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卢勣传》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魏征文言文:豆卢勣传更新时间:2018-09-28
豆卢勣字定东,昌黎徒河人。原本姓幕容,是燕的北地王慕容用的后代。在中山战败,这一支归顺了魏,北方人把“归义”叫做“豆卢”,便以“豆卢”为姓。父亲豆卢宁,任柱国、太保。豆卢勣初生时,周太祖亲自到豆卢宁家祝贺,那时碰上刚刚打败齐军,太祖便给他取字为定东。豆卢勣聪明颖悟,器量宽大。少年在国子学读书,学习文章六艺。魏大统十二年,太祖因为豆卢勣是功臣之子,封他为义安县侯。周闵帝受魏禅让,改封他为丹阳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明帝时,任左武伯中大夫。豆卢勣自已觉得五经还没精通,请求辞职入露门学。明帝赞许他的愈见,便以原官职的身份入学。武帝继位后,豆卢勣拜任邛州刺史。还没到任,渭源的烧当芜因饥荒发生暴乱,因豆卢勣有才能韬略,便改任他为渭州刺史。在任很有仁政,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拥护他,他的仁德传布广远,吉祥的景致出现了许多。鸟鼠山俗称高武陇,山下是渭水的发源地。那座山陡峭的山崖高有千寻,山上向来缺水,羌人很为此苦恼。豆卢勣的坐骑马蹄踏下,忽然涌出一股喷泉。又有白乌鸦落在官厅前,给小白乌鸦喂食后才飞走。百姓歌唱道:“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便把这眼泉水叫玉浆泉。以后为父亲守孝,哀痛伤心超过礼的规矩。天和二年,任邵州刺史,继承了父亲楚国公的爵位。再次征召为天官府司会,历任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因奔守母丧而还京。宣帝大象二年,授任利州总管,升任上大将军。过了一个多月,授任柱国。益州总管王谦作乱。豆卢勣顽强守城,王谦派他的将军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率十万军队攻城,在城外堆土为山,在地下挖七十多条地道,又筑坝引江水灌城。豆卢勣那时的兵卒不超过二千,昼夜拒守。四十天后,形势更加紧迫。豆卢勣便出奇兵袭击敌军,斩敌数千人,敌人投降二千人。开皇二年,突厥进犯边塞,朝廷任命豆卢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防备边患。一年以后,任夏州总管。皇上看他家世代尊贵,功勋卓著而克已自守,十分钦敬。后来因为汉王杨谅收纳豆卢勣的女儿做王妃,恩遇更加厚重了。开皇十年,豆卢勣因病被征召回京城,皇帝下令诸王都去豆卢勣的府第探病慰问,宫中使者前来慰问的,在路上络绎不绝。豆卢勣这一年死,时年五十五岁。皇帝痛惜哀悼很久,特别给予治丧礼品,由鸿胪监护丧事,谧号为“襄”。
刘昉,博陵望都人。刘昉生性狡猾,有奸术。北周武帝时,因他是功臣之子,而入朝侍奉皇太子。到北周宣帝继位后,他凭着技艺和奸佞而被宣帝亲近,出入宫廷,宠幸冠绝一时。他被授为大都督,迁为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都被亲近信任。到宣帝不行时,宣帝召刘昉和颜之仪都到卧室里去,把后事嘱托给他们。宣帝嗓子哑了,不能再讲话。刘昉看静帝太小,不堪国家的负担。刘昉向来就深知隋高祖,又因他是皇后的父亲的缘故,有大名于天下,于是与郑译谋划,让高祖辅佐朝政。高祖为北周丞相后,任命刘昉做司马。当时宣帝的弟弟汉王宇文赞住在皇宫里,每每与高祖同帐而坐。刘昉把些美妓献给宇文赞,宇文赞很高兴。刘昉趁机劝说宇文赞:“大王您是先帝的弟弟,众望所归。静帝是小孩子,不懂事,怎能干大事!现在,先皇帝刚刚去世,群臣尚在担忧。大王您暂回王府去,等事情安宁之后,您再入宫当天子,这是万全之计呀!”宇文赞当时还未成人,见识平庸低下,听了刘昉这番话,以为是真的,于是听了他的话。高祖因刘昉有定策之功,授他上大将军,封他为黄国公,与沛国公郑译都是心腹。刘昉自恃其功,颇有骄傲之色。但他生性粗疏,特贪财利,富商大贾从早到晚都有很多在他家里。那时尉迟迥起兵反叛,高祖令韦孝宽讨伐他。官军到了武陟,诸将行动不一。高祖想派刘昉或郑译去监军,因此对他们说:“要派心腹去统领大军,你们这两个人,谁去啊?”刘昉说未曾为将,郑译又以母亲年老为托辞,高祖不高兴。高颎请求让他去,于是派他去监军。从此高祖对他们的恩宠和礼遇渐渐差了。另外,王谦和司马消难相继谋反,高祖很担忧,废寝忘食。刘昉游玩纵酒,不以职责为念,相府的事情,多被遗忘丢下。高祖很记恨他,让高颎代他做司马。此后刘昉一天天被疏远猜忌。高祖受禅后,他升任柱国,改封为舒国公,闲居无事,高祖不再用他。刘昉自认为是佐命元勋,中途被疏远,心里很不安。后遇京城闹饥荒,皇上下令禁酒,刘昉却派妾租房子,当垆卖酒。治书侍御史梁毗上奏高祖,弹劾刘昉,有诏不处理他。当时柱国梁士彦、宇文忻都失职怨愤,刘昉与他们交往,多次来往。于是谋划造反,答应推举梁士彦为皇帝。后来事情泄露,皇上追究不放。刘昉自知躲不脱,默然无语。于是被杀,全部家产被没收。

诗人魏征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魏征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祖籍巨鹿下曲阳。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 查看详情>>

诗人魏征作品: 《豆卢勣传》 《令狐熙传》 《崔弘度传》 《皇甫诞传》 《李士谦传》 《治国不私故人》 《高劢传》 《贺若弼传》 《王世积传》 《柳彧列传

《豆卢勣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