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司库员外絿》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王维古诗:赠从弟司库员外絿更新时间:2017-03-07
这首诗的开篇,干脆利索,开门见山,一气呵成,将诗人内心愤懑苦恼的矛盾心理悉数展现在读者眼前。前八句直抒感慨,亦是对诗人前半生仕途的总结。少年气盛之时,不谙世事,尽力苦学只为求取功名利禄。行至途中,回首走过的仕途,却是那般苦不堪言。“强学”、“徒闻”、“苦无”、“岂徒言”、“累官”、“寡”、“恐遭”,这一连串如泻闸之水般喷涌而出的用词,无不流露出诗人的苦闷之情。在这开门见山的畅吐背后,不难想象出诗人仕途跋涉中的艰辛与烦恼,那苦不堪言的心情,身心俱碎的状态。然处在这样的仕途漩涡里,又是岂能奈何得了的。想要“遂性欢”,却又害怕遭来“负时累”。面对世俗纷繁的厌倦,对现实世界的进退维谷,矛盾交织的内心挣扎,低首徘徊的他,究竟又该何去何从。前八句一泻而下的倾诉,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遗漏无疑,在读者面前勾画出一位茫然徘徊,为人生追求而苦闷的仕者形象。
诗的后八句,诗人笔锋一转,转而描绘出一幅清新高渺、晶莹剔透的画面,压抑沉重的氛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画面,清冬的远山,清晰可见,晶莹的雪花,将苍翠的山林覆盖,天地间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几许透亮,几许静穆。如此心旷神怡之境,将尘世的繁杂与诗人内心的苦闷化为乌有,这才是他真正渴望追求的境界。“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事意。”这是此番自然景象给诗人的启迪,亦是诗人内心最深的夙愿。末两句是劝诫堂弟之语,堂弟素来追求高雅之趣,早年极言追求“尘外”之意,却仍陷世俗之中,诗人想与堂弟携手共同隐退而居,却怎奈世俗纷扰,仍有故得延缓归期,然时光却转瞬即逝,匆匆而过。末句看似对堂弟的规劝,实则也是对自己进退两难境地的慨叹,忧谗畏祸的心情溢于言表。
此诗发言旷远,用笔委婉。前后部分的巧妙转折,是一个诗人心灵与自然对话的过程,自然的开阔之境将他从苦闷之际释放出来。
1、高节:高尚的节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者, 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唐 顾况 《哭从兄苌》诗:“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 清 周亮工 《寄潍县杨再蘧蔡漫夫于鸣岐》诗之二:“ 箕山高节推徐干,北海雄姿重孔融。”
2、卑栖: 汉语拼音:bēi qī 释义:谓居于低下的地位。 唐皇甫冉《送田济之扬州赴选》诗:“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 宋 范仲淹 《西溪书事》诗:“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
3、天倪:自然的分际。《庄子·齐物论》:“何谓和之以天倪?” 郭象 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 南朝 梁江淹《翡翠赋》:“远人迹而独立,擥天倪而为俦。”宋 王安石 《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诗:“关外寻君信马蹄,谩成诗句任天倪。”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有时意笔俱化,纯任天倪,竟能略似 坡公 。”
4、后稷:(1). 周 之先祖。相传 姜嫄 践天帝足迹,怀孕生子,因曾弃而不养,故名之为“ 弃 ”。虞舜命为农官,教民耕稼,称为“ 后稷 ”。《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 姜嫄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韩诗外传》卷二:“夫辟土殖谷者 后稷 也,决江疏河者 禹 也,听狱执中者 皋陶 也。” 唐 韩愈 《原性》:“ 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2).古代农官名。《国语·周语上》:“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 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人之才德,高下厚薄不同,其所任有宜有不宜。先王知其如此,故知农者以为后稷,知工者以为共工。”
5、重黎:(1). 重与黎,为羲和二氏之祖先。《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孔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 孔颖达疏:“羲是重之子孙,和是黎之子孙,能不忘祖之旧业,故以重黎言之。”《国语·楚语下》:“ 颛顼 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属民…… 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於夏商。”(2).亦作“ 重蔾 ”。指 颛顼高阳氏之后,为 帝喾 高辛氏 火正。《史记·楚世家》:“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司马贞 索隐:“今以 重黎 为一人,仍是颛顼之子孙者, 刘氏云:‘少昊氏之后曰重,颛顼氏之后曰重黎,对彼重则单称黎,若自言当家则称重黎。’”《隶释·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继高阳、重蔾、五举、子文之统。”《晋书·宣帝纪》:“其(司马氏)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 章炳麟《答铁铮》:“中国重黎司火,於火教本有因缘,郊之为祭,大报天而主日,此明以火为最上之神。”参阅清严杰经义丛钞·重黎解》引陶定山说。
6、荑:同本义,引申之为草木嫩芽。荑,荑草也。《说文》。按,茅之初生也。自牧归荑。――《诗·邶风·静女》。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孟子·告子上》。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风俗通》
7、萋:草盛也。――《说文》。中庭萋兮鲜草生。――《汉书·外戚传》

诗人王维资料

鉴赏作者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 查看详情>>

诗人王维作品: 《寒食城东即事》 《纳凉·乔木万余株》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送崔五太守·长安厩吏来到门》 《恭懿太子挽歌》 《挽歌·苍舒留帝宠》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辋川集·漆园》 《红牡丹》 《奉送六舅归陆浑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