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秦州》作品注释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古诗:发秦州更新时间:2020-03-05
⑴古秦州,今属甘肃省天水市。
⑵生事,即下所言衣食之事。
⑶此二句正言“不自谋”,语苦而趣。问,寻求。乐土,富裕地区。因无食故欲就乐土。南州,犹南方。这里指同谷,同谷在秦州之南。南州气暖,因无衣故思往南州。寒苦人实有此想。以上四句叙去秦州而赴同谷的根由。
⑷以上四句写同谷气候和暖,可解决无衣问题。汉源,同谷邻县。“闻”字紧要。下面八句也是根据传闻来写的。杜甫此时尚未至同谷。
⑸以上四句写同谷物产丰富,可解决无食问题。栗亭,属同谷县。薯蓣,俗名山药。崖蜜,一名石蜜,野蜂在山崖和石壁间所酿之蜜。
⑹以上四句写同谷景物宜人,并可供游览。方舟,两舟并行,实即泛舟意,但用方舟,见得地面甚广。
⑺此以下八句追述去秦州的原因。此邦,指秦州。要冲,要道或要塞。地势高,故曰府。稠,烦杂。
⑻此二句是说既要应接来往官员,又无山水可以登临。
⑼异石,奇石。塞田,山田。微收,收成很少。
⑽因有以上种种原因,再也待不下去。
⑾此以下八句写发秦州时情景,方是写实。
⑿中宵,夜半。杜甫在旅途中多半夜出发,并因此得病,所以说“征途乃侵星,得使诸病入”。
⒀此二句出门时仰望天空所见,景中含情。诗人之胸襟,正如星月之磊落,云雾苍茫,终不能掩。
⒁此二句因小见大,由近及远。“吾道”二字双关,充分表现了诗人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可与《空囊》诗“吾道属艰难”一话互参。
《寒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的情景,描写了流离颠沛的生涯,并由自身遭遇、眼前现实而联想到老百姓的苦难,忧民感乱、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愫溢于言表,抒发了一个流浪诗人叹己、伤时、感乱的情怀。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四十八岁的诗人杜甫抛弃了华州司功参军职务,流寓陇右,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难历程。此年七月,诗人从长安出发,先至秦州(今甘肃天水),寓居约三个月。“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因生活所迫,离开秦州,经过盐井(今甘肃礼县盐官镇)、寒硖、青阳峡、龙门镇等地,转赴同谷县(今甘肃成县),并于同年十月初到达同谷县。途径成州(今甘肃西和县)时留下了数十首纪行诗,《寒硖》便是其中最精彩的诗篇之一。

诗人杜甫资料

作品注释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诗人杜甫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发秦州》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