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东都别牡丹》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令狐楚古诗:赴东都别牡丹更新时间:2017-04-19
诗作是以牡丹为题的离别诗。中唐长安赏牡丹一时风行,故而以牡丹为诗者甚多。有单是写牡丹的姿态颜色之美的,也有以花言志表达志趣情操者,还有不以为然的说牡丹和蜀葵差不多的,更如乐天将赏牡丹上升到忧国忧民高度的,不一而足。以牡丹写送别,也是其中一种典型诗作,刘禹锡就感叹“其奈明年好春日,无人唤看牡丹花。”而令狐楚这篇作品与其他诗作不同的是,作者自己吟咏牡丹抒发别离之意,即使牡丹寄托了复杂的象征意义在其中,也不妨看到令狐楚对家中牡丹的喜爱。令狐楚宅以牡丹闻名,长安以赏牡丹为盛,借别牡丹写别家别京,立意贴切自然,视角独特,使得整个诗作有种别样的忧伤委婉。
诗作开篇言“十年不见小庭花”,点明背景,以不见牡丹花写诉说十年离家今复回。随后说牡丹临开主人却不在家,写明归京时间之短,而“临到”二字深含遗憾之意。十年没有回到京城,而归京不足一年,牡丹将要开花就要再次离别,隐隐中亦含哪怕多留几日看到牡丹开花也好之意,实则为依依不舍之拖延。句句围绕牡丹,却清楚的讲述了一个离家十年刚刚回来却又不得不离开的故事。牡丹花以寸尺之小却意向为京国之大,以小写大,写作手法委婉,用笔精炼。出门上马回首望,三个连贯动作用白描笔法勾勒看似平平流水账,实则是精心提炼,无一字写不舍,却满纸尽是不舍之意,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深深的不舍之情。汪曾祺有《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纪念沈从文先生,其中有“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两有相似之处,都是用最平常的不经意的肢体,去表达情感。这样写作之优在于真实直观,通过动作让读者自己体味情感,看似大拙实则大巧。最末作者道出心中所忧:“何时更得到京华”将诗中情感托付于京华,表明了自己为何而忧伤,此去一别归期难料,故尽是惆怅。诗作与刘禹锡唱和诗相较无刘之凄楚淋漓,却别有委婉含蓄。
《思君恩》是唐代文学家令狐楚创作的一首五绝。这是一首宫怨作品,诗中描写一个遭贬谪、被遗弃整日处于深帷中的宫人的寂寞心理。此诗成功地运用了反衬、比兴等手法,风格明丽而不繁密,清俏而不浮艳,浅显而不直露。
这是一首宫怨诗。这类诗歌主要是为皇宫妃子悲惨的遭遇或空虚的生活而作。此诗也不例外,但其创作时间未详。

诗人令狐楚资料

赏析作者令狐楚

令狐楚(766或768~837)令狐绹之父,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壳士。宜州华原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初唐名臣令狐德棻后代。唐德宗贞元七年 (791年)登进士第。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出..... 查看详情>>

诗人令狐楚作品: 《从军词·却望冰河阔》 《发潭州寄李宁常侍》 《三月晦日会李员外座中频以老大不醉见讥因有此赠》 《从军词·孤心眠夜雪》 《从军词·暮雪连青海》 《从军词·胡风千里惊》 《少年行四首其一》 《李相薨后题断金集》 《春闺思·戴胜飞晴野》 《少年行·霜满中庭月满楼

《赴东都别牡丹》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