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寂寂柴门村落里》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赵鼎古诗:寒食·寂寂柴门村落里更新时间:2018-01-03

寒食是宋代赵鼎诗作。

此诗虽题为《寒食》,但写的是从寒食到清明。前两联写的是当时民间风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祭扫》记其时江南风俗:“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成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曲幽,亦青青可爱。……从人家上冢者……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冢者尤多”从此诗可得知,南宋时潮州民间在寒食节也有插柳的习俗,即使偏僻村落也不例外,只是没有禁烟寒食,而清明节却像东汉末襄阳隐士庞德公一样携带女儿上山扫墓(即“上冢”)。
后两联在记事中寄寓抒情。颈联写所见:汉唐帝王的陵墓连粗粝的麦饭也没有人祭拜,而山溪野径之间开满梨花。尾联写所感所闻:我还是开怀畅饮吧,醉后卧倒在青苔之上,不必去管城头上傍晚吹起的军号。

《点绛唇·春愁》是南宋作家赵鼎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通过景物描写,曲折含蓄地表露了春愁与离恨。词的上篇写春梦醒来独自愁,作者身处宁静而温馨的环境中,却似乎处处暗含着一种无可排解的孤独和感时伤怀的愁绪,这愁绪犹如那缕缕余香,捉摸不到,又排遣不去。下篇以“消瘦休文”自比,表达自己惊奇、感叹、无奈等复杂感情。这首词属于婉约派词作,但婉而不弱,约而不晦。词人伤春惜花,守至日暮,依然不愿去,虽无可奈何又依依不舍,惋叹之中又有着坚韧,婉约之中犹有筋骨。词的语言含蓄有味而通俗易懂,虽到口即消却耐人寻味。

诗人赵鼎资料

赏析作者赵鼎

赵鼎(1085年-1147年), 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东北人。南宋初年政治家、词人。赵鼎早孤,由母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登进士第。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拜御史中丞。建..... 查看详情>>

诗人赵鼎作品: 《发杭州有讶太遽者》 《送张汝霖纠左冯翊六绝》 《行庆关·振跸鸣銮万马环》 《舟中酌酒·飞扬跋扈今安取》 《和元长暮春》 《自越趋明上虞道中和季申梅》 《役所书事·宦学平生着意深》 《还家·但切思家念》 《发四明奔昌国用韩叔夏韵呈觉民参政》 《和郑有功游西湖

《寒食·寂寂柴门村落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