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杨开府》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韦应物古诗:逢杨开府更新时间:2017-03-22
这首五言古诗二十四句,一韵到底。五言古诗,不怎么长,一般都不转韵。这首诗的结构篇法,仍是四句一绝。前面三绝总叙自己:年少时服侍明皇,倚仗皇帝的恩私,成为一个无赖子弟。本人是里巷中横行不法的人,家里窝藏的都是些亡命之徒。早晨就捧着赌具和人家赌博,夜里还去和东邻的姑娘偷情。司隶校尉看见我,不敢逮捕,因为我天天在皇帝的白玉阶前站班。骊山上的风雪之夜,侍卫皇帝在长杨宫打猎的时候,我是一个字都不识,只会饮酒放浪的青年。我的顽钝和痴呆,什么也不懂得的。唐代诗人常用汉武帝来指唐玄宗,故称武皇帝。横字读去声,是蛮横不法的人。樗蒲是一种赌博。局是一块木板,例如棋盘也可以称为棋局。长杨宫是汉武帝狩猎的地方,这里是借用。司隶校尉相等于首都公安局长。
以下二绝说自从玄宗皇帝死后,失去了靠山,落魄得被人欺侮;再要改行读书,这已经太晚了,只好抓起笔来学做诗。做诗有了些成就,居然被两府所收留,也被南宫官所推许,选拔我去任文官。但是,毕竟我的才干不够,京朝中不能容留我,把我派出去去做安抚孤儿寡妇的地方官。“两府”大约是指吏部和兵部,“南宫”指中书舍人。韦应物作卫士时是武职,属于兵部。卫士应选的资格是六品以下官的子孙,年在十八岁以下,做卫士满十年,就可以简试。文理高超者送吏部,授以文职。中书舍人是掌管文武官员考绩的最高官员。韦应物由武职转为文职后,其历官是洛阳丞,京兆府功曹,鄠县令,栎阳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丞与功曹,都是辅佐官,不是长官。县令和刺史,才有抚育百姓的职责。此诗用“出守”二字,这个“守”字如果是一般用法,则可以假定此诗作于任鄠县或栎阳令时。如果是特定的用法,则应当说此诗作于任刺史时。因为唐代的州,相当于汉代的郡。郡的长官称太守,故汉人以出京去做太守为“出守”。唐人也沿用这个名词,以出去做刺史为“出守”。
最后一绝是结束语。大概是在一个宴会上遇到杨开府,彼此谈起旧事,不胜感慨。满座的客人都不会知道这些事,现在能知道的只有老朋友了。
这首诗是韦应物的自传,写了他对自己少年时期荒唐生活的懊恼,知耻后勇,努力学习。
《夕次盱眙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是一首写羁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诗的前四句为第一段,是写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后四句为第二段,是写人雁归宿、夜幕降临,自夜到晓不能入眠而生乡思客愁。全诗富有生活气息,侃侃诉说,淡淡抒情,看是写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令情动。
此诗当作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3年),时诗人出任滁州刺史。盱眙,县名,韦应物自长安赴滁州经过此地。

诗人韦应物资料

鉴赏作者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 查看详情>>

诗人韦应物作品: 《出还·昔出喜还家》 《寄黄刘二尊师》 《酬豆卢仓曹题库壁见示》 《赠李儋·丝桐本异质》 《寄恒璨》 《宿永阳寄璨律师》 《夜对流萤作》 《闲斋对雨·幽独自盈抱》 《寄酬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见待》 《夏景园庐

古诗《逢杨开府》的名句翻译赏析

《逢杨开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