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一片花飞春意减》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古诗:蝶恋花·一片花飞春意减更新时间:2021-01-15
《蝶恋花·戊辰岁长安作》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是一首“游观”而感发的伤春惜花之作,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全词层次渐进,语言活泼。
该词作于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时年诗人十九岁,在郝天挺门下学业六年而成。这一年,诗人曾到长安应试,却名落孙山,因秋试而留长安。该词便是滞留长安期间,游观赏花时所作。
注释
①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戊辰岁: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时年诗人十九岁,以秋试留长安。长安:今陕西西安。
②“一片”句:化用唐杜甫《曲江二首》:“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③“常恨”句:化用唐杜牧《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④若个:哪一个。入眼:看得上眼。
⑤尊:通“樽”,酒杯。细问:仔细地观赏。拣:挑选。
⑥云锦烂:形容花如云锦,绚丽多彩。
⑦莺声:喻歌女的歌声。红牙板:用以调节乐曲节拍的拍板。多用檀木做成,色红,故名。
⑧鹦鹉盏:即鹦鹉杯,酒器名,用南海产的翠贝制成,形似鹦鹉,故名。
⑨剩把:只把,这里是“只好把”的意思。把,持。长条:较长的花枝。
白话译文
一片落花飞舞,报告着春天减去的消息。几番风雨后,常常憾恨要去赏花为时已晚。哪一个花枝看得上眼,担着酒杯仔细地观赏着春风去挑选。
醉中看花,虽然是繁华艳丽十分灿烂,但此时只注意佳人的歌声,便忽略了红牙板的节奏。留下姣好的歌女和宝贵的鹦鹉杯为伴,改日再来赏花,到那时花枝怕是长成长条了吧。

诗人元好问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诗人元好问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蝶恋花·一片花飞春意减》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