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作》赏析

朝代:元代诗人:揭傒斯古诗:寒夜作更新时间:2021-02-15
小诗以寥寥二十字的白描,传神地绘出一幅清夜客旅图,从中传达出诗人心中的孤寂之情。一、二两句状写户外的景色,以凝冻在布满霜气的夜空中的疏星、沾湿了草木的月的流光,制造出一种清旷冷寂的氛围;三句转入客舍,在“虚馆”的典型环境中,“人不眠”的主题便格外突出。最精彩的是末句的五字。“一叶落”的声音是够细微的了,馆中人却能清晰地辨闻,足见夜间的阒静;而一个“时”字,更将漫漫长夜中不眠人的警醒,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不仅沟通了虚馆内外的联系,而且传达出了诗人在长捱客宵中愁苦的心绪,可谓是神来之笔。
此诗还有两处地方颇值得玩味。一是题中的“寒”字。从“霜空”、“叶落”来看,作诗的时令实在凉秋而非寒冬。所以“寒夜”之“寒”,与其说是身体上的感觉,毋宁说是因冷寂环境和凄凉心绪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感受,是荒寒、孤寒之寒而非寻常冷热之寒。二是首句“疏星冻霜空”,“冻”字的斧凿颇惹人注目。设想用“映”、“点”、“著”一类的字取代,则起二句便带上了一种《选》体诗的平叙风味。这样做,尽管较符合绝句,所谓“一篇全在尾句”(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元杨载《诗法家数》)的常法,使全篇的旨意由言愁转化为言幽。
揭傒斯极擅长写五言小诗。这首古绝全用白描,凝炼含蓄,刻画精细,清新流畅,在用字上,刻意求工,但不露痕迹,有万取一收之妙。
《高邮城》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该诗通过高邮城的今昔变迁,以极明白的语言,表达了希望和平,永不要战争的美好愿望。此诗纯用口语,去尽雕饰,音节自由,韵脚细密,反复咏叹,颇似民间歌谣。
元皇庆元年(1312年)春,揭傒斯由家乡赴京谋官,沿途所见多战争所创或水灾旱情,惟途经高邮城(今属江苏),发现这个昔日要塞麦满陇、桑成行,遂写下这首诗企盼天下永远太平。

诗人揭傒斯资料

赏析作者揭傒斯

揭傒斯(1274年6月10日-1344年8月19日),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江右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 查看详情>>

诗人揭傒斯作品: 《送袁先辈之旴江》 《沈逸人东观招饮山馆》 《女儿浦歌·女儿浦前湖水流》 《刘承旨父大司徒邢国公庆九十应制》 《潇湘八景图卷·平沙落雁》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新安许氏兰秀轩》 《南康夜泊闻庐阜钟声》 《自盱之临川早发》 《春日杂言·五岁能读书

古诗《寒夜作》的名句翻译赏析

《寒夜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