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温庭筠古诗: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更新时间:2020-06-08
注释
⑴荷叶杯: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分单调、双调两体。此词为单调小令,二十三字,四仄韵二平韵。
⑵凝冷:凝聚着清冷。犹冷森森,含着凉气。
⑶池:鄂本《花间集》作“地”。
⑷“绿茎”句:绿色的枝干,红色的花朵,杂在一处,月色下分辨不清。这里指荷池晓景。
⑸肠断:这里是魂断之意,形容神情入迷。
白话译文
清冷的晨风凝聚着点点露珠,波光水影荡开淡淡的晓雾。看那满池塘里,绿叶红花乱舞。愁思断肠的少女啊,更难堪水冷风寒入骨。
此词表现了一种惜别的凄苦伤感之情。词人以“肠断”二字融景入情,来抒发主人公凄凉失落的情愫。
首起三句,采取由小及大法写荷塘景色。开头说,清晨荷叶上还凝聚着清亮的露珠。“凝冷”,是感情的色彩。据此,则船上之人相对之情可知。这里通过人物对于客观环境的感受,表现出他此时的心境,也就暗示了人物在这种心境下可能有的行动。既是一种“寒”的冷遇,则无幸福之可言为可知。“波影”,这是一个视线的角度,凸显了人物呆呆地看着水面的形象,证实着“凝冷”正是他自己心理的写照。本是不忍相对,所以移目于波。但在水波里见到的竟是“满池塘”的“绿茎红艳两相乱”。“满”在这里非常传神,非常有气魄,正如一幅巨大的画,画面满是绿的荷叶,红的莲花,不仅立于水面,亦且倒映于水中,形成了巨大的夹角。在这一巨大的夹角处,着一小小的呆望的他,还有低泣的她——那凝冷的露珠也可以看成是写她的清泪。这是巨大的压迫人的孤独之感,似乎这幸福的倚红偎绿的暖色,直把他俩挤了出来,或紧紧地钳住。“绿茎红艳两相乱”写荷塘中水光波动,把绿的叶影和红的花影交错在一起。其中的这个“乱”字用得艳极。乱是迷离相交的状态,特别是它承上“满”字而来,只觉得满世界尽是亲昵地偎在一起的美丽的情侣,只有他俩却要离开。而一想到离别,是以“肠断”,这是心境,花叶相乱,本属无情,只是一种自然形态,境由心生,这虽是唯心的,然而并不能否定心境之可以影响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这一事实。正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一样,这满世界都是相依相偎之情,不禁产生唯独自己不幸的巨大悲哀。只是这里外界之物不是实物,而是自己的感情。“水风凉”,是实写,同时也是心境的感受,将离愁进一步引向含蓄。绿满逼人,水风浸骨,心境悲凉,但“肠断”的原因,词人未加暗示,可任读者自行判断,同时让词作留下一些余味。
全词六句看似先景后情,实则情景交融。前四句着力描写荷塘景色,寓情于景;后两句将情点明,而“凉”字照映首句“冷”字,融景入情。

诗人温庭筠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 查看详情>>

诗人温庭筠作品: 《弹筝人·天宝年中事玉皇》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寄崔先生·往年江海别元卿》 《西陵道士茶歌》 《四皓·商于甪里便成功》 《二月十五日樱桃盛开自所居蹑履吟玩竞名王泽章洋才》 《巫山神女庙·黯黯闭宫殿》 《咏晓·虫歇纱窗静》 《太子西池二首》 《过潼关·地形盘屈带河流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