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卖花担上》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戴复古古诗:洞仙歌·卖花担上更新时间:2017-12-20
注释
⑴画城:赞美语。李商隐《陈后宫》:“茂苑城如画。“李贺有《画角东城》、《追赋画江潭苑》诗题。李白《君子有所思行》:”万井惊画出。“”簇簇“,整齐貌。
⑵煞远:很远,是当时口语。
⑶小阁:即现在酒馆中的“雅座“或”单间“。”团栾“,圆貌,大家围坐。
⑷旋簇(cù)着:很快地铺设着。
白话译文
卖花人挑着一担初开的黄菊走来,边走边叫卖,说怎么能虚发这重阳常呢。看这繁华的大街,高楼簇拥,整齐壮观,到处都有酒店歌楼,怎奈没有个好处所安排流落异乡的我啊!
家乡可隔得远哩,使劲思量也没有用,白白地把眉头锁起。不如放开心怀一笑,进酒店选个小阁儿,坐在圆桌旁,摆上几盘时鲜水果和菜蔬,喝上三杯两盏的美酒,记住这重阳时光。问歌女:你有什么好曲儿,可以唱一个么?
词的上片叙写浪迹飘零,无以寄身的处境。开头二句写城市所见:“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作者来到一座城市,只见街市上花农们挑着一担担刚破蕊的金菊在叫卖。先点出时令,渲染节日气氛。接下来点明这正是“重阳”佳节。按常情,这样的佳节良辰应当聚亲会友,登高赏菊,好好庆祝一番。可是,如今的作者浪迹萍踪,“看画城族族,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放眼望去,整个城市楼台画阁,鳞次栉比,到处花团锦簇;酒肆歌楼,灯红酒绿,轻歌曼舞,在这样一个热闹非凡的城市,却找不着一个自己的安身之所。一个“奈”字,活画出作者异地飘零无可奈何的心境,辛酸饱含,哀伤无限。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全片先扬后抑,以乐景写哀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内心的悲凉。
下片写寻欢作乐,以解乡愁。换头三句,直抒思乡客愁。“煞远”二字,言远离家乡,“抵死”二字,极言思乡之切,“枉把”与上片“奈”相应,“万千锁”三字,极言愁情之深。以上均为抑笔。以下笔锋陡转,言解乡愁之法:一为以“笑”开怀;二为品尝“蔬果”;三为“三杯两盏”,打发时光;四为唱个曲儿,驱散郁闷。实际上笑怀中饱含苦涩与辛酸,借酒浇愁愁更愁,食不甘味,沈郁难解。这里写寻欢作乐,似是扬笔,其实是以乐景反衬哀情,是更深乡愁的反映。
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俚语入词。如“说着”、“没个”、“安排我”、“煞远”、“抵死”、“枉把”、“几般、“三杯两盏”等,体现词人词作“语言不避俚俗,直致近切”的风格特点,读之感到特别亲切。从词的内容看,词中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一个有志不能伸而浪迹江湖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他的个人遭遇,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阴影。

诗人戴复古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 查看详情>>

诗人戴复古作品: 《桐庐舟中·吴山青未了》 《山行·度岭休骑马》 《别钟子洪·识得潮阳钟子洪》 《万安江上·不能成佛不能仙》 《括苍石门瀑布》 《辛未元日上楼参政攻愧斋先生》 《辛未元日上楼参政攻愧斋先生》 《春尽日·撚指过三月》 《问讯李敷文·身退谋家易》 《游云溪与郡宴用太守韵即事

《洞仙歌·卖花担上》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