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箫吟·锁离愁》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韩缜古诗:凤箫吟·锁离愁更新时间:2017-11-16

《凤箫吟·锁离愁》是宋代大臣韩缜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借咏芳草以寄托别离情绪。上片前五句从咏芳草锁住离愁破题,直道佳人送别的难堪与凄苦。接下三句写行人远去,芳草却时常在眼前,加上远水、孤云,更增酸楚。接着写送者独倚高楼,愁眼望尽天涯,看到的只是萋萋芳草。下片由芳草池塘边的离别写起,再写行人因忆伊人心迹。“恁时”三句回忆旧日两人在一起的赏心乐事。接下三句以芳草年年常新比衬人之朱颜改换。最后以遍野的绿草与嬉笑酣醉的游人作对比,突出须趁青春年少及时行乐的主旨。全词句句有草,句句有人,运用了衬托和拟人手法,把点点离愁化作可感之物,颇具空灵之美。

注释
⑴凤箫吟:词牌名。
⑵陌上初熏:路上散发着草的香气。陌:道路。熏:花草的香气浓烈侵人。
⑶绣帏:绣房、闺阁。
⑷暗垂珠露:暗暗落下一串串珠露般的眼泪。
⑸王孙:这里指送行之人。汉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
⑹绿妒轻裙:轻柔的罗裙和芳草争绿。
⑺恁(nèn):那。恁时:即那时、彼时。素手:指女子洁白如玉的手。
⑻香茵:芳草地。
白话译文
离愁萦绕,看着眼前连绵无际的春草,想起与心上人同游时它们还刚在路边吐出香馨。闺中人想到心上人要远行,暗暗地流下泪珠,哽咽着目送远去的车轮。人已远去她还痴痴地张望,可见到的已是重重远水、片片孤云。她又登楼极目远望,但望穿秋水也难见游子踪影。
伤心啊伤心,自从池塘分别后无日不黯然销魂。想当年同游的地方连绿草都妒忌她的罗裙。那时候他携着她的手,在花丛柳絮之中,在翠绿香茵上信步徜徉。如今她的容颜虽已渐渐老去,但心中情意仍像芳草一样年年常新。她要再游遍绿野,忘情嬉戏酣饮,不辜负这珍贵的年少青春。

诗人韩缜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韩缜

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韩绛、韩维之弟。庆历二年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自龙图阁直学士进知枢密院事。曾出使西夏。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 查看详情>>

诗人韩缜作品: 《游贾氏南园·江堤杨柳碧毵毵》 《绝句·剑外吾能说》 《游贾氏南园》 《游东山寺·久有东林约》 《句·地里舆星直》 《庚子八月八日再游东山寺》 《绝句·唐蒙论巴蜀》 《句·剑外吾能说》 《凤箫吟·锁离愁》 《游东山寺

《凤箫吟·锁离愁》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