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苍略先生墓志铭》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方苞文言文:杜苍略先生墓志铭更新时间:2018-08-06
《杜苍略先生墓志铭》是清代文学家方苞为杜苍略写的一篇墓志铭。方苞一家三代与杜苍略相交,对其事略可谓耳熟能详,但作者只选取几个典型的生活片段,用白描手法着力刻画杜苍略安于贫穷、退让谦和的性格特征。从他对方苞兄弟求仕的不悦态度来看,在外表平和的内心,蕴藏着亡国的巨大伤痛。这篇墓志铭在写作上,平淡朴实,生动传神,颇值得称道;语言简洁,风格飘逸。
杜岕是方苞祖父方帜的朋友,而其父方仲舒又从之游,方苞及兄方舟因之得以奉侍,可谓三代交情,于其事迹当洞悉详熟。这篇墓志铭就是为明代遗民杜岕写的。
注释
1.讳岕(jiè):名岕。古礼,对君主、尊长的名要避开,不得直称,以示尊敬。后来便把名称为讳。
2.湖广:地区名。元时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地区设为湖广行中书省。明时分为湖广、广东、广西三布政使司。湖广便专指湖南、湖北地区。黄冈:今湖北黄冈县。
3.濬:杜濬(亦作浚),字于皇,号茶村。明诸生。入清,隐居金陵不出。诗文豪健,有《复雅堂集》。
4.二先生:指杜岕、杜濬。行身:指身事。
5.峻:极,非常。廉隅:性情,行为方正不苟。
6.孤特:指性格独特,与众不同。自遂:自行其是,不接受劝告阻。
7.气:指正气,折:折服。
8.用此:因此。丛:众多。忌嫉:忌恨。
9.退然:谦让柔和的样子。《礼记·檀弓》下:“文字其中退然,如不胜衣。”一同:完全相同。
10.弗示:不给看。
11.漏:屋顶漏雨。《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上漏下湿。”穿:指墙壁有孔。穿,孔洞。
12.窭(jù)艰:贫困。《诗经·邶风·北门》:“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13.每:经常。日中;太阳到中天,即中午。
14.几微:丝毫。
15.闻:有时。过:拜访。
16.盛衣冠:衣帽华丽。
17.中道:路途中。
18.厮舆:泛指乡村中作粗杂活的劳动者。
19.大父:祖父。指方帜,字汉树,号马溪。
20.先君子:指已死的父亲方仲舒,字逸巢。嗣从游:继续追随游处。
21.百川:方舟,字百川,诸生,以时文名天下。年三十七卒。
22.中岁:中年。道仆:在路上跌了跤。
23.花莳:花草。
24.藉草而坐:坐在草上。
25.冲然:心地空明、毫无挂碍的样子。
26.辛未、壬申: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
27.燕、齐:指今河北、山东一带。
28.悄然:忧愁的样子。怡:快乐。
29.明万历丁巳:明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年号。
30.康熙癸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31.得年:享有的年岁。
32.子掞:《古文辞类纂》作“子琰”。
33.蔽:遮掩。光:光芒。
34.中:内心。
35.虚:心中冲淡无欲念。委蛇(yí):随顺的样子。后指敷衍应付。虚而委蛇,语出《庄子·应帝王》:“吾与之虚面委蛇。”
36.与时适:和世俗相适应。
37.与:同“欤”,语气词。
38.的:典范。
白话译文
先生姓杜,名岕,字苍略,号望山,是湖北黄冈人。明朝末年他是秀才。和哥哥杜浚躲避战乱住在金陵,杜浚就是人们所称的茶村先生。
两位先生为人处世的思想相同,性格却不一样。茶村先生严厉有棱角,孤高放任,遇到有名声、有高贵地位的人,一定要以自己的精神气概压倒他;与一般普通的人,不一定说话交谈,因此招来很多忌恨。然而他名闻天下,一有诗歌出来,远近的人们争相传看吟诵。苍略先生却很谦和,完全同一般人一样,他写的诗歌古文,即使是自己的学生也不给看。他正当中年时死了妻子,就不再娶妻。居住的房间漏雨,屋顶将要穿透了,床榻简陋,帷幕破烂,几十年也没有更换过,屋子里一年到头不打扫。他有个儿子,在街坊人家教书。他家的生活十分贫寒艰难,经常到中午还没有饭吃,家里男女老少哭的哭,叫的叫,很是凄惨。客人来了,他拿不出茶水招待,神态脸色上没有丝毫不自在的样子。有时候去拜访亲戚朋友,席间如果有穿华冠美服的人,他就一言不发地离去。走在路上,常常避开别人,不在中途与人交谈。即使是对儿童或者仆役,也唯恐伤害他们。
以前,我祖父和先生交好,我父亲跟随着与他交往,我和哥哥百川也得以侍奉在旁。
先生中年时在路上摔了一跤,脚就瘸了,却喜欢出外游玩。不是下雨下雪,他常常一个人出门,自由自在地往来于废墟草丛之间。我父亲和我兄弟俩,闲暇时就陪着他,寻览花丛,赏玩风景。坐在草地上,相视而欢笑。冲和淡泊像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忘记了个人与世事的牵挂烦恼。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年间,我们兄弟俩离乡去京师、山东游学,先生显得忧愁、不愉快,经常对我父亲说:“我很想念这两个后生,也为您舍不得他们。”
先生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四月初九日,死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七月十九日,终年七十七岁,总共比茶村先生晚死七年,两人享年却相同。先生写的《望山集》保存在家里。他的儿子杜琰在某年某月某日,选择了某乡某原埋葬他,前来要求我写铭文。铭辞是:隐藏他的光焰,内心却燃烧不息啊;忘怀自身,委屈顺应时世啊;古代的君子啊,是他的榜样。

诗人方苞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方苞

方苞,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人,生于江宁府。桐城桂林方氏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查看详情>>

诗人方苞作品: 《展断事公墓·不拜称元诏》 《将之燕别弟攒室》 《将之燕别弟攒室》 《左忠毅公逸事》 《礼部尚书赠太子太傅杨公墓志铭》 《挽李馀·公既为邦伯》 《薄暮自枞阳渡江赴九华》 《严子陵·君臣本朋友》 《陶渊明·陶潜经世人》 《赴热河晚憩溪梁

《杜苍略先生墓志铭》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