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舞歌辞》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李贺古诗:拂舞歌辞更新时间:2017-04-25
《拂舞歌辞》,古乐府名,拂舞,执拂而舞,出自江左,古辞有五篇。郑诗言说:“《拂舞歌》:《白鸠》、《济济》(按:《晋书·乐志》尚有《独禄篇》,郑氏失载)、《碣石》、《淮南》,各有一辞。今长吉总曰《拂舞》,大概撮其大意为之。”(《昌谷集句解定本》引)考察长吉本诗诗意,可知郑氏所言甚当。
本篇由吴娥唱的拂舞歌声起兴,写到兴盛热闹可能转化为冷落衰败的自然规律,又从饮酒全胜饮露生发开去,引出炼丹,转入对求仙的讽刺。最后六句,诗意从古辞《碣石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成土灰”化出,意谓即使炼成仙丹,服用之后变成腾蛇,腾云驾雾,但千年后变成龟,只有吴堤的绿草,年年长在,生生不已。即使像神龟那样长寿,背有八卦纹理,号称神仙,可是它那一身邪鳞硬壳,腥滑臭涎,多么令人厌恶。诗句对那些梦想做腾蛇、神龟的求仙狂,进行了辛辣的鞭挞,极尽揶揄、讽刺之能事,充分体现出诗人反对神仙迷信的进步思想。
长吉此诗之主旨,是说长生不可求,不如饮酒延寿。何焯对本诗的题旨,作过这样的评说:“不越古诗‘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之意。”(陈本礼《协律钩玄》卷四引)引诗原出《古诗十九首》第十一首,“服食”两句原在“不如”两句前,何氏倒置。汉唐时代相隔虽远,但是服丹药、求神仙的风尚有所沿袭,长吉以诗讽之,所以诗旨会与《古诗十九首》相通。姚文燮指出本诗诮“宪宗求长生”(《昌谷集注》卷四),说得不够全面,应该说李贺讽刺的是以宪宗为代表的那些求仙狂。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共收三首《夜坐吟》。“题解”云:“《夜坐吟》,鲍照所作也。其辞曰‘冬夜沉沉夜坐吟’,言听歌逐音,因音托意也。宗(五代梁人)又有《遥夜吟》,则言永夜独吟,忧思未歇,与此不同。”盖题为鲍照所创,李白、李贺相继沿袭,遂成为乐府诗中颇具特色的一种体例。通过(主人公)夜间吟唱,抒发思人的情思,深情绵邈,韵味悠长,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与《遥夜吟》不同的方面在于:它所表达的忧思包含着缱绻的恋情和痴心的期待,而非泛泛的哀愁。诗以设问开篇,“马蹄踏踏谁见过?”这话既象是问自己,又象是问别人,表达了女主人公希望和失望相交织的复杂心情:心上人是骑着马儿离去的,至今不见归来,唯有“踏踏”的马蹄声不时回响在耳边,萦绕在心上。接着展示夜不能寐,坐而吟唱的特定时空。“眼看北斗直天河”,直,当的意思。这句有双重含义,一指“夜深”,如注家所诠释的;一指时届凉秋。古人有依据星象的变化来确定季节的习惯,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按北斗星位置的变化来分辨四季,当玉衡、开阳、摇光三星连成的线(俗称“斗柄”)直指西方的银河时,我们这片土地便已进入秋天。秋天是自然界由盛而衰的季节,传递秋的信息的是西风和落叶,它们都引发人的伤感之情。况且正值华年,在饱尝别离的痛苦之后,独守深闺空闱之中,长夜漫漫,能不愁肠百结?“铅华笑妾颦青娥”,正是这种愁苦神情的写照。
人的愁苦愈积愈深,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势必要设法排遣。“为君起唱《长相思》”,就是女主人公选择的排解方式。她的歌声是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饱含爱恋,贯串精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连无情的“严霜”也为之动情,竟至掉头而去,不忍卒听。“帘外严霜皆倒飞”,想象奇诡,极富表现力。比起《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来似更进一层,因为“天若”句有比喻词“若”,系或然之辞,而此句表达得如此坚决,就象实际发生的那样,不仅有形体,而且有气势,使难于捉摸的情幻成新奇美妙、可见可感的物象。这就是艺术魅力之所在。
女主人公感情的可贵突出地呈现在一个“长”字上。自朝到暮,从昏到晓,她的心始终伴随着离去者的身影和“踏踏”的马啼,融进一片痴情。她彻夜难眠,长想思,至于长吟唱,抒发着无尽的恋情,直至东方发白,朝霞升起。她是如此的一往情深,忠贞不渝,而对方呢?“陆郎去矣乘斑骓”,毫无顾恋之意。多情换来薄情,女主人公徒然陷入痛苦的深渊。“陆郎”句源自乐府诗《明下童曲》“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骓。”“斑骓”是有杂毛的苍黑色骏马。“陆郎”此指无情男子,但具体解释诸本不尽相同。徐文长说是陆贾,“贾在南中,倡家竞留之。”暗示女主人公是青楼中人。王琦以《明下童曲》为本,注云“陈孔,谓陈宣、孔范,陆谓陆瑜,皆陈后主狎客。”狎客薄情,司空见惯,王注似与本意相合。
仔细品味,此诗与鲍照、李白的同题作品有明显的区别。后二者属“听歌逐音,因音托意”一类,女主人公不是歌唱者,而是在聆听所爱的歌声之后,为之沉吟久坐,抒发爱慕的情意,属“投桃报李”式的情感交流,带有喜剧性质;此诗中的坐吟、起唱者皆为女主人公,男方则无反应,以多情烘托无情,更具悲剧效果。就体式而言,鲍照和李白的作品有七字句,也有三字句,属杂言体;李贺的这首则全是七言句,类似七言歌行。这些表明李贺创作诗歌不愿受前人的缚束,他的主体意识相当浓烈,力图充分表达自我。袭用旧题系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非模仿的冲动。善于渲染是李贺诗歌的一大特色。这首诗中就多借景抒情的笔墨,不同寻常的是,景物描写不仅仅用作陪衬而已,常常成为题材的主体部分。例如“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乍看起来前一句是叙事。抒情,后一句是写景。经过仔细体味,就会清楚地认识到两者都是叙事、抒情、写景的结合体,不过一者常,一者变;一者正,一者奇而已。“帘外”句运思奇诡,却不难体味。用奇诡的物象和境界,表达几乎人人都能体味的情理,正是李贺的特长,也是他的诗歌独具的艺术价值。

诗人李贺资料

鉴赏作者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 查看详情>>

诗人李贺作品: 《申胡子觱篥歌》 《南山田中行·秋野明》 《感讽·奇俊无少年》 《追赋画江潭苑》 《赠陈商·长安有男儿》 《新夏歌·晓木千笼真蜡彩》 《残丝曲·垂杨叶老莺哺儿》 《春坊正字剑子歌》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留之不得后生感忆座人制诗嘲谢贺复继》 《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

古诗《拂舞歌辞》的名句翻译赏析

《拂舞歌辞》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