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姬篇》解析

朝代:唐代诗人:崔颢古诗:卢姬篇更新时间:2017-03-08
①卢姬,即为卢女也,魏武帝的宫女,后来泛指擅奏乐器的女子。相传三国魏武帝时宫女,善鼓琴。《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卢女曲》宋郭茂倩题解:“卢女者,魏武帝时宫人也,故将军阴升之姊。七岁入汉宫,善鼓琴。至明帝崩后,出嫁为尹更生妻。梁简文帝《妾薄命》曰:'卢姬嫁日晩,非复少年时。‘盖伤其嫁迟也。’”后来金陵歌姬莫愁也因为嫁给卢家而被称为卢姬,此后“卢女”泛指善奏乐器的女子。据考证,卢姬原指战国末期楚国郢州石城歌舞家莫愁,旧时诗文中误认为即是洛阳的莫愁(嫁为卢家妇)。莫愁女的父亲卢公,卢公抱她哄着她:“莫哭,莫悲,莫愁!”听到“莫愁”二字,她的哭声竟一下停止了。卢公于是就把她取名为莫愁。在楚王宫,得以与屈原、宋玉、景差结识,受其指导,歌舞技艺日进。后将古传高曲融屈原、宋玉的骚、赋和楚辞乐声,完成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楚辞和民间乐诗入歌传唱,《阳春白雪》成为千古绝唱。唐-温庭筠《和周繇》“齐马驰千驷,卢姬逞十三”诗句。
②魏王,即魏武帝曹操。
③鸣环佩玉:明眼人一看便知崔颢影射的是杨贵妃及其从兄杨国忠。在贵妃得宠、杨氏窃柄弄权、位极人臣、大多数人敢怒而不敢言的时候,崔颢敢于指出来,并写出“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见《卢姬篇》)“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见《长安道》)等针砭时弊、讽刺杨氏的诗篇,无疑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借古喻今,通过描写卢姬一弱女子在通过邀宠魏王而得富贵,暗指杨玉环的得宠情景,意在点破帝王的个人喜好对人命运的改变,迎合了帝王的喜好即使是柔弱的女子也可以具有无上的地位。变现了当时作者等读书人由于没有迎合帝王喜好歌功颂德,反而针砭时事为民谋利不得重用,抑郁不得志的心情。

诗人崔颢资料

解析作者崔颢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 查看详情>>

诗人崔颢作品: 《孟门行·黄雀衔黄花》 《川上女·川上女》 《题潼关楼·客行逢雨霁》 《赠怀一上人·法师东南秀》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发锦沙村》 《渭城少年行·洛阳三月梨花飞》 《杂诗·可怜青铜镜》 《赠王威古·三十羽林将

《卢姬篇》相关古诗翻译赏析