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修古诗: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更新时间:2017-12-11
《丰乐亭游春三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作于宋庆历七年(1047)春。第一诗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香,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和勃勃生机;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第二首诗前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景;后两句借太守插花醇归形象的塑造,侧重写醉春之态。第三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三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鲜艳斑斓,抒情含意深厚。情致缠绵,余音袅袅。
欧阳修于庆历六年(1046)在滁州郊外山林间造了丰乐亭,第二年三月写了这组诗。丰乐亭建于琅琊山风景名胜区丰山东北麓的幽谷中,是丰山风景最佳之处,距滁州城约1公里。这里面对峰峦峡谷,傍倚涧水潺流,古木参天,山花遍地,风景十分佳丽。关于丰乐亭的兴建,欧阳修在《与韩忠献王书》中告诉友人:“偶得一泉于(滁)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换,构小亭于泉侧。”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欧阳修还写下《丰乐亭游春三首》记载与民同乐之盛况。
注释
⑶红树:开红花的树,或落日反照的树,非指秋天的红叶。
⑷长郊:广阔的郊野。无涯:无边际。
⑸老:逝去。一作“尽”。春将老:春天将要过去。
白话译文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广阔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

诗人欧阳修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诗人欧阳修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