澧》的名句翻译赏析

《答陆澧》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