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二事》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洪承畴二事更新时间:2018-08-01
注释
①洪承畴:明朝末年将领,后降清。
②数:数落
③旗下:指清朝。
④为:替,给
⑤走:跑
⑥以:用
⑦疾:快速
⑧走:逃跑
⑨执:拘留
⑩之:代词,代“黄石斋”
译文
洪承畴进入北京后,他的母亲还活在人间。他把他的母亲从福建迎接到北京后,他母亲一看到他就非常愤怒地责骂他,用自己的手杖打他,一一数落他没有为国捐躯的罪过,说:“你把我接来,将要让我成为清朝的老婢女吗?我把你打死,是替天下百姓除害。”洪承畴快速地跑掉了才没有打到他。他母亲就雇了船回南方老家去了。
黄石斋先生被清兵抓住了,然后关押着。洪承畴前去看他,黄先生闭着眼睛不看他。洪承畴出来后,黄先生拿起笔来迅速写下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原来“成仇”和“承畴”正好同音。
注释
1、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2、衣,动词,穿。
敝衣:破旧衣服。
3、鲁君:鲁国国君。
4、使人:派人。5、邑:封地、。
6、受:接受。
7、反:同“返”。8、奚为:为什么。
9、畏人:害怕人。
10:骄人:在人面前骄傲。11、纵:即使。
12、子:对人敬称,您。
13、终:最终。
14、全其节:使动,使其节操保全。 节:节操
译文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土地,(并)说:“你可以用这块土地(的价值)穿着好一点。”曾子(坚决)不愿接受。退返后,再次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他人馈赠的人就会畏惧馈赠者;馈赠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畏惧他吗?”最终曾子仍不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洪承畴二事》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