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爌传》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朱由检文言文:韩爌传更新时间:2018-09-21
韩爌,字象云,蒲州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选用为庶吉士。晋升为少詹事,担任东宫讲官。万历四十五年,被提拔为任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过了一段时间后,又被任命为教习庶吉士。光宗即位之后,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处理机务。不久,光宗病危,韩爌跟方从哲、刘一燝并受光宗遗诏。因为辅佐皇帝登位有功,加封韩爌为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方从哲离职后,刘一燝主持政务,韩爌尽心尽力地辅佐他。
天启元年,韩爌和刘一燝二人认为皇帝在当皇孙的时候,未曾出阁读书,请求皇帝从十二日起开讲经筵,以后每天讲筵不要停止,皇帝接受了。韩爌、刘一燝认为官风苟且、轻浮,皇帝应草拟御札勉励百官,共图实效,皇帝采纳了。不久,凭借在贵州平定苗人造反的功劳,韩爌被加封为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天启二年四月,礼部尚书孙慎行弹劾方从哲用李可灼进献红药丸,跟弑君、叛逆同罪,廷议纷乱,没有统一的意见。当时刘一燝已经离职,于是韩爌特别上疏辩白这事,说请求皇帝明确发布诏令,传示朝廷内外,让讨论此事的人不要因为小的疑点臆测出大的疑惑,编写此事的人不要把确信的事实变成虚假的事实。天启三年,因平定山东妖贼徐鸿儒有功,加封韩爌为少师、太子太师。这时叶向高主持政事,韩爌其次。等到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忠贤很是恐惧,向韩爌求援,韩爌不予理睬。于是,魏忠贤对他怀恨在心。按过去的惯例,内阁中执笔的只有首辅一个人。魏广微想分享这个权力,嘱托魏忠贤传旨,告诉韩爌与其他阁臣同具敬畏之心共同协力办事,责令次辅不要无所作为,韩爌感到害怕,立即上疏乞求退休。天启五年七月,逆党李鲁生弹劾韩爌,使韩爌除名,被剥夺官籍。又利用其他事件,判他收受赃款二千两,使他的家仆死在诏狱。韩爌出卖田宅和向亲友借贷,偿还了所谓“赃银”,以至无处栖身而居于先人墓地。
崇祯元年,言官争相请求皇上征召任用韩爌,被逆党杨维垣等人压制了,只是赐圣旨慰问他,让他的一个儿子做官。到了五月,才派遣行人召用他。十二月二十六日,他回到朝廷,重任首辅。
起初,熊廷弼被杀之后,其首级被传示于各边镇,不许把尸体归葬。崇祯即位后,熊廷弼的儿子给皇帝上书,请求归葬其父。韩爌即向崇祯帝说明熊廷弼实由魏忠贤冤杀,并株连其妻和儿女,乃是一件极大冤案。经过韩爌剖白后,崇祯帝才允许熊廷弼的儿子收葬父尸。当初,袁崇焕上朝,曾跟钱龙锡谈论边防事务。钱龙锡是东林党首领,王永光等人阴谋利用袁崇焕制造大案,可以将东林党一网打尽。王永光带头说后金兵的进攻,是由于袁崇焕杀害毛文龙导致的。高捷于是带头攻击钱龙锡,驱逐他。第二年正月,中书舍人原抱奇,弹劾韩爌主政误国,招敌欺君,应该和钱龙锡一起排斥。不久,左庶子丁进因为提升延误了日期怨恨韩爌,也弹劾他,而工部主事李逢申跟着上疏弹劾韩爌。韩爌无奈,三次上疏称病。
韩爌接连为相,为人老成谨慎稳重,推荐正直的人才,抑制奸邪的团伙,天下人都称赞他的贤德。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蒲州,逼迫韩爌出来相见,韩爌不从,贼兵便抓住韩爌的孙子进行威胁。韩爌只有一个孙子,于是只好出来拜见李自成,贼兵放了他的孙子。韩爌回家后,愤郁而死,终年八十岁。
袁忠彻,字静思。跟从父亲袁珙谒见燕王,燕王宴请北平文武官员,派袁忠彻为他们看相。袁忠彻说都督宋忠脸方耳大,身材短小气度浮躁,布政使张昺脸方而五官小,走路像蛇,都指挥谢贵身体臃肿肥胖而呼吸短促,佥都御史景清身材矮小声音洪亮,根据相术这些人都是该被处死的人。燕王大喜,起兵造反的心意更加坚定。等到当了皇帝,便召袁忠彻授予鸿胪寺序班,赏赐非常丰厚。袁忠彻被升为尚宝寺丞,不久,改任中书舍人,随皇帝巡视北方。皇帝回到京师,出巡期间仁宗监督国务,仁宗被谗言所诬陷,皇帝发怒,在午门贴出告示指斥,凡太子所处理的事情,都停止施行。太子因为担忧恐惧患病,皇帝命令蹇义、金忠偕同袁忠彻前去看视太子。回来报告说,太子脸呈青蓝色,这是惊恐忧惧的样子,将午门所贴告示收回即可治愈。皇帝听从了他,太子的病果然好了。皇帝曾经屏退身边侍从,私下向袁忠彻询问武官朱福、朱能、张辅,文臣姚广孝、蹇义、金忠等人的祸福,后来都应验了。九年任职期满,再任尚宝司丞,升为少卿。礼部郎周讷从福建回到京城,说福建人祭祀南唐徐知谔、徐知诲,这些神灵最灵验。皇帝命令前往迎接二徐神像及庙祝来京,于是在都城修建灵济宫,奉祀二徐。皇帝每当患病,便派遣使者向神求告。庙祝假造仙方来进献,多是热性药物,服后便痰涎梗塞气息不畅,常常暴怒,以致不能出声,内外官员都不敢规劝。一天,袁忠彻入宫奉侍,规劝道:“这种痰火虚逆的病症,实在是灵济宫的符药引起的。”皇帝生气说:“有仙药不吃,吃凡药吗?”袁忠彻叩头哭泣,皇帝身边两名宦官也哭泣。皇帝更加生气,命令拖出两名宦官用棍子打,还说:“袁忠彻哭我,我就会死吗?”袁忠彻恐惧,赶忙上前跪在台阶下面,过了很久皇帝才消气。皇帝早在当亲王时便认识袁忠彻,所以对待他不同于其他大臣。袁忠彻也因为皇帝对待自己恩深,敢于进谏正直之言,曾经进谏到外国寻取宝物的不当,知道的人都认为他说的是对的。宣德初年,袁忠彻看到皇帝的面色后说:“七天之内,皇族中应该有谋反的人。”汉王果然造反。他曾经因罪交付司法官吏审讯被罚金赎罪。正统年间,又因罪交付司法官吏审讯被迫退休。二十多年后去世,时年八十三岁。

诗人朱由检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 查看详情>>

诗人朱由检作品: 《张淳传》 《王轼传》 《张永明传》 《谢铎传》 《刘春传》 《陈怀传》 《彭时传》 《陈以勤传》 《仁宗传》 《徐达传

《韩爌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