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传》注释译文

朝代:元代诗人:脱脱文言文:韩玉传更新时间:2018-10-08
韩玉,字温甫,他的祖先是相州人,曾祖父韩锡在金朝做官,以济南尹的身份辞官退休。韩玉在明昌五年考中经义、辞赋两科的进士,进入翰林院担任应奉,奉诏令一天写文章一百篇,一气呵成,不用修改。他又撰写《元勋传》,符合旨意,章宗感叹道:“功勋大臣何等幸运,有这个人为他们作传。“泰和年间,韩玉建议开掘通州潞水漕运河渠,漕船载运货物直达京城他晋升官职两级,被授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一职。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困。西夏军队接连攻陷邠州、泾州,陕西安抚司发文书让韩玉以凤翔总管判官的身份为都统府招募军士,十天时间招得一万人,与西夏军队作战,击败了他们,缴获牛马千余只。当时西夏军队五万人正围攻平凉,又和全军在北原开战,两夏人怀疑金的大军到了,当晚解围撤走。掌权的人嫉妒韩玉的功劳,快马奏报韩玉与西夏贼人有勾结,朝廷怀疑韩玉,派遣使者授予韩玉河平军节度副史一职,并暗中监督他的军队。
在此之前,华州人李公直因为京城被隔绝,谋划兴兵进京救援,而韩玉依仗他的军队可以调用,也想要做派兵救援王室的事,于是传送橄文给州郡说:事情要推导它的本原,灾祸有它起始的基础,(国家的祸难)始于贼臣贪图贿赂,包容奸邪,接着又是因为两位元帅贪恋权力,巩固威势。又说:携带干粮,安坐着耗费,耗尽百姓的脂膏血肉。抛弃武器逃散了又重新前来,耗尽国家的资财储蓄。谋取权力而观望形势,拖延岁月而守护妻子儿女。又说:哪一个人不死呢?只因为有臣子必须这样做的原因。事情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怎么能忍心不顾念君主呢?不要说死了就是身后事,虚妄的名声一概听任史臣撰写。只是面对今天眼前的世事,有什么脸面居处在人世间呢?“李公直的军队出发有很多天了,将领中有违背盟约的人,国朝中有不顺从的人,就按照军法去加以处置。京兆统军便声称李公直占据华州反叛,派遣都统杨珪袭击攻取华州,于是李公直被处以极刑。李公直曾经写信约韩玉,韩玉预先并不知道,这封信就被安抚司获得,等到朝廷派遣使者监督韩玉的军队时,又怀疑韩玉参与了李公直的阴谋,就落实了他的罪名。韩玉路过华州,被囚禁死在郡学,临终的时候在墙壁上写了两首诗,士人认为他是冤枉的。
韩玉的儿子韩不疑,字居之。因为他父亲死于强加之罪,发誓不出来做官。珍藏他父亲临终时亲手写的书信:“此次前往幽冥之路,我的心胸光明坦荡,刚烈正直的气概,必定不会下沉,我儿不用担心。世道混乱,时运艰难,要努力保护自己,虽然阴间与人世不同,难道就见不到你吗?”读到这些话的人都很伤心。
完颜伯嘉,字辅之,北京路讹鲁古必剌猛安人。明昌二年(1191)中进士,调任中都左警巡判官。孝懿皇后的妹妹晋国夫人家奴买漆不付钱,伯嘉把牵连到的晋国办事家奴数人拘押入狱。晋国夫人告诉章宗,章宗说:“姨母付他的钱,那么家奴就释放了。”由此,豪门大族避匿。改任宝坻丞。补任尚书省令史,又授任太学助教、监察御史。上书弹劾平章政事仆散揆。有人说:“与宰相发生矛盾,为什么?”伯嘉说:“职责是这样。”任平凉治中,积功升官为莒州刺史。审理属县抢劫犯,伯嘉说:“人说饥寒为盗,如今他抢了二千钱,过月不用一钱说明什么?这一定是官兵捉不住其他的盗贼,捏造罪状来定罪罢了。”责问他们,果真如此。诏令与按察官一起调查编排户籍和百姓收入状况表,在香阁被召见。贞祐初,调任顺义军节度使。在家守父母丧,百日后,起用为震武军节度使兼宣抚副使,掌控太和岭各险要关口。不久改任枢密院事。不到一月,改任知河南府事。这时,刚经过打仗后,缺少军粮,伯嘉命令运送枣栗菜根补充军队,属下都认为便当。
兴定元年(1217),主管河中府,担任宣差都提控,没多久,召任吏部尚书。二年(1218),改任御史中丞。当初,贞祐四年(1216)十月,诏令用兵部尚书蒲察阿里不孙担任右副元帅,防备抵御潼关、陕州的敌人。临时驻扎在渑池土濠村,军队不战就溃散了。阿里不孙逃跑,丢失了佩带的虎符,改变姓名,躲藏在柘城县。监察御史完颜药师弹劾说“:阿里不孙的妻子儿女听说正在京师,不是不知道他的踪迹,请求追究到底。”主管官吏正要拘拿他的家人,皇帝特地下令释放,下诏说:“阿里不孙如能自首,当免死罪。”阿里不孙就让他儿子上书,请求带职赎罪。尚书省奏道:“阿里不孙有幸特令免死,应当到朝廷自首,却叫他的儿子上书,还怀藏观望之心。”伯嘉弹劾说:“阿里不孙蒙受国家重托,掌握几万士兵,没有列阵就溃逃,丢弃虎符。追究他的罪情,这样如果不惩治,朝纲要败坏了,请求把他陈尸到集市上来警戒做臣子不忠心的人!”宣宗说:“中丞说得对,可是已经赦免他了。”阿里不孙终被除去名籍。
五年(1221),起用为彰化军节度使,改任翰林侍讲学士。伯嘉贤良正直,不能随波逐流,曾经说过:“生作男子,应当有益国家惠泽百姓,其他的事情不可以做。”高汝砺正在谋求宠信把持权位,伯嘉议论事情总是和他抵触,因此诽谤伯嘉的人很多。元光元年(1222),因犯议事过激罪,降官遥授同知归德府事。二年(1223)三月,遥授集庆军节度使,代理参知政事。不久,伯嘉有病。六月,逝世。

诗人脱脱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脱脱

脱脱(1314年-1356年),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朝元统二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农历十月..... 查看详情>>

诗人脱脱作品: 《程颐传》 《呼延赞传》 《赵子崧传》 《刘光祖传》 《田况传》 《赵子潚传》 《完颜承晖传》 《邹浩传》 《尹继伦传》 《宋史·王信传

《韩玉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